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信眾來說,批評是不可能的

因為寫了一篇批評劉慈欣《三體》,這兩天來,我的觀點(以及我本人)遭受了「三體粉」們的一輪猛烈反擊。這倒也不意外(沒我想象得那麼猛烈),原本也不值得一說,不過這也不失為一次小型抽樣,可以讓我具體地看到「信眾」們的反應和自我形象——他們可不是少數,恰恰相反,這些人格特質才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

首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對他們所鍾愛的事物,你只能自由地贊成,不能自由地反對。

有時他們嘲諷「批評都沒批評到點子上」,儼然你只要批評到點子上,那也能批評,但問題是怎樣才算「批評到點子上」?不好意思,那是個玄學,並且由他們說了算。既然「只有正確的批評才能被容許」,而那個「正確」是由他們定義的,那批評的自由實際上就是不可能的。

既然他們才是正確的,那對批評當然都是無法掩飾的蔑視,最常見的就是資格論:「你沒資格批評這樣的神作」、「等你寫出比《三體》更好的再來噴吧」。這種論調的奇怪之處在於:他們覺得懂得《三體》的好不需要資格(至少不需要寫出更好的作品),但如果要指出其不好則需要資格,而前者居然還自認有資格批評後者。

這種自信是從哪裡來的呢?我猜想是因為信仰的力量,這足以讓他們產生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幻覺:我站在正確的一邊,而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既然如此,那正確的人當然可以批評、壓制錯誤的人。

也就是說,他們很容易作出非黑即白的反應:如果你讚美《三體》,那是好的;如果你批評《三體》,那就是敵人。這就是為什麼幾乎看不到這樣的評論:「我是『三體粉』,不過我覺你對《三體》的批評有道理。」

由於他們對《三體》是高度認同的(否則也不叫「粉絲」了),所以在看到批評時,另一個典型表現就是否認:否認《三體》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你覺得有漏洞,那是你沒看懂。於是,有很多人懷疑我要麼是沒看過,要麼是素質不夠看不懂,建議我再多看幾遍,那意思是:如果你真看過,且看懂了,那就不會有批評了——就像他們一樣。

如果你真以為這是看沒看過書的問題,那就錯了。因為同樣一群三體粉,哪怕根本沒看過網飛版《三體》第一季,仍有絕對的自信將它罵得一文不值,也就是說,他們對作品下判斷時,看沒看過不重要,但如果你的判斷和他不同,他就質疑你沒看懂。

為什麼他們這麼深信自己才看懂了呢?有幾個倒是很認真寫了一大堆來回應,概括起來的意思無非是:「你的那些質疑都不成立,《三體》裡早就有解答了。」也就是說,像他們這樣真正「看懂了」的人,不會有質疑,只有認同。

親們,這只是《三體》,不是《聖經》——何況就連《聖經》也並非不能質疑。

我有位朋友,家裡世代都是基督徒,但她後來信仰動搖了,因為她小時候疑惑,為什麼上帝創世紀時沒有造恐龍?後來我們和另一位朋友說起,她也是虔誠的基督徒,不屑地說:「這些早就有回答了,很簡單:上帝創造萬物,但《聖經》開頭不可能記載所有生物名。」至於地層里恐龍化石,那也是上帝創造的,雖然他是在四五千年之前創造了世界,但萬能的他,能讓你覺得那就是七千萬年前的。

這是信眾的自然反應:無論是什麼樣的質疑,為了維持自己的信仰,他都能找到自圓其說的辦法。因為信仰本身,就是一套自洽的體系,你只要一旦真正相信,就差不多能解釋萬事萬物。如果你因為別人的一點批評就動搖了,那說明你沒看懂經典——經典里什麼都有答案。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三體》裡的葉文潔

可想而知,這樣一個自洽的體系,是天然封閉的,很難開放地接受批評質疑,理由很簡單:錯誤的才需要批評,正確的為什麼要接受批評?相反,你批評才意味着你沒有認識到經典的正確性,往輕里說也是沒什麼價值的批評,「水平太低了」。

如果你明知經典是正確的,還在那喋喋不休地批評,那就可見你別有居心。正是因此,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指控我「蹭流量」,挖苦「是不是最近太缺錢了」,甚至說「所有的自媒體都是拉踩挑弄」,有一位乾脆斷言:大劉創造了一部神作,然後自媒體都靠它蹭流量。

但是等等,到底誰得益更多啊?要是自媒體都不討論,沒市場熱度,《三體》製作團隊才慌了吧?畢竟黑紅也是紅,何況,要是只有吹捧沒有批評,你以為這討論熱度能起來啊?

至於「蹭流量」,這幾乎是國內網上最盛行的誅心論,倒也不是說真指控對方賺了多少錢,而是旨在表達一種道德輕蔑:你發表這些觀點,僅僅只是為了幾個錢而譁眾取寵。不過,很有意思的是,這種指控通常都只指向他們不喜歡的觀點,如果是他們喜歡的,嗯,他們會很願意貢獻流量。

不過,這種誅心的動機論最無聊的一點是:它實際上根本不能算是一種批評。我是否有不良動機,跟《三體》是否有漏洞,完全是兩回事。這就好比某人貪污遭舉報,舉報者或許是出於什麼私心,但這並不能洗白貪污的事實。

說到這裡,恐怕有人會不服氣地說:「那你呢?你不也是一副批評不得的樣子?」別誤會,我不認為只有唯一正確的批評,所以只要有位子,除了極少數過分人身攻擊的,我都會把評論放出來,包括那些罵我的。我從那些對我的批評中學到了不少——我這麼說是誠懇的,不是諷刺。

批評不應該只是非黑即白的權力博弈,而應當基於尊重彼此人格基礎上的平等對話,並且時刻聚焦於「事」而非「人」——我這個人是不是「蹭流量」,看的書多不多,有沒有資格,這些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說得對不對,何必把力氣浪費在我這個人身上呢?這不值得。

這些本來確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但以小見大,或許可以看出:哪怕是在這樣的小事上,我們這個社會距離良好的公共討論氣氛還很遠。人們本能地關心如何在討論中壓倒論戰對手,而不是從討論中獲益,修正自己的觀點立場,從而獲得成長。

當然,中國社會千百年來都是如此,要一蹴而就也不現實。雖然有很多人哀嘆簡體中文網絡烏煙瘴氣,我許多朋友甚至早就不想說話了,但我相信,這也是多少年來中國人第一次學習如何進行公共討論。也許現在做得不好,但沒關係,我相信反覆博弈的結果,終究會讓越來越多人看到光亮。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維舟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