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拟修例禁止港人与大陆人互相歧视。评论指,以法例规管深层次的中港矛盾,只会产生反效果,忧心埋下更大的“心理炸弹”。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简称平机会)主席朱敏健20日在立法会称,《种族歧视条例》修订进入最后的细节阶段,修例禁止“族内歧视”,即包括禁止港人及大陆人“互相歧视”。
朱敏健强调,以立法处理歧视问题是最后手段,但因顾及大陆居民在雇佣范畴及使用公共设施方面,确实受到不必要的侮辱、敌视,因此希望以“族内歧视”的方式处理。
近期中港全面通关后,两地人的磨擦随之增加,有议员关注大陆民众在港受歧视情况,朱敏健表示,近期通关后平机会收到的投诉及查询数字未有提升。他说,平机会2022至2023年度首10个月,收到749宗投诉个案,6个月内完成处理85%的投诉,而个案成功调停率为86%。另外,平机会处理了10宗法律协助申请。
向大陆人说不敬的话恐触法 新法律慑服“真香港人”
时事评论员桑普指,香港有《国安法》、《刑事罪行条例》的煽惑罪,都是针对国家或政权的仇恨、敌视、煽动颠覆、污蔑,修例不仅未能有利中港融合,反而使每个人都失去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修例)最大的重点是,结果涉及言论,涉及中国大陆人不敬的话,是否都会被法网所网罗?我认为这件事只会将彼此文化差距、价值观差别卷在心中,无办法或被禁止用言论,以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这只会治标不治本,将不满潜藏起来,只会造成一种更大的心理炸弹,等待时机爆发。”
他指出,“歧视”定义广阔,恐有执法问题,预料很多人会因此堕入法网,例如一些“黄店”表明不招待大陆人都会受影响。
桑普指出,大陆人要融入香港成为新移民,关键是要认同香港的的价值,包括:自由、民主、法治普世价值,问题是,这种价值在“新香港”下已荡然无存,“不是说煽动彼此的敌视问题,而是最后香港人要配合‘新香港’的论述,过一套不同价值观的生活,这是最悲哀的地方,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歧视,而是用新的法律制服、慑服香港人,这才是真正目的。”
港人生活受滋扰 多次游行抗议
香港2003年向大陆开放“自由行”后,市民因日常生活受到滋扰而有多次游行抗议。
2009年4月,香港向大陆开放“一签多行”后,出现大量“水货客”;2012年起,民间组织多次发起反水货客示威,包括:“光复上水”、“捍卫沙田”等行动。
2014年,港人在尖沙咀广东道发起“驱蝗行动”,要求减少“自由行”,不满陆客赴港抢奶粉 ,抗议陆客霸占香港人的生活空间及抢夺资源。
2019年7月的光复屯门公园大游行,抗议含康文署的港府部门长年放任“大妈”于屯门公园非法卖唱造成的噪音及风化问题。
香港人贬称大陆人为“强国人”、“支那人”、“蝗虫”。“支那人”被视为对中国人的污辱性代名词,亦有港人将陆客比喻为“蝗虫”,责备他们扫空商店货品。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4da7befa-e4c7-4ee4-af81-419e2376839a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