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日 中国媒体只会唱赞歌?

本周二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自由日,而中国近期正面临两年多以来最严峻的一轮本土新冠疫情。中国媒体在报道这场疫情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国内民众对他们的表现又如何评价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估计,中国至少有二十多个城市采取了全面或局部封锁措施,波及了多达1.8亿人。而自从上海四月全面“封城”以来,当地封控措施引发的次生灾害接连不断。

但在中国官媒眼中,民间疾苦似乎是个“政治不正确”的话题,他们的报道更像是在给国家防疫政策背书。

北京时政评论人士华颇就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在新冠疫情面前,官媒一直在强调“众志成城”,对于民众的实际困难却视而不见。

“我认为官媒侧重的是宣传官方决策的正确性,强调政府的执行力。而从网上传出的上海疫情状况来看,他们对民众的生活困难和抵触情绪报道得不够。”

媒体人:官媒不接地气

翻看中国官媒对本轮疫情的报道,外界不难看出他们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为国家防疫政策“唱赞歌”,二是传播疫情防控中的“正能量”故事。

比如,早在三月中旬奥密克戎变种病毒向全国扩散时,新华社就发表了题为《迎战奥密克戎:中国“动态清零”进行时!》的长文。文中首先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争取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随后,文章还通过描写吉林的社区网格员、上海疾控部门的一线流调员、山东的青年志愿者等人群,试图展现各地防疫和保供人员的奉献精神。

再如,人民网上个月发表了《疫情防控,只有坚持才能胜利》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必须坚持“动态清零”,以免出现大面积的疫情反复,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转。这家官媒周二还发文说,经过62天的“连续作战”,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归“零”,这是对“动态清零”科学性、有效性的充分印证。

原《中国海洋报》记者、杭州自由作家昝爱宗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说,他身边的人几乎都不看官媒的报道,大家普遍喜欢关注微信、抖音等社媒平台,因为这些信息载体与那些冠冕堂皇的说教相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我觉得官媒起到的主要还是宣传作用,比如统一口径、统一思想,根本没有谈到老百姓的愿望。比如在‘动态清零’的问题上,当局到底是想‘动态清零’还是‘封城’,能不能讨论一下?官媒根本就不讨论。”

中国新闻自由仍堪忧

如果说“墙内”的中国人对于新闻自由的匮乏有着切身体验的话,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媒体现状更是充满了忧虑。倡导新闻自由的国际组织“无国界记者”(RSF)周二发布了“2022世界新闻自由指数”,在18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排在倒数第六,而香港从去年的第80名跌至今年的第148名。

美国非营利组织“保护记者委员会”(CPJ)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仍是关押记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去年12月,仍有50名中国记者被关押,其中超过四成是维吾尔人。

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记者组织“国际记者联盟”(IFJ)近期发布报告说,中国正在使用各种手段阻挠驻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包括直接驱逐出境、延迟批准工签、恐吓知情人士、监控记者的行动等等。

在世界新闻自由日当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二就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外国记者中心(Foreign Press Center)对媒体表示,美国对北京当局持续打压新闻自由深表关切。

“我们对中国政府的做法深表担忧,特别是通过滥用技术,加强对公民、记者、活动人士等群体的监控、骚扰、胁迫和审查。”

美国总统拜登同日还特地发表声明说:“自由媒体不是全民公敌。恰恰相反,当它努力带来启蒙和知识,而非怒火或娱乐时,自由媒体是真相的守护者。”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