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一点就着

免责声明:文章里的“精英”一词,只是为了行文方便。不代表本人对其品德、操行、价值观的认可。你可以将其替换为“成功人士”“有钱人”等。

这届年轻人对这届精英的恨意,到了我们再也不能无视的地步。

最近短短几天,两个大炸弹在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微博,相继引爆。

响声震天动地,失聪者也能听得见。

一向风评不错的演员张国立,深夜发了一条微博:

收工、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大夜班了。

明星晒辛苦,虽然有点矫情,但也是常规操作。但是这届年轻人忍不了。

“我特么天天上夜班,一个班一百多块钱,咋这么矫情呢”

“下次把日薪透露下,我们跟老师一起开心”

张国立有点委屈,隔了几天继续发博:

“还是大夜,发了就还会着骂。但我却恨不起来,因为我一个老人还在开心工作着。”

这次粉丝比较给力,基本控制住了局面。另一个姓张的就没这么幸运了。

五四这天,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直接被骂上了热搜。

“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加上标点符号,不到30个字,影响力却堪比萨拉热窝的那把手枪。青年们床都没下,便纷纷操起新时代的手雷——手枪,向张军掷去。

炮火之猛烈与持久,令人叹为观止。

“你们腾讯的老年人,就会搞些无病呻吟的策划。天天想着骗点击赚流量,一天不炒作会死,还是一天不抄袭会死?”

“黄鼠狼给鸡拜年鸡居然还没起床”

我必须摘引的一条是:

“我不睡觉干嘛?去你家把你抓出来挂在路灯上吗?”

发言者是一位女网友,头像写着“女同性恋”四个字。巾帼不让须眉。

张军说的那句话,或许是个调侃或玩笑。但是怒火中烧的这届青年,才没有功夫分辨,大家认定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中年精英,大过节的存心给年轻人添堵。

其实,张国立和张军说了什么,并不重要。熔岩在地表下横行,总能找到突破口。他俩就是那倒霉的火山口。

他们是替整个精英群体背锅。如果你属于精英群体,就没有理由幸灾乐祸。因为击鼓传雷的游戏,才刚刚开始。刺激的还在后头。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精英,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工资在当地平均工资两倍以上;或一线城市买了房;或在50人以上的企业做到中高层。

因为我发现有些朋友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位置,必须提醒一句:是不是精英,不是你说了算,而是由收入、财富比你低的人说了算。

统计局权威数字: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全年)。

重要的问题是,年轻人这么大的恨意,从哪里来?又会向哪里去?

仇恨的源头:房价高,工资低,工作累。

年轻人在日常中感受到的内卷和焦虑,发泄为冲向张国立和张军们的滔滔怒流。

理性分析的话,这仇报得不符合“冤有头债有主”的古典原则。张国立挣多少钱,是市场给的。张军挣多少钱,是腾讯给的。

他们都没有从骂他们的年轻人那里偷钱抢钱,骂他们的年轻人也不是受他们虐待的下属。

但是年轻人要喷你,不需要理由。你也没有办法挨个去讲理。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是我们社会的一场时代病,病症表现在年轻人身上,病根和药方却不能到年轻人身上去找,而只能去精英身上找。

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一个愤怒期。他们的能量,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破坏;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可以通往天堂,也可以通往地狱。

如何应对年轻人的愤怒,取决于精英群体。年轻人是被动的,精英是主动的。

但是问题的困难之处就在于,精英群体并未表现出要负责任的意识,和能负责任的能力。

这两天还有一个被骂惨的名人,是前时尚集团总裁苏芒,跟张国立张军相比,苏芒挨骂一点都不冤。

她在节目里谈起“内卷”,把这个词当成一个网络流行词,而且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解释:

“内卷是一种竞争压力,来自于欲望和惰性的差距”。

本来想飙金句,结果飙砸了。

内卷原本是指整个社会处于无效竞争、低效竞争的状态。苏芒把它说成年轻人不想参与竞争,想过好日子却又不愿意奋斗,当然是离题万里。

苏芒的言外之意是,你看我,我的成功配得上我的勤奋。

别人的痛苦之源,她的优越之源。不挨骂才怪。

我劝明星朋友们,不要轻易谈论这些自己并不真正理解的社会议题。形势已经变了。不是名人说什么大众都说香的时代了。

我并不赞同那些敌视所有精英的年轻人。愤怒可以,但光有愤怒,不能让我们摆脱眼前的困境,反而有可能驱使我们为其他人火中取栗。

但我还是认为,这个问题能否有解,取决于精英群体的作为。

精英们,醒一醒!

追根溯源,精英之为精英,不在于年入多少万、家有几套房、孩子上哈佛剑桥,而在于能否作为一支自主的力量行动起来,解答这个社会的重大问题。

一个社会如果只有一小群暴发户,和一大群对这群暴发户愤怒不已的年轻人,是极度危险的。

三角笔记: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一个愤怒期。他们的能量,可以用来建设,也可以用来破坏;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可以通往天堂,也可以通往地狱。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人间三角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