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了一篇批评刘慈欣《三体》,这两天来,我的观点(以及我本人)遭受了“三体粉”们的一轮猛烈反击。这倒也不意外(没我想象得那么猛烈),原本也不值得一说,不过这也不失为一次小型抽样,可以让我具体地看到“信众”们的反应和自我形象——他们可不是少数,恰恰相反,这些人格特质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他们所钟爱的事物,你只能自由地赞成,不能自由地反对。
有时他们嘲讽“批评都没批评到点子上”,俨然你只要批评到点子上,那也能批评,但问题是怎样才算“批评到点子上”?不好意思,那是个玄学,并且由他们说了算。既然“只有正确的批评才能被容许”,而那个“正确”是由他们定义的,那批评的自由实际上就是不可能的。
既然他们才是正确的,那对批评当然都是无法掩饰的蔑视,最常见的就是资格论:“你没资格批评这样的神作”、“等你写出比《三体》更好的再来喷吧”。这种论调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们觉得懂得《三体》的好不需要资格(至少不需要写出更好的作品),但如果要指出其不好则需要资格,而前者居然还自认有资格批评后者。
这种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猜想是因为信仰的力量,这足以让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我站在正确的一边,而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既然如此,那正确的人当然可以批评、压制错误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很容易作出非黑即白的反应:如果你赞美《三体》,那是好的;如果你批评《三体》,那就是敌人。这就是为什么几乎看不到这样的评论:“我是‘三体粉’,不过我觉你对《三体》的批评有道理。”
由于他们对《三体》是高度认同的(否则也不叫“粉丝”了),所以在看到批评时,另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否认:否认《三体》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你觉得有漏洞,那是你没看懂。于是,有很多人怀疑我要么是没看过,要么是素质不够看不懂,建议我再多看几遍,那意思是:如果你真看过,且看懂了,那就不会有批评了——就像他们一样。
如果你真以为这是看没看过书的问题,那就错了。因为同样一群三体粉,哪怕根本没看过网飞版《三体》第一季,仍有绝对的自信将它骂得一文不值,也就是说,他们对作品下判断时,看没看过不重要,但如果你的判断和他不同,他就质疑你没看懂。
为什么他们这么深信自己才看懂了呢?有几个倒是很认真写了一大堆来回应,概括起来的意思无非是:“你的那些质疑都不成立,《三体》里早就有解答了。”也就是说,像他们这样真正“看懂了”的人,不会有质疑,只有认同。
亲们,这只是《三体》,不是《圣经》——何况就连《圣经》也并非不能质疑。
我有位朋友,家里世代都是基督徒,但她后来信仰动摇了,因为她小时候疑惑,为什么上帝创世纪时没有造恐龙?后来我们和另一位朋友说起,她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不屑地说:“这些早就有回答了,很简单:上帝创造万物,但《圣经》开头不可能记载所有生物名。”至于地层里恐龙化石,那也是上帝创造的,虽然他是在四五千年之前创造了世界,但万能的他,能让你觉得那就是七千万年前的。
这是信众的自然反应:无论是什么样的质疑,为了维持自己的信仰,他都能找到自圆其说的办法。因为信仰本身,就是一套自洽的体系,你只要一旦真正相信,就差不多能解释万事万物。如果你因为别人的一点批评就动摇了,那说明你没看懂经典——经典里什么都有答案。
《三体》里的叶文洁
可想而知,这样一个自洽的体系,是天然封闭的,很难开放地接受批评质疑,理由很简单:错误的才需要批评,正确的为什么要接受批评?相反,你批评才意味着你没有认识到经典的正确性,往轻里说也是没什么价值的批评,“水平太低了”。
如果你明知经典是正确的,还在那喋喋不休地批评,那就可见你别有居心。正是因此,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指控我“蹭流量”,挖苦“是不是最近太缺钱了”,甚至说“所有的自媒体都是拉踩挑弄”,有一位干脆断言:大刘创造了一部神作,然后自媒体都靠它蹭流量。
但是等等,到底谁得益更多啊?要是自媒体都不讨论,没市场热度,《三体》制作团队才慌了吧?毕竟黑红也是红,何况,要是只有吹捧没有批评,你以为这讨论热度能起来啊?
至于“蹭流量”,这几乎是国内网上最盛行的诛心论,倒也不是说真指控对方赚了多少钱,而是旨在表达一种道德轻蔑:你发表这些观点,仅仅只是为了几个钱而哗众取宠。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这种指控通常都只指向他们不喜欢的观点,如果是他们喜欢的,嗯,他们会很愿意贡献流量。
不过,这种诛心的动机论最无聊的一点是:它实际上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批评。我是否有不良动机,跟《三体》是否有漏洞,完全是两回事。这就好比某人贪污遭举报,举报者或许是出于什么私心,但这并不能洗白贪污的事实。
说到这里,恐怕有人会不服气地说:“那你呢?你不也是一副批评不得的样子?”别误会,我不认为只有唯一正确的批评,所以只要有位子,除了极少数过分人身攻击的,我都会把评论放出来,包括那些骂我的。我从那些对我的批评中学到了不少——我这么说是诚恳的,不是讽刺。
批评不应该只是非黑即白的权力博弈,而应当基于尊重彼此人格基础上的平等对话,并且时刻聚焦于“事”而非“人”——我这个人是不是“蹭流量”,看的书多不多,有没有资格,这些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得对不对,何必把力气浪费在我这个人身上呢?这不值得。
这些本来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以小见大,或许可以看出:哪怕是在这样的小事上,我们这个社会距离良好的公共讨论气氛还很远。人们本能地关心如何在讨论中压倒论战对手,而不是从讨论中获益,修正自己的观点立场,从而获得成长。
当然,中国社会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要一蹴而就也不现实。虽然有很多人哀叹简体中文网络乌烟瘴气,我许多朋友甚至早就不想说话了,但我相信,这也是多少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学习如何进行公共讨论。也许现在做得不好,但没关系,我相信反复博弈的结果,终究会让越来越多人看到光亮。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维舟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5457eb36-6159-4f6c-b85f-6ec3519e46a7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