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碧桂园沉降范围继续扩大到42栋楼 业内深度分析令人吃惊

5月31日,天津市八里台镇碧桂园小区内十几栋26层高的公寓楼发生楼体下陷(caved in / subsidence)、倾斜、外墙脱落、基础开裂等现象,3000多名居民被紧急转移。据网友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沉降范围仍在向小区西部扩展。截至6月5日,有网友发布视频说,发生沉降的建筑物已经从最初的16栋楼增加到了42栋。不仅高层公寓楼发生沉降,甚至小区内的一些双拼别墅(duplex)也开始塌陷。截至6月3日21时,已疏散安置小区居民3899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

据天津市官方媒体津云发布的最新消息,截至6月4日,津南区碧桂园小区地面沉降处置工作正推进中,地面沉降趋势减缓。

自6月1日开始,许多业主就开始陆续把家里的东西搬出来。6月4日,更多的业主接到需要“搬家”的通知。4日晚,受影响的居民楼只有零星灯光亮起,不见昔日的万家灯火,只有楼下一辆辆搬家公司的卡车来去匆匆。

因高层公寓楼的电梯不能使用,许多高层住户用绳子往楼下吊东西。虽说家还在,但业主们心里其实已经有所察觉。从最开始的拿生活用品、换洗衣物,到现在搬家具家电等东西,虽没有明说,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家近期是回不来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得来。焦虑和担忧像房子下面的裂缝一样,蔓延到业主们的心里。

有些业主站在离自家楼稍远的地方默默地看着已经明显倾斜的大楼,心里非常难过。大楼倾斜,在楼外墙上有很多明显的裂缝,有些外墙脱落,楼的底部与地面之间发育着不知道多深的大裂缝,而且楼周边的草地、路面沉降开裂。

虽然官方的结论还未公布,目前发生沉降的多栋住宅楼也还并未被认定为“危楼”,但业主们乃至周边居民都知道,碧桂园小区的房子可能已经开始贬值了。6月3日下午,在碧桂园小区门口,一位房屋经纪人告诉记者,这两天没人来询问碧桂园小区的二手房。“一提到碧桂园,人家不分你是哪个位置的,估计这两天都有点儿……”说到这里,经纪人止住了话头,顿了顿又说,“现在情况是不管降价多少,都卖不出去啊。”

6月4日,有业主进入已倾斜的43号楼中,发现地下停车场有很多积水,地面有些地方鼓起来了,开裂严重。在小区中,他发现地面上布设了许多电线。还发现路面上的裂缝更大了。他回到家中,尝试打开煤气炉,发现还是没有煤气。

据天津的官方媒体报道,中国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20多位专家已经抵达现场,与天津本地的专家组一同工作。他们进行了现场勘察,在测绘、地质调查、工程建设等领域指导处置工作,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开展数据分析。当前,在施工的工程抢险队伍11支,勘查设计检测单位7家,测绘单位3家,地质调查单位4家。

岩土工程、地质构造、地震、应急等专业的专家对已经获取的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此次地面沉降和位移变形成因比较复杂,初步认为是局部突发性、差异性地面沉降,在短时间内发生这么大面积沉降,在国内外比较少见,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接下来将继续加强专业监测,密切分析研判。

官方专家的话,总是晦涩难懂,把它翻译成正常的人类语言,就是:地面突然发生了沉降,有的地方沉降多,有的地方沉降少。看了专家的初步结论,小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专家说“在短时间内发生这么大面积沉降,在国内外比较少见,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调查。”请留意,他们说“在国内外比较少见”。小编初步推断,他们会把这次沉降事故归结为当地的特殊自然地质条件原因。这样,他们就可以为碧桂园和政府开脱责任了。别忘了,碧桂园这种开发商是政府的金主,他们和政府是一伙儿的。专家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在上一期视频中已经有了相当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观众可以看一下,在这里不再赘述。专家们的意思基本上就是:业主们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那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了。

对于本次天津大楼沉降事故,我们频道的记者采访了地质工程师Henry,他曾在中国从事过岩土勘察及地热井勘探施工等的相关业务。

首先,他从搜集的资料和常识分析了一下这个事故。他认为,其实要想查清事故原因,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第一步骤可以研究碧桂园小区项目的岩土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report),看报告中对建筑物基础形式的建议和对地基处理的建议;然后对比施工图和竣工验收资料中的内容与岩土勘察报告的建议是否相符。岩土勘察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地下不良地质条件。

现在,除了实测建筑物和地面变形,监测地应力、应变之外,对于浅部地层,可以用地质雷达、瞬变电磁法、电法等勘探方法探测,还可以钻探取样分析。对于深部地层,可以做地震勘探,并打深孔验证。总之,浅部和深部地层都需要尽快勘探才能探明沉降的具体原因。

许多业主认为地层沉降是路对面打地热井引起,那么到底与打地热井是不是有关系呢?

据媒体报导,事故发生前2星期与该小区一路之隔的对面就开始打地热井。6月1日时,有专家说地热井要打到1600米深。据Henry介绍,地热井一般要打两口井,这与业主发现的两个钻塔(drilling rig)相吻合。两口井,一个抽水,一个注水,把地热资源从地下带出来。有些情况下两口井在井底对接联通。根据当前行情估算,这两口井的总施工花费最少也得14 million人民币左右。

地热井的位置、深度也是需要根据勘探结果来决定。因为地热资源必须有丰富的地下水才可以利用,所以地热井必须要选在富水性好的地段,这种地段往往有溶洞或断层破碎带发育。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碧桂园小区处于万家码头地热田,平均增加每100米深度,地层温度增加约8.8摄氏度。

要分析发生沉降的原因,需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Henry查到了距离该地热井很近的北闸口地热井的相关资料,包括该井的探矿权评估报告和有关科技论文。根据资料,可以查到当地地层自上而下大致为:厚度400米左右以粘土和砂层为主的松散层;其下为基岩,大约至1600米深,岩层多为泥岩、页岩、粉砂岩等;1600米往下为奥陶系地层,以碳酸盐岩为主,属浅海相沉积,含较多泥质。这种岩层容易发育成为富含地下水的溶洞,也就是地热井取水段的起点。再往下是寒武系,岩性逐渐从颗粒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为主过渡度到一套暗红色海相白云质泥岩,也是比较容易发育成富含水的溶洞;其下的雾迷山组岩层比较破碎,也属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富含地下水。资料显示,该地区的地热井主要以雾迷山组为目标地层。

岩溶、裂隙的发育主要受构造控制,而褶皱轴部和断裂附近更易发育。据查,碧桂园小区位于沧东断裂和海河断裂两大断裂带的交叉处西南侧。沧东断裂规模很大,倾角为50~70°,落差约1000~2000米。海河断裂也是一条大型区域性断裂。两条大断裂带的交叉位置附近往往地层破碎,地下水较为丰富。断裂进入地层深部,地壳深部的地热资源易于沿着破碎带向浅部传递,形成地热异常区。

地层破碎的地段,结合我们之前分析的1600米及以下的地层以含泥质的碳酸盐岩为主,再加上地下水活动,推断易于发育溶洞。在溶洞发育地段,深层地下水过量开采,溶洞中的水压力就会减小,导致支撑力下降。

因此Henry推测,导致公寓大楼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浅层地基处理的问题,也有在深部发生岩溶溶洞陷落导致突然沉降的可能性。5月31日傍晚那巨大的响声有可能来自地层深部岩层的塌陷。

另外,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天津市大面积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津南区水位降落漏斗形成于2000 年左右。2017 年148 m水位埋深等值线圈闭的漏斗面积为60 平方公里。碧桂园小区附近的J7号井水位监测数据显示:该井水位由2006年的92m降至2017的145 m,平均下降速率为4.8 m/a。

据《2016 年度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测报告》,截至2016年,津南区雾迷山组开采井23眼,回灌井仅有13眼,年回灌量也仅为85 万立方米,占开采量的50%。

前段时间津南区下了暴雨,雨水入渗冲积层中,导致松散层的重量大增。发育溶洞的岩层强度不足以支撑上覆地层和建筑物的重量就会发现陷落。再加上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值得怀疑,大楼本身的建筑质量也不好。

因此Henry推断这一次大楼沉降事故很可能是上述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目前楼体塌陷的状况结合地层陷落状况,Henry分析,这些大楼很难修复。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被废弃。

根据公开的信息,碧桂园小区于2016年竣工,高层住宅的套房面积90~130平方米,当年平均价格15000元/平方米,保守的估算,当年平均每套公寓单位的购房总价超过1.4 million人民币。这对于哪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仅仅发生沉降的16栋高层公寓楼,就有超过1660个套房单位,总价值就超过2.3billion 人民币。

后续这些业主能否得到应有的补偿,也是一个未知数。官方虽尚未给事故定性,但是从目前的仅有的专家初步结论来看,似乎在指向特殊自然地质条件的原因。意思就是业主们自认倒卖吧!

我们真为这些业主们担心,也希望他们可以获得应得的补偿。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