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在中國傳統眼光中有教化的使命和功能,而現代很多作家拋棄了傳統的觀念,創作出來的多是靡靡之音。
小說在中國古代一直沒有很高的地位,五四以來被捧得很高。作為通俗文學的形式之一,小說雖不應受到排斥,但也應有主流文化的使命感。 古人特重視文學的教化意義,吸引眼球不是作品的宗旨。錢大昕之所以不喜小說,正是因為「奸邪淫盜之事,儒、釋、道書所不忍斥言者,彼必盡相窮形,津津樂道。以殺人為好漢,以漁色為風流。」小說特重描寫細節,對大眾的口味,本無可厚非,然有些情節實在不適合描寫細節。為增加點擊量而寫刺激欲望的細節,讀者看後,不自覺地受影響,不好的行為也跟著學。
現在紙質書越來越過時,連小說也要讓位了,人們都愛看短影片。華人圈裡流行短劇,那些劇本真是驚人,千篇一律,算計的、復仇的、低俗的、沒文化的,真是令人唏噓。這個時代有這樣的文藝作品,正反映出此時中共國的社會現實——各種不公、欺騙、信仰缺失、審美崩壞。文藝作品創作什麼都可以,但最忌諱低俗,如黃庭堅言:「士大夫處世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
文學當出於性情,自由而本於道德,「思無邪」者,「溫柔敦厚」者,諷諫政府者,或值變風變雅之世而「止乎禮義」者,憂天下者,才是中國人應當推崇的。
許多傳統的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正是因為憂患意識,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謂「憂生」與「憂世」是也。陶潛詩云:「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如今是何世啊!羲農、六籍多遙遠啊!太需要憂世之作了。文學史上,詞至元、明一度衰落,至清初而中興,憂患意識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晚明諸才士筆墨多著在男女愛情上,然明亡以後,那種文人本該具備的憂覺醒了,試看雲間陳子龍、李雯後期的詞,深度明顯不同。
中國文藝現在這條路,再往下走,出路在何方?「不善為斫,血指汗顏,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必待更多人振聾發聵,體制巨變,方有文藝復興,方能衝破黑暗。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5ce853ab-8a9a-4f94-8067-23615e29512d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