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文化.历史
《No Love Songs》——当爱情失去旋律
在爱情的童话中,我们总习惯于听见悠扬的旋律,见证两颗心灵交汇时的绚烂。但当现实的浪潮汹涌袭来,旋律会否戛然而止?音乐剧 《No Love Songs》 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剖开了亲密关系最隐秘的角落,在音乐与沉默的交错之间,诉说那些无人愿言…
魔法交响:悉尼歌剧院的迪士尼音乐奇迹
当第一束灯光洒落舞台,悠扬的旋律缓缓响起,整个悉尼歌剧院仿佛被施下了一道魔法。从指挥棒挥动的瞬间,到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共鸣的恢弘声浪,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童年的回忆,将观众拉回那个充满幻想与奇迹的世界。2025年3月,由 MM Creative…
乙巳年神韵晚会观后感(下)
文/清箫
上期主要聊神韵节目《牛郎织女》的观后感,欢迎回顾。本期接上期,继续谈欣赏神韵晚会的心得。
《李白》观后感
神韵舞蹈、交响乐和三维动画天幕给予观众看电影般的体验,似乎瞬间穿越千百年。所以,观赏神韵演出是以…
乙巳年神韵晚会观后感(上)
文/清箫
每年观赏神韵晚会,都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璇霄丹台,琼楼绛阙,遥不可及的帝乡瑶圃瞬即移至眼前;那里山清水秀,祥云缭绕,百花缤纷,我沉醉于旎旎春风之中,早已忘却身在观众席上。
舞台上,仙娥翩翩起舞,华裾长袖,动若流…
庚子年观神韵“李白遇仙”节目有感
泠泠雅乐,隐隐桂香。皎皎玉壶,庐山之上。将醉未醉,欲罢犹尝。与君同酌,月下影双。
昔太白,生如凤兮歌如狂,饮醴泉兮览溟苍;登名山兮访五岳,守道心兮溢华章。寻仙梦吴越,一夜渡镜湖。瀛洲千里外,我自御风游。然路多巉岩,感浮世之虚渺,望青云之琼楼…
己亥年神韵晚会观后感
己亥年观神韵后,登剧院二楼,静坐窗旁,有感而赋。
薰风乍谢,玉露初凝。沐浴盛服,亲闻仙声。余泪之泓,倾若东溟。故提拙笔,以抒感怀。
故国神州,彩溢华流,人敬神佛,天赋帝旒。永乐御侍,壮气吞北塞之秋;豆蔻罗裳,倩影曳南国之秀。…
一生必看的音乐与舞蹈盛宴
文/清箫
在遍布全球的粉丝心中,神韵演出是年年翘首期待的音乐与舞蹈盛宴!笔者亦是如此,神韵每次到澳洲巡回时都不会错过。
神韵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中国古典舞艺术团, 以古典艺术的方式复兴和弘扬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多年来持续赢得名人赞…
万世之楷 | 清箫读史札记
无论学文还是学史,做现代媒体编辑还是研究古书,《左传》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书。从史学角度看,其价值当在《春秋》之上,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云:“《左传》是中国最先第一部最详密的编年史。”从文学角度看,《左传》值得每一位想成为作家的人细读,其义法…
当东方之声遇见悉尼海岸 新加坡交响乐团澳洲演出
有些音乐,穿越时间与空间,直击人心;有些演奏,超越技巧与形式,触动灵魂。当 新加坡交响乐团(Singapore Symphony Orchestra, SSO) 在 悉尼歌剧院 奏响的那一刻,这座城市的夜空,将不再只是星光璀璨,更将被音符点…
忠于民而信于神 | 清箫读史札记
今日讲《左传·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季梁谏追楚师之事,赏读“忠于民”思想之美与左氏笔法之妙。
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武王,楚国要向北扩张,汉水之东的诸多小国是其绊脚石。其中有一块石最难啃,即在诸小国中势力最大的随国。楚国欲节约战争成本,便打算藉…
音乐剧《No Love Songs》即将登陆悉尼 当爱情不再用情歌诉说
有些爱情被书写成诗,有些爱情被谱写成歌,而有些爱情——无需任何情歌。它们在生活的裂缝中生长,在沉默里回响,在现实的重量下被打磨出最真实的光泽。这就是《No Love Songs》想要讲述的故事。
这部风靡欧美的音乐剧,即将在 2025年3月…
彼得潘前传 舞台上的奇幻冒险——《彼得与捕星者》
备受瞩目的音乐剧《彼得与捕星者》(Peter and the Starcatcher)正在悉尼Capital Theatre上演,带领观众踏上一段充满欢笑与奇幻的旅程。这部音乐剧作为经典故事《彼得·潘》的前传,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幽默风格,…
荒原之上,爱与复仇的咏叹调
在悉尼的戏剧舞台上,艾玛·赖斯(Emma Rice)执导的音乐戏剧《呼啸山庄》如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城市。这位享誉国际的英国导演,以其大胆创新的风格和对经典作品的独特诠释,赋予了艾米莉·勃朗特这部不朽之作全新的生命力。她将这部哥特式小说转化…
清箫澳洲见闻:王生梦
文/清箫
珠流璧转,新岁春回。三阳开泰,万物出震。灵蛇夭矫,神龙腾舞。雪梨王生,元旦得梦:驷虬骖螭,带铗佩璐。飞廉奔属,直薄阊阖。
生俯瞰尘寰,见万灯交辉,蜿蜒如龙;闻四海笙歌,锣鼓惊霄。爰总其辔,细观百态:游人鳞集,车马交驰,袨服靓妆,…
论如何学好中国传统文化(九)
今天继续讲《古文辞类纂》,一起来学序跋文。
序跋
现代许多书也都有序,各位应该都见过,序就是写在书或诗前面的文字。跋则相反,是写在书或诗后面的文字。这类文体的功能是简练地介绍某作品的内容,以及为何要写某作品等。有的是作者自作,…
今日中国,何以言欢 | 清箫词话
或问:“古之诗词何以悲者多,欢者少?”
余曰:“吾未详其多少,但辨其高下。韩昌黎曰:‘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王静安亦云:‘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夫愁苦之言未必胜于欢愉之辞,然欢愉易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