類別

文化.歷史

老毛與小周

小周即周懷求,就是小周同學的「曾用名」,只不過這個「曾用名」知道的人不多,更多的人知道的是他的「後用名」,周小舟。 1936年,24歲的周懷求,更名為周小舟,準確地說,也算不上改名,此前,在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文學院國文系讀書時,他已經把「筱舟…

著名音樂家馬思聰:我為甚麼逃出中國

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可怕真相 我是音樂家。我很珍視安寧與和平,以及利於工作的環境。況且我是中國人,並熱愛和尊重我的國家和我的人民。在中國發生的事情,這是一場悲劇。和它比較起來,我個人所遭遇的一切不愉快都顯得微不足道。文化大革命還在進行,這個…

「老佛爺」慈禧不為人知的時尚品位一面

對於慈禧太后這位掌握清末大權、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您是如何看待她呢?頑固?刁鑽毒辣?帶您看看這位「老佛爺」講究品位、時尚的一面,看她率先接觸並享受到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現代物質文明,享用電燈,乘坐奔馳車,最喜歡攝影和巴黎香水……您…

春聯到底怎麼貼?這些冷知識需要了解一下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等。傳統中國新年就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的來歷是什麼?如何才是正確貼春聯?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春聯的來歷 對聯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來的,最初的桃符是指用桃木製作稱的辟邪物,一般是成對的掛在大門口。據距今以後15…

劉少奇之女劉亭亭憶舊

劉亭亭是王光美的第三個孩子,1951年生於北京。1954年,她隨父母一起移居中南海。 魯豫:你們家有幾個成員? 劉亭亭:爸爸、媽媽、外婆、我們6個孩子。孩子們基本都住家裡。我爸爸一共有9個孩子。 1966年8月5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大院內貼了…

中共「第一部禁片」《武訓傳》

2012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了膠片修復版的《武訓傳》。一部幾乎被人遺忘的片子,但是日本現代文學研究的教授、研究生特地從東京趕來,僅僅是為了看一場《武訓傳》。它在倉庫里被封存了整整60年。 記得2005年春天,為了拍攝《上海倫巴》,我們…

林牧的反思:上中共大當,走向煉獄

四八年奔赴延安,踏進那深不可測的歷史騙局,明白誤讀了那些動人的口號時,已付出整整一生的代價。四十年後生命深處的美好夢想終於被喚醒。 林牧先生離開這個世界已經五個多年頭了,最近才讀到他晚年留下的回憶錄《燭燼夢猶虛》,看到他對自己一生的反思,特…

人血不是胭脂

記不得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讀到過這麼一句「人血不是胭脂」。 因為年輕,因為愚鈍,記得這六個字不是因為震撼,只是覺得比喻特別,還有點好玩。「人血」和「胭脂」除了顏色都是紅的,兩者實在沒有什麼可比性。隨着歲月和閱歷,漸漸悟出這句話也許想說血腥和暴力…

話說魏京生:魏京生從囚室直送飛美國班機內幕

對江澤民來說,釋放魏京生是取悅於美國的一個捷徑。反正最恨魏京生的鄧小平已經死了,放了魏不會得罪任何人,反而會被克林頓認為江給了他一個面子。 據《江澤民其人》一書揭秘,1997年系中共高層政壇上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魏京生結束了18年的牢獄生…

章詒和:夫妻訣別 臨近花甲 懂得了愛情

我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一邊從事戲曲研究,一方面為文學而準備。寫的第一篇文章是「憶羅隆基」。寫畢,急急忙忙又恭恭敬敬地拿給丈夫(馬克郁)審讀。他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專攻戲曲小說。就文學言,他是內行,我是外行。 我塞給他一支削…

錦衣衛那些事兒——明代廠衛之緣起及其衰亡

明代司法機構分為中央三法司和地方司。三法司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刑部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有點像現在的最高法院;大理寺掌覆核,也有部分最高法院的功能;都察院是監察機關,兼理刑名,有點像現在的最高檢察院。地方司則包括依照行省設置的提刑按察使,…

美國總統宣誓就職日趣聞大盤點

美國總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同時是美國行政部門的最高領袖與三軍統帥。根據現行的美國憲法,美國總統任期4年,可以連任一屆。 依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條第一款,總統須年滿35歲,居住美國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

【昨夜星辰】劉雪庵 餘音陣陣送幾聲?雪霽漸晴待香梅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何日君再來》這支婉轉曲調,幾乎每個華人都能哼唱,它曾響徹大街、小巷,緩緩流淌進人們心中。譜曲者劉雪庵,他筆下有多少旋律,曾隨著抗戰的烽煙,傳遞著民族精神直到今天,又伴隨著多少人從青春到白頭? 名師高徒振興民樂…

父女悲歌

① 1947年9月,蔣介石的幕僚,有「文膽」之稱的陳布雷在萬般糾結中給蔣寫了一封短信:女兒、女婿因「共黨嫌疑」自北平解抵南京,該當何罪,任憑發落,沒口無言。 陳布雷最小的女兒陳璉和父親很不相同,她早在1939年就已經成為地下黨。因為父親是蔣…

一代明星許還山 「金榜題名」入另冊

說不清楚的命運 他是天生的電影演員,也是天生的右派。說是天生的演員,因他自幼聰明過人,學甚麼像甚麼;說他是天生的右派,因他性格直率,從不隱瞞自已的觀點。到底他是生逢其時還是生不逢時呢?不只別人說不清楚,連他自已也說不清楚。如果「共和國」的歷…

國軍上將陳誠回憶共產黨的殺人歷史

共黨之嗜殺,不但數量上跨越黃巢,其手段之慘毒,也有非黃巢闖獻所能想望者。他們創造發明了許多酷刑,使受害者雖欲求死而不可得。三十年來關於這類事故的報導,俯拾即是,我們不但不忍卒聽,而且也不忍備言。 中共是蘇俄共產國際製造的匪患 歷代都有匪患,…

一位國民黨最高院檢察長的悲慘下場

1979年的一天,一位名叫楊兆龍的老人在浙江海寧縣的一間4平方米的小屋裡悄然離世。臨終前,他喃喃地吟出了屈原《離騷》中的一句詩:「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甚麼讓他九死仍舊未悔?是對自己曾經的遭遇嗎? 輝煌的年代 1904年出生於…

王宇:我為甚麼在電視上認罪

很難用簡短的語言說明,上電視接受採訪,這期間我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至今難以形容,而且我不知道怎麼去講述。我其實想嘗試將詳細的過程說出來,但總是覺得很難過,仍然難以克服心理陰影。但我知道我應該說出來,哪怕僅僅以這種簡單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