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文化.歷史
《No Love Songs》——當愛情失去旋律
在愛情的童話中,我們總習慣於聽見悠揚的旋律,見證兩顆心靈交匯時的絢爛。但當現實的浪潮洶湧襲來,旋律會否戛然而止?音樂劇 《No Love Songs》 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剖開了親密關係最隱秘的角落,在音樂與沉默的交錯之間,訴說那些無人願言…
魔法交響:悉尼歌劇院的迪士尼音樂奇蹟
當第一束燈光灑落舞台,悠揚的旋律緩緩響起,整個悉尼歌劇院仿佛被施下了一道魔法。從指揮棒揮動的瞬間,到交響樂團與合唱團共鳴的恢弘聲浪,每一個音符都承載着童年的回憶,將觀眾拉回那個充滿幻想與奇蹟的世界。2025年3月,由 MM Creative…
乙巳年神韻晚會觀後感(下)
文/清簫
上期主要聊神韻節目《牛郎織女》的觀後感,歡迎回顧。本期接上期,繼續談欣賞神韻晚會的心得。
《李白》觀後感
神韻舞蹈、交響樂和三維動畫天幕給予觀眾看電影般的體驗,似乎瞬間穿越千百年。所以,觀賞神韻演出是以…
乙巳年神韻晚會觀後感(上)
文/清簫
每年觀賞神韻晚會,都仿佛進入另一個世界。那裡有璇霄丹台,瓊樓絳闕,遙不可及的帝鄉瑤圃瞬即移至眼前;那裡山清水秀,祥雲繚繞,百花繽紛,我沉醉於旎旎春風之中,早已忘卻身在觀眾席上。
舞台上,仙娥翩翩起舞,華裾長袖,動若流…
庚子年觀神韻「李白遇仙」節目有感
泠泠雅樂,隱隱桂香。皎皎玉壺,廬山之上。將醉未醉,欲罷猶嘗。與君同酌,月下影雙。
昔太白,生如鳳兮歌如狂,飲醴泉兮覽溟蒼;登名山兮訪五嶽,守道心兮溢華章。尋仙夢吳越,一夜渡鏡湖。瀛洲千里外,我自御風游。然路多巉岩,感浮世之虛渺,望青雲之瓊樓…
己亥年神韻晚會觀後感
己亥年觀神韻後,登劇院二樓,靜坐窗旁,有感而賦。
薰風乍謝,玉露初凝。沐浴盛服,親聞仙聲。余淚之泓,傾若東溟。故提拙筆,以抒感懷。
故國神州,彩溢華流,人敬神佛,天賦帝旒。永樂御侍,壯氣吞北塞之秋;豆蔻羅裳,倩影曳南國之秀。…
一生必看的音樂與舞蹈盛宴
文/清簫
在遍布全球的粉絲心中,神韻演出是年年翹首期待的音樂與舞蹈盛宴!筆者亦是如此,神韻每次到澳洲巡迴時都不會錯過。
神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中國古典舞藝術團, 以古典藝術的方式復興和弘揚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多年來持續贏得名人贊…
萬世之楷 | 清簫讀史札記
無論學文還是學史,做現代媒體編輯還是研究古書,《左傳》都是一部不可不讀的書。從史學角度看,其價值當在《春秋》之上,錢穆《中國史學名著》云:「《左傳》是中國最先第一部最詳密的編年史。」從文學角度看,《左傳》值得每一位想成為作家的人細讀,其義法…
當東方之聲遇見悉尼海岸 新加坡交響樂團澳洲演出
有些音樂,穿越時間與空間,直擊人心;有些演奏,超越技巧與形式,觸動靈魂。當 新加坡交響樂團(Singapore Symphony Orchestra, SSO) 在 悉尼歌劇院 奏響的那一刻,這座城市的夜空,將不再只是星光璀璨,更將被音符點…
忠於民而信於神 | 清簫讀史札記
今日講《左傳·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季梁諫追楚師之事,賞讀「忠於民」思想之美與左氏筆法之妙。
當時楚國的國君是楚武王,楚國要向北擴張,漢水之東的諸多小國是其絆腳石。其中有一塊石最難啃,即在諸小國中勢力最大的隨國。楚國欲節約戰爭成本,便打算藉…
音樂劇《No Love Songs》即將登陸悉尼 當愛情不再用情歌訴說
有些愛情被書寫成詩,有些愛情被譜寫成歌,而有些愛情——無需任何情歌。它們在生活的裂縫中生長,在沉默里迴響,在現實的重量下被打磨出最真實的光澤。這就是《No Love Songs》想要講述的故事。
這部風靡歐美的音樂劇,即將在 2025年3月…
彼得潘前傳 舞台上的奇幻冒險——《彼得與捕星者》
備受矚目的音樂劇《彼得與捕星者》(Peter and the Starcatcher)正在悉尼Capital Theatre上演,帶領觀眾踏上一段充滿歡笑與奇幻的旅程。這部音樂劇作為經典故事《彼得·潘》的前傳,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幽默風格,…
荒原之上,愛與復仇的詠嘆調
在悉尼的戲劇舞台上,艾瑪·賴斯(Emma Rice)執導的音樂戲劇《呼嘯山莊》如一陣狂風,席捲了整個城市。這位享譽國際的英國導演,以其大膽創新的風格和對經典作品的獨特詮釋,賦予了艾米莉·勃朗特這部不朽之作全新的生命力。她將這部哥特式小說轉化…
清簫澳洲見聞:王生夢
文/清簫
珠流璧轉,新歲春回。三陽開泰,萬物出震。靈蛇夭矯,神龍騰舞。雪梨王生,元旦得夢:駟虬驂螭,帶鋏佩璐。飛廉奔屬,直薄閶闔。
生俯瞰塵寰,見萬燈交輝,蜿蜒如龍;聞四海笙歌,鑼鼓驚霄。爰總其轡,細觀百態:遊人鱗集,車馬交馳,袨服靚妝,…
論如何學好中國傳統文化(九)
今天繼續講《古文辭類纂》,一起來學序跋文。
序跋
現代許多書也都有序,各位應該都見過,序就是寫在書或詩前面的文字。跋則相反,是寫在書或詩後面的文字。這類文體的功能是簡練地介紹某作品的內容,以及為何要寫某作品等。有的是作者自作,…
今日中國,何以言歡 | 清簫詞話
或問:「古之詩詞何以悲者多,歡者少?」
余曰:「吾未詳其多少,但辨其高下。韓昌黎曰:『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王靜安亦云:『歡愉之辭難工,愁苦之言易巧。』夫愁苦之言未必勝於歡愉之辭,然歡愉易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