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逼捐”风乍起 张维迎: 离开市场经济将“共同贫穷”

在习近平提出“共同富裕”的口号之后,中国企业纷纷捐钱响应这一政策。近期正处于中国政府监管风头上的阿里巴巴和腾讯都先后宣布投入一千亿元人民币做社会公益项目。不过,北大教授、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却撰文提出警告,若中国失去对市场经济的信念,引入越来越多的政府干预,恐将走向“共同贫穷”。 

习高喊共同富裕   阿里砸千亿响应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于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共同富裕”,并提出鼓励捐赠的“三次分配”,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中国民间企业立刻纷纷响应。 

据彭博社统计,八月以来,至少73家中国上市公司在业绩财报中提及响应“共富”政策。而继科技巨头腾讯先后宣布投入1000亿人民币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项目及“共同富裕专项计划”之后,9月2日,阿里巴巴也宣布投入1000亿人民币启动“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Daniel Zhang)在9月3日的声明中表示,阿里 “迫不及待地要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 ,“我们坚信:国家好,社会好,阿里巴巴才会好。我们愿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不过,市场的反应很现实。阿里集团的股价当天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下跌了近4%。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股价也在这一年来从每股超过300美元的高点,下跌至每股170美元左右。 

张维迎: 离开市场经济将“共同贫穷” 

“共富风”在中国吹起之际,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9月1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发表一篇题为《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的万字文章。他提出警告,若中国失去对市场经济的信念,引入越来越多的政府干预,恐将走向“共同贫穷”。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学社群,由现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1998年牵头成立,包括吴敬琏、蔡昉、易纲等著名经济学家都是成员。 

“我很佩服他(张维迎),我一直在等待这类评论,中国有一大批主张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以前都很活跃。以前每次政府有些什么干预,他门都会讲。这一次干预的手很深很重,但大部份人都不讲了,假装没看清。他们也知道什么不能讲。”与张维迎是老同事的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旅美经济学家程晓农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张维迎小心翼翼地在中国官方或能容忍的语境下发长文。 

“其实三句就够了。第一句,共同富裕是假的。第二句,共同富裕就是政府逼民企掏钱,用这个口号掩盖对民企逼捐的做法,同时把民众舆论引导到对民企的不满与妒忌。第三句,共产党要‘共产’是早晚的事。”程晓农说。 

张维迎在长文中阐述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平等的一种制度”,提供每个人发财致富的机会拒绝特权。他强调,中国在过去四十年走向市场经济才因此达到经济的飞跃,让中国的普罗大众受益。 

张维迎对计划经济提出尖锐的批评,“计划经济是少数知识分子设计、然后靠强权从上到下强加给社会的,所以一定有人捍卫它,替它辩护。市场经济不同,它不是知识分子设计出来的,而是从下到上自发产生的。”他写道,“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反对市场经济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者。”

产权制度还有保障吗? 

谈起老同事张维迎的观点,程晓农很是认同。“共同富裕里面有个东西要讲穿,谁和谁一起富裕?要追问一下,中国最有钱的人在哪里?在高官、各级官员、中小干部中,他们打算共同富裕吗?那就应该从各级常委的资产开始嘛。” 

在谈到解决贫困问题时,张维迎写到,政府和慈善机构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可以有所作为,“但我们必须明白,扶贫的钱形式上是政府或慈善机构给的,本质上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 

张维迎指出,政府和慈善机构能做的只是把财富从一部分人手里,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里,不可能无中生有,“正是企业家创造了财富,政府和慈善机构才有了可用于扶贫的钱”,如果企业家没有积极性创造财富,政府和慈善事业也无法扶贫。 

在美国的资深财经媒体人王剑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张维迎的文章想要回应两个大问题,首先是中国经济面临着 “国进民退”、走向非市场化的趋势。他希望捍卫市场机制,防止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其次,是要反驳共同富裕不能靠三次分配来解决,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靠市场经济创造更多财富上。 

王剑进一步阐述张维迎在文中点到为止的“产权说”。 “产权制度就是我的个人财产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现在共同富裕的口号出来,阿里、腾讯捐一千亿,这不就是剥夺别人财富?这就是对产权制度的损害,当所有人都意识到我财产在中国是不安全的,结果就是要不把财产搬走,要不就躺平吧。” 

王剑提到,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现在习近平版的“共同富裕”就是在伤害这个基石。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