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舆论管控 《武汉肺炎50天 中国人承受媒体死亡代价》被删 腾讯《大家》也在劫难逃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肺炎疫情严峻,中共当局仍在不断加大力度管控言论。微信公众号“大家・腾讯新闻”日前发表由陈季冰撰写的专栏文章《武汉肺炎50天,全体中国人都在承受媒体死亡的代价》,文章直击此次疫情的症结,批评各大媒体在新冠肺炎爆发初期帮忙维稳。但该篇文章很快遭删除,“大家・腾讯新闻”也难逃被注销的命运。

该篇文章于1月27日发表,作者说,自己是一个拥有近30年新闻工作经历的媒体人,自然对这场仿佛“突然之间”席卷神州大地的疫情中的媒体角色格外关心。

他指出,纵观新闻媒体对这次新冠肺炎大爆发的反应,1月20日是非常鲜明的分水岭。1月20日之前,绝大多数关于新冠肺炎的报道来自武汉和湖北当地的官方媒体。这些报道大多服从一个主基调——病毒“危害有限、可控”。

他说,虽然第一宗患者于2019年12月8日出现,但之后的40多天里,新闻媒体对受众发挥的一直是“安抚”功能。别说是全国其它地方,就是在武汉当地,气氛都是一派祥和。但在1月20日之后,形势急转直下。从媒体报道开始出现大规模感染病例,到武汉“封城”、求援,直至全国许多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湖北省政府启动一级响应竟然晚于浙江、广东等省份。

武汉1月23日宣布封城后空荡荡的火车站。
图为武汉1月23日宣布封城后空荡荡的火车站。(图片来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作者表示,从1月20日开始,新闻媒体对此次疫情的参与进入第二阶段,又变成另一种主基调,就是表示决心、歌颂好人好事,对受众发挥的主要功能从之前的“安慰”变成了“鼓劲”和“感动”。虽然1月20日前后,媒体反应的确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做的基本上都不是合格的新闻媒体应该做的事情”。

该篇文章的作者还提到医护人员被封口、记者被抓的事情。他说,1月24日下午,正在武汉采访的财新记者王和岩发了一条朋友圈,称自己和同事为了核实一家医院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辗转联系了数名医生,均被告知疾控中心有令,医护人员不得接受媒体采访,不得对外泄露疫情。哪怕承诺匿名,承诺保护信源,也不受访……

他续指,当天下午还有人称,路过这次病毒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顺手拍了张照片,立刻有四名保安围上前来,大声喝斥,要求删除照片。甚至有动手抢手机的,说是“昨天一名日本记者来拍被抓到派出所去了……”这一天,还发生了湖北某报资深名记者因微博受处分的事情。

武汉肺炎患者
医务人员1月25日将疫情患者送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作者感叹,这套类似于掩耳盗铃做法的代价是,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积累和沉淀下来,最终一次次通过类似这次疫情这样的重大危机爆发出来。更严重的是,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没有起到稳定的作用,反而一手制造了许多本不该有的社会冲突。所有的事件等到揭开和爆发的时候,往往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惨痛后果。

他提到,自己两年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真正的新闻正在死去,更可怕的是无人在意”。他曾哀叹,今天的新闻媒体在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事件报道方面的能力,已经衰退到了何种地步!并且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个隐喻来形容没有了优质新闻媒体的社会。

他当时怀着强烈的忧虑写道,以今天的这种舆情状况,若是真的再面对一次SARS,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没想到不幸一语成谶,还不到两年!

该篇文章的署名作者为陈季冰,以上摘选了文章的部分内容。据公开资料显示,陈季冰是着名媒体人,《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第二学士);曾经在《文汇报》、《上海经济报》(该报后改刊号为“第一财经日报”)任职。

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大家》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推出的中文互联网专栏写作服务产品。所谓”大家”,意在集华语写作之大家手笔,在各种假消息充斥互联网的时代,为读者提供”有效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章”。

为《大家》撰文的作者包括吴强、胡泳、孔庆东、袁伟时、张鸣等数十位中国大陆的知名学者、专栏作家和意见领袖。在2012年12月15日成立当天,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表示,《大家》将投入千万量级资金以签约、稿酬的现金回报以及优质的平台服务模式, 打造一个”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思想盛会。”行业人士当时称,腾讯此举将引领中文互联网行业重划自媒体价值疆域。

作为微信“亲戚”的《大家》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足以证明当下微信配合官方对新闻审查的强度之大。不仅《大家》,官媒新华社一篇题为《让人讲真话,天塌不下来》的文章也遭微信删除,喉舌主旋律的文章都被枪毙,更遑论平民百姓要求言论自由的呼声了。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