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坚持不懈要求动态清零,各国解封恢复正常之际,中国却严厉封锁,重伤经济,忽视民生。与此形成对比,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来却不断喊话,经济形势严峻。
一些敏感的观察家注意到,李克强近来在讲话中很少或者几乎不提习近平压倒性的政策—社会面清零,由此延伸出党内正在加剧斗争的猜测。事实上,李克强作为总理,谈经济是他本来的使命,然而,自从习近平把总理主管经济的任务也揽走后,李克强被严重边缘化了。
华尔街日报也有类似的观察。该报日前报道说,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一度被边缘化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力促国家主席习近平回调那些部分导致了这一局面的政策,李克强正凭借自身影响力重新活跃起来,成为中国政府高层近十年来未见的一股潜在的制衡力量。
为了实现习近平所要求的清零,各地封城,封控,尤其像上海这种对国际经济链有重大影响的大都市也被封锁起来至今,加剧了中国自身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陷入近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困境之时,李克强不得不发声,或者说,党内对习近平不惜牺牲经济清零的不满,给李克强回归正宗提供了机会,正在发挥作用。
香港明报指出,4月底以来,李克强三次就经济问题发话,如果加上5月14日新华社全文刊发的另外一篇讲话,李克强关于经济问题的喊话密度已经很大,官媒给予的位置似乎也越来越重要。
4月底以来,李克强三度在会中强调“稳就业”,港媒分析,这显示中国的就业形势挑战不容小觑。三次会议,一次是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中强调“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第二次是5月7日,李克强在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当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第三次是5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李克强在会中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分析人士指出,半月内三提“稳就业”可见就业形势面临的挑战严峻,一方面新冠疫情和俄乌局势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就业问题也很严重。
新华社5月14日罕见全文刊发李克强4月14日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长达8000多字的长篇讲话,引人注目的仍然是大谈经济问题。他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
有意思的是,李克强这些讲话的共同点都避开了习近平“压倒一切”的“清零”,但是,5月14日新华社全文刊发的这篇讲话却明确提及“3月份以来,……”国内出现新一轮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超预期变化”,而这个时间点正是上海全面封城的阶段。李克强形容经济发展遭遇了“倒春寒”,“3月份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特别是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比1、2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实物量等指标反映经济遇到的挑战更趋严峻。”
他还说,“中国经济体量大,确保这艘大船平稳航行至关重要。”李克强要求:“着力稳就业、稳物价、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千方百计挺过难关,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
当然,八千字的长篇讲话,也象征性地提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但整体上很务实。
有分析指出: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前程在上海部分地受到威胁。虽然过去两个月笼罩全国最大城市的瘫痪状态导致经济急剧放缓,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但中共5月5日召开的常委会重申“坚持清零不动摇”,公报以“会议指出”而不是通常的“习近平强调”的方式称:”我们已经赢得了保卫武汉的战斗,我们有信心赢得保卫上海的战斗。”
在这一背景下,李克强有关经济问题的密集讲话,尤其5月14日转发的长篇报道,似有一番特别的意味。华尔街日报则分析,中共党内对习近平政策的不满的日益加剧,为李克强及其支持者创造了机会。”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d85810cd-5a0f-4906-b8d1-d5063232797b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