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郭于华的封城日记

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

之前从未想到有一天也会写封控日记。这一天来的着实突然:吃过午饭,穿好外衣,下楼刷了共享单车准备去圆明园活动一下。到小区南门才发现,封了: 

几位身着蓝色防护服戴着面罩的人和可能也许大概是居委会的戴着志愿者红箍的女性站在门口问“你要出去干什么?小区只能进不能出”。我说去做核酸啊,她说下午可在小区内做。我要求她出示证明他们工作身份的证件、封小区的正式文件等,并强调没有这些合法证明你们的做法就违法了。她说没有,然后说“我们的知识、学问、懂的法律都没你大,我也住这小区,和你一样是这的居民,blablabla” 一大堆,我也没明白这和目前状况有何关系,难不成戴个红箍就有合法性了?她说“你要知道情况自己看通知,或者向楼长询问”。我看了下贴在小区门口很不起眼的一张纸,上面无非写到本区发现有十混一阳性,正在排查云云。

无奈只好返回家中,等待结果。傍晚,下楼扔垃圾,顺便做了点调查。先是一位可能也许大概是居委会的女性,问:你要干嘛?我说:了解下现在是什么情况?她不无鄙夷地说:“什么情况你看不出来吗?都这样了你还看不出来吗?”我说:看不出来,所以要了解。这时一位态度还不错的大蓝走过来低声解释说:昨天在N区检测点取样的核酸检测出现十混一阳性,经查是本小区某楼某单元两位老人,上午确定为阳性,于是就封了小区;下午又确认同单元两名阳性。都是在N区做的核酸。

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

今天是本小区封闭第二天,刚才又下楼了解情况,顺便跑了下步;据门口大蓝告知:

1、某号楼某单元四人阳性,已于昨夜拉走至某地方舱。其中似有去过李兆基楼的,但好像没有时空交叉;

2、小区按要求封闭五天,应于29日解封;

3、生活用品网购,快递送至小区门口的铁架上,客户自取。

观察发现,门外停着好几辆快递车,快递员在往里递送东西;门内摆放了大铁架子,上有各楼标记,可按照地址放置物品。

跑步到北门,看到北门也已经关闭,有人从铁栏杆外往里递东西。

遇一83岁老妪在楼边晒太阳,与之聊天:

她从小在镶白旗一带出生长大,日本投降时已有记忆——曾有看到日本人挎着枪带着大狼狗的印象。后进入清华某工厂工作,也算是老清华了。我问她会不会网购,目前封控期生活有没有困难?她回答:“我哪会网购啊,但现在吃喝没问题”。我说:如果有困难可找居委会帮助,她说:“我才不找他们呢,他们自己都吓得要死,我有个老闺女,什么时候都备好三天的吃喝”。

于是告别老人请她多保重继续跑步。

怀念可以在园子里行走的日子。

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

上午一杯清茶后下楼继续参与观察。

先到南门货架旁,看到两位比较面善身着大篮戴面罩的先生和女士,上前道:你好,现在情况有什么变化吗?回答:“本区还是昨天那样,南楼南区又发现阳性,今天也封了”。我:请问你们是社区人员还是……?答:“我们不是居委会的,而是志愿者来自XX系”。我说“你们辛苦了,多谢”后离开。图片图片

在很小的社区空间中转圈跑步,来到检出阳性的单元门前,有一身着简单防护的保安(山西人)在楼下站着。上前问好与之简单交谈,了解到的情况如下:

一共四例阳性都已于当天夜里拉走;整个单元住户也全部拉走隔离;只剩下两位年纪大不能动的,和一位拉肚子不宜动的留下了。南区出现的阳性昨夜也连夜拉走了。(作为保安了解的情况很有限)

正在与保安攀谈时起来一位中年知识女性,提问说“阳性的拉走,没有阳性的为什么都拉走?这完全不符合医学科学”。她说自己是医生(已退休),于是和她一起走到有太阳的避风处交谈起来。因为对方是专业人士,正好可以请教一些未解问题:

1、什么叫“集中隔离”?在我看来集中和隔离就相互矛盾

医生:是的,其一,现在的方舱根本实现不了隔离;北京的可能还算好的,有隔断,被隔离者相互是看不见了,但隔断上面都是通的啊,空气来回流动的,怎么能隔得开?其二,方舱条件有限,在那里吃不好尤其是睡不好,会使人处于更差的身体状态,如果让我在那一夜睡不好感觉都不行。

在此问题上我们看法完全一致。我说:是啊,吃不好睡不好心情还不好,免疫力肯定下降,到时没病的折腾病,轻症成重病,重病……。

2、我问:目前这种聚集型核酸检测是不是容易造成感染,像有视频提醒大家的:除了保持距离,摘下口罩检测时不要吸气也不要呼气?如此不检测岂不是更安全些?

医生:现在的检测消毒根本达不到无菌要求,正规的医生检测每换一个病人就要换一次手套;现在这些检测人员培训也不够。是的,没有需要就不要做核酸。

3、女医生讲解了普通感冒、流行性病毒/细菌感冒和新冠病毒感染在症状上的区别和应对方法。这方面还有不少疑惑有待进一步请教。

与专业人士交流很有收获。之后继续跑步两圈还包括走路也只有1.3公里后回家。

傍晚再次下楼倒垃圾,见天边彩霞,可惜无缘近观。

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概念

疫情以来,许多我们不了解不明白的词语、概念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虽非医疗防疫专业人士,但对这些层出不穷且于民生有重大影响的词语、概念亦须有所掌握。此处列出难免挂一漏万,就教于专家,亦请朋友们补正。

新冠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病毒

清零,动态清零

社会面,社会面动态清零

精准防疫

密接,次密接

时空伴随,轨迹重合

弱阳性,假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

集中隔离

静默

打赢防控阻击战

封闭性管控

网格化管理

非必要不XX

以快制快

应X尽X

十字花

欢迎补充,知识须扩展,学习无止境。

2022年11月27日星期日

今日天气阴晴不定,气温较低。

上午(其实已经临近中午)照例出去活动一下。来到小区门口,情况照旧。有一中老年女士骑电动车出了小区大门,我问门口志愿者,可以外出了?回答:“她是居委会的”,我说居委会的可以随便进出居民为何不能?你们封小区没有合法依据,就是违法违规的,你知道吗?志愿者回答:“我刚来的,什么也不知道。你去居委会问吧”。同时他还说D4楼又检出阳性了,有可能还要延长封控。

于是跑步来到居委会,门不开,只能从有铁栏杆的窗户处沟通,屋内有三位女士(之前都见过的),一位先生打开窗户不到一尺宽。我于是问:“你们有封禁小区的权力吗?请拿出相关法律文件,否则就是违法操作。”

对方说:“我们有文件”,遂拿出一个复印文件一晃。

我说:看不清楚,且没有红色印章,无法判断是否合法。

他说:“有,有,有原件”;于是又拿出一个盖有红章的文件。隔着窗户铁栏我依然看不清楚,于是我提出要拍下来。他开始不让拍,我说官方文件正大光明有什么可怕的?在反复要求下,让我拍了最后一页(有盖章的)和第一页(有红头标题的)。

双方沟通比较平和理性。我问您贵姓?是居委会负责人吗?回答:免贵姓卢,是街道工作人员。卢先生并且强调“我们是和居民同一条战线的,我们也不希望封着,也盼着早日解封”。我说,感谢你们和我们站在一起。你们有责任向上反映情况,反映居民诉求,大家都要合法依法做事,对吧。

致谢后离开居委会窗口。

回家第一件事: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请教上述“文件”(《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新冠病例__ __某某居住地的防控处置建议》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个建议)的性质与合法性,各位律师和法学家的回复综合概括如下:

1、采取封控措施的主体

这个只是“建议”,只有县级以上政府才有权利。他们有县级以上政府同意的批复吗?

疾控中心只能判定确诊、密接之类,强制措施得政府部门。

这只是一个建议,根本没准备承担责任,标题就很不伦不类。事实上很多防疫措施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法律依据,决策层层加码异想天开,而且还玩文字游戏,或者只口头传达,表明他们知道自己在违法,早早想好了脱身之计。

封控最低级别的单位是海淀区政府,否则封控即违法。

疾控中心应该不是有权采取封控的主体,需要海淀区政府决定才可以。

至少应该是区政府,区政府的下属部门级别不够。

2、什么状态下可以采取封禁措施

封控小区第一必须先将小区划入高风险区。

实际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务院不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情况下,现有法律根本没有授权任何部门实施这样的行为。现在的县级以上政府还是国务院二十条自我授权的,严格说来这样的自我授权也根本没有法律依据。即便按照国务院的二十条,也规定的是四级政府中的第二级人民政府,不是按行政级别来的,而是按政府建制来的。

高风险划定有标准,可以在国务院网站查到。不是高风险不能封控。

3、高风险封控范围

是高风险区也只封所在楼栋;

只能封楼,不能封小区。

现在应该是高风险的单元、楼才能封闭。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遂向有关领导投诉所在小区封禁是违法违规的,并请其注意目前北京各区不同社区的依法解封情况。

毕竟,所有人,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和教育机构,都应该合法、依法、守法。

更新知识很重要,学习法律更重要。

封禁中想念年轻的莘莘学子,愿他们平安健康。

2022年11月28日星期一

天阴沉,风萧萧,叶落空,人寂寥,一派凋零景色。

一个好消息是本小区在昨晚十点半宣布解封,有关部门反应迅速值得肯定。然而我还是度过一个难眠之夜。

三年来的种种在脑海中一幕幕划过,无法忘记却也无法表述,只能任其在心里堆积、发芽、生长,燃烧一般地生长……灼痛心田。我想,许许多多的人、有着基本人性、正常心智和逻辑思维的人们都会有各自的也类似的感受吧?因为从昨日白天到夜晚,在不同的校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城市所发生的种种,都是出自人们的切肤之痛、心灵之痛。

清早起来,快递已经可以上门了,居民也可以走出小区大门了,但商业中心的超市却因被“研判”为疫情风险区而关闭。

小区解封了,校区尚未解封,更大的区域也未开放。有限的Diary of Lockdown 可以停写了,仍须持续的是更大范围的Diary of Lockdown。

愿被疫情煎熬了近三年的人们特别是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的年轻人早日回到常态。

(全文转自作者微信公众号)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