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文化.歷史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五)

《秧歌》和《赤地之戀》無疑是反共的,在中共執政的政治生態環境中,被官方否定是其必然的命運。古遠清教授失敗的抗辯引出兩個重要問題,非常值得深思。 (接前文) 夏志清等人的評論很對,《秧歌》和《赤地之戀》除了其藝術上的非凡成就,無疑…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四)

《中國現代小說史》出版後已經過了幾十年,期間發生了許多政治歷史大事件,足以發人深省,人們得以作多方面的更深入的觀察與研究,形成了不少新觀點,對張愛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戀》評價更高。 (接前文) 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英文原…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三)

兩位大師之間:劉再復紀念夏志清,高度讚揚他沒有中國大陸學人那種「精神奴役的創傷」, 也表示並不完全接受他對整個中國現代小說的整體評價。 (接前文) 2013年12月29日,夏志清先生在紐約去世,享年九十二歲。2014年2月,曾經作過中國社科…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二)

夏志清把張愛玲視作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最優秀的作家。如果說他對《金鎖記》的至高評價是錦上添花;那麼,他盛讚《秧歌》和《赤地之戀》則可謂石破天驚,具有顛覆性的震撼力量。 (接前文)毫無疑問,「重寫文學史」運動中,重見天光的張愛玲…

保衛文學:從夏志清評張愛玲兩部作品談起(一)

1979年,文學研究者、美籍華裔教授夏志清一部英文巨著被譯成中文出版。就是他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直接推動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文學研究界「重寫文學史」運動。 1979年,文學研究者、美籍華裔教授夏志清1961年出版的近七百頁英文巨著A Hi…

林昭在「鐵一號」

八十年代初,有位新聞前輩兼著名作家來人大講座,開場白就說:人大是個了不起的學校,既有張志新又有林希翎。 當時張志新剛剛平反不久,是媒體口中的英雄,而林希翎則是「不予改正」的右派,把她們倆相提並論,是個嚴重政治錯誤。所以,事後,此次講座受到上…

55年前的今天 中國一代人的鮮血白流了

前言:林昭是北大才女。1957年「陽謀」期間,她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結果被打成右派。她後來在獄中多次絕食,自殺,申訴,寫血書,拼死抗爭,不屈不撓,異常剛烈,異常悲壯。1968年4月29日,在文革席捲神州最為黑暗的日子,林昭慘遭處決,是年不滿…

謙謙君子意 悠悠華夏心

隱隱青山,謙謙君子。長佩秋蘭,獨愛辟芷。 家徒四壁,但畦留夷;墨盈端歙,常夢綠綺。 敬天崇德,猶憶咸池之莊穆;淨心杜染,久縈清征之祥瑞。 入室獨善,出廬濟世。寧靜致遠,淡泊明志。 悠悠五千,聖賢輩出,唯道與德,難悖難忤。 孔孟宣仁,心懷蒼生…

別把膝蓋露出簾外!這些禮儀你知道嗎?

大河劇《鎌倉殿的13人》自去年1月9日起於日本NHK綜合頻道放送,在將近一整年的時間裡獲得了12.7%的平均收視率,贏得不少觀眾好評,在中國豆瓣網上也獲得8.8的高分。小栗旬、大泉洋與小池榮子等大咖集合,加之編劇三谷幸喜趣味獨特的詮釋,日本…

泰坦尼克號的五個未解之謎

泰坦尼克號在首航橫渡大西洋沉沒。在1912年4月15日凌晨與冰山相撞後不幸沉沒,2,224名乘客中,1,517人遇難。 100多年後,泰坦尼克號的殘骸,位於加拿大紐芬蘭海岸約350海浬的海底,受到嚴重腐蝕,可能在未來40年內完全消失。 圍繞…

青玉案 | 清簫詞

青玉案 夜闌涼露無聲墜,孰邀月、盈春水。寶鑑紅裳相望醉。層霄銀漢,蟾宮玉桂,盡遜櫻花美。 今宵獨綻何須畏,他日香消亦無悔。暗守清芳休卻退。待乘風去,落英飛寄,千里遙相會。 (詞林正韻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