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拼清零? 习李继续博弈

中国总理李克强最近很活跃。分析指这与习近平搞清零搞砸了经济有关。民间有“清零清空了经济”的说法,经济权重回国务院,李克强好像回到了前台。

一个轻松一个凝重

网上广泛传播着李克强7月9日在福建晋江考察的视频,他微笑着向民众挥手致意,不断与拥挤的民众呼应,似乎他近来推行的一系列救经济行动受到民众的欢迎?反正,他显得比较轻松。

这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7月1日在香港主持回归25周年暨新政府就职仪式对比鲜明,习近平表情凝重,所有官员戴着口罩,与习主席保持严格的距离,气氛很严重。说是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没有一点喜庆的样子。

李克强去福建视察,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稳经济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他并没有提“清零”二字,他这样表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他还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坚定扩大开放。要继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稳外贸稳外资,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李克强最近一系列行动都是这个逻辑,说白了,防疫固然不可掉以轻心,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记经济社会发展。官方的新华社‘半月谈’6月21日评论就传达了这一信息:稳经济,“这是一项比疫情防控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保持充分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紧迫感。”经济搞不上去,甚至都没有清零的本钱。

中国经济在2020年秋季后得以恢复,后来变得形势严峻,与习近平的清零封城有重大关系。五月以来,李克强采取了一系列“救经济”行动,5月25日,李克强罕见召开全国十万官员抓经济电视电话大会,强调稳住经济大盘,强调保就业保民生。6月初,推出反对清零一刀切的“九不准”措施,6月8日,李克强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要坚持对外开放,他说这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经济问题很严重,不要说彭博经济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率今年有可能跌至2%的危险,官方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7月4-5日公布的针对下半年就业和消费最新分析报告也证实了经济下行的严峻趋势,报告指出:中国5月份的就业数据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疫情推升大城市失业率,二是千万大学生毕业带来青年失业率继续上涨。

报告称,中国失业率的持续攀升和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存在,说明市场有效消费的恢复形势仍不容乐观,实际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恢复还需时日。

即使如此,习近平也没有丝毫放松清零的意思。6月28日,他在武汉甚至表示,“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要继续清零!

习近平能挺下去吗

BBC 7月9日在题为‘中国新冠病毒“清零”政策对习近平造成危险’的文章说,“世界其他地方都在试着与新冠病毒共存之际,中国是唯一仍然将抗疫视为第一要务的重大经济体。”

为落实习得清零政策,各地实施的封区、封城,产生了严重的次生灾害,人民还能忍受到何时?报道称:“如果共产党还没有对这一切有所担心的话,它现在应该要担心了。假如居民再次被强制圈禁在家中,不难想象上海会出现的骚乱。”

报道分析中国至今还要清零,因为清零变成了一项政治挑战。习近平取消了任期界限,可以继续掌权,权利高层即便有人想阻止也没有太多机会,文章认为要阻止需要几个条件:政治机制(比如党代表大会);紧急事件(比如一次重挫经济的疫情);应对以上危机失败;有足够的党员认定,继续让习近平掌权的风险大于反对他的风险。文章指出,很难想象最后一个条件距离现实有多远。

中共最高决策层为什么还是不断强调“坚持清零不动摇“,上述分析认为,这说明对”清零“政策的怀疑已经在相当高的层面上存在。

报道说,“要说权力高层当中没有人提出问题,将会很令人意外。好多个世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是最重要的优先项,而新冠正在破坏它。”文章的结论是,在距离中共20大召开还有几个月的时候,让习近平放弃清零为时已晚,“习近平必须挺过去”。

但这样挺下去是否给中国带来多么严重的经济后果呢?法国塞尔齐-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对本台表示,“这种体制性的疯狂就是如此,最高领导人他有自己的利益,他不管天下苍生死活,他最大的考虑就是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权力,自己的权力能不能稳固,一切都围绕这一点来运作。”

何况,“这同时涉及到习近平不愿调整清零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的现实政治因素。二十大的权力承继重组,是理解最近几年中国政治的钥匙。”

“现在是各方博弈的关键时刻。在这么一个背景下,习近平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吐口放弃清零的,因为这是他的招牌,哪怕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这就是前一段所谓清零造成如此大后果依然得以继续的原因。即便是他最终不得不调整,也永远不会承认他之前做的是错的,依然会说做的是对的,也会说成是那清零模式胜利的结果。因为中共这种政治体制,领袖是英明、正确的化身,领袖认错就是权威的丧失。”

问题是,习这样下去会不会把自己推到他所想要的结果的反面?影响他的连任?张伦认为,事态如何演变,怎么发展,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说中国的精英层对习近平已不报希望,现在对习近平的不满在开始下沉,“这个趋势最近因经济的恶化,中产阶级利益受损,下层生活艰难,因强制清零得以极大地强化,没有这两年经济的恶化和严厉的清零措施,这种不满下沉的速度还不会有这么快,显然,他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社会人心开始动荡。”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