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经济复苏乏力,令投资者改变投资策略。不仅外国投资者从中国股市撤出更多资金,涌向其它亚洲主要市场,中国上市公司股东也纷纷减持套现。此外,A股还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退市潮。多迹象表明,中国股市现已进入熊市。
6月6日,中国A股主要股指继前一日的下跌之后再次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下跌1.15%,失守3200点,创1月13日以来最低收位。当日有90%的股票下跌,电子、半导体、电力、军工、感测器等行业跌幅居前,其中又以苹果概念股领跌。主要的苹果概念股,立讯精密跌7.34%,歌尔股份跌6.85%,长盈精密跌幅更是达到了18.92%。并且,外资还在持续撤离,6月6日外国投资者通过沪港通净卖出10.77亿元,约1.51亿美元。沪港通是中国大陆与香港交易所之间的重要跨境通道。
中国股市进入6月份后延续了上个月的下跌态势。上证综指5月份下跌了3.6%,创下7个月来的最大单月跌幅。
5月份,外国投资者加速抛售中国股票。这也导致在香港交易的中国股票从1月的高位下跌逾20%。路透社6月1日报导,路孚特(Refinitiv)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5月通过沪港通出售了价值17.1亿美元的中国股票,远高于4月的6.59亿美元。报导说,这次抛售标志著今年1月份以来外国巨额投资209.2亿美元势头的缓慢逆转。这也表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于疫后复苏的可能性越来越不乐观。
随著对中国股市的失望情绪增加,其它亚洲主要市场已成为全球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在中国股市持续下跌之际,韩国KOSPI指数却较去年9月的低位上升了20%。同时,印度股市的基准指数接近历史高点。日本股市在5月早先创下30年新高,台湾股市的表现也持续优于全球多数市场。
2
彭博社指出,中国股市的表现,正与其它市场脱钩。原先,人们担心亚洲最大经济体的低迷,可能拖累其它地区,但其它市场还是出现了飙升。
日本内需复苏,而且正进行的企业改革,加上巴菲特的支持,激起了人们对日本被低估的股票的兴趣。世界领先的韩国、台湾的晶元制造商前景光明,市场正在反弹。对人工智慧需求的激增,预计让晶元业周期迎来转机。这两个市场的基准指数,今年也至少上涨了15%。
在印度,不仅国内消费旺盛,外国资金也纷纷涌入,让Nifty 50指数距离历史高点仅剩2%。
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海外资金已连续七周流入日本,而韩国、台湾今年也分别净流入了至少92亿美元,扭转了2022年的资金外流趋势。
相比之下,根据汇丰控股的数据,全球对中国的基金配置已回落到去年10月份的水平。
根据美国权威投资研究机构晨星(Morningstar)的数据,只专注投资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美国基金,在经历今年1月份25亿美元的入市之后,2月到4月期间有11.5亿美元的资金外流。
安联中国股票基金(Allianz All China Equity WT)表示,在5月25日的一周里,有1.38亿美元的资金外流,是2018年7月以来最大的单周撤资。iShares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基金面临1.04亿美元的净卖出。
纽约时报6月5日报导,目前,投资者继续抛售中国股票,网上零售商京东和火锅连锁店海底捞最惨,今年跌幅平均超过20%,导致香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6月1日收盘跌至今年以来最低。
追踪沪深两市最大公司的沪深300指数,自1月见顶以来已下挫约8%。房产业继续令投资者感到痛苦,据最新发布的数据,5月100家最大公司的房地产销售量较上月下降约14%。
3
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持续下降,今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0.6%,另外,5月31日,中共官方发布了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8%,比4月份的49.2%进一步下滑。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在荣枯线50%以下。与此同时,中国5月份服务业活动也放缓。这些数据突显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降温和工业通货紧缩加剧。
中国股市“跌跌不休”,另一个原因是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近期决策损及股市信心。最近对美国晶片公司美光科技进行了限制,引发市场对局势的担忧;中共当局还下重手对付外国谘询公司,以致若干外企和投资者感到恐慌,再次引发各方质疑,国际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可行性。
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上月撰写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复苏已停滞,部分原因是北京无法提振消费者和企业投资者的信心,随著失望情绪浮现,以致失业率上升、持续通货紧缩、市场利率下降和汇率走软。
另外,美联储加息以应对通胀压力,这使得投资者对风险变得越来越厌恶,这也导致中国股市出现了资金外流。
悲观情绪无处不在。分析指,外国基金有望在6月份持续减持内地股票,这是自去年10月暴跌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彭博社指出,随著中国人口萎缩和产业趋于成熟,加上中共当局的监管不确定性,使任何高额投资都有风险。自2020年以来,日本、印度、韩国的股票更经常击败中国股票。如今,中国股市收益率下滑、增长前景恶化,再加上人民币贬值,正让投资者远离这个原本有望成为今年宠儿的市场。
4
除了外资的撤离,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东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密集减持行动。截至6月1日,今年已有约11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计画公告。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越发恶劣,许多富人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于是纷纷选择套现并撤离资金,并且也不排除背后存在政治因素的影响。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6月2日报导称,从行业来看,TMT(即科技、媒体和通信)、生物医药、专用设备制造是减持公告最集中的行业,包括此前行情表现突出的半导体产业链,目前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东正在进行减持操作。
仅在5月31日晚间,就有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晶方科技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公司披露了减持计画。
发布减持计画的个股中也不乏各行业的明星股,其中包括千亿市值的办公软体和服务提供商金山办公,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以及深圳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东鹏饮料等。
曾在中国公司任市场部高管的旅美政经分析人士陆远行认为,中国大量公司集中减持涉及两方面因素,即经济和政治因素。
在经济方面,近几年的疫情封控对中国的经济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整体的政治环境也不太稳定,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环境的恶化。他指出,当前的独裁管控措施变得越来越严厉,市场环境非常不好,各行业普遍低迷,因此许多富人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选择套现、撤离资金。
“这种现象会引发传导效应。当人们看到许多人在抛售、减持套现时,心理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扩大了这种效应。”他说。
另外,从政治角度来看,多年来,以中共前党魁江泽民、曾庆红为首的“江泽民利益集团”一直掌控著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共现任总书记习近平上台后对很多企业进行打压,这引发了江派势力的反击。
5
而资金抽离的直接后果,就是股市会产生下行压力。随著大量的公司再减持套现,再把资金抽离的话,中国股市的前景会更加黯淡。
“以后这种趋势恐怕还会蔓延。”他说,“也就是每一次股市的反弹,或者是个股炒作拉高,都会伴随著一些大股东的出货和套现。我认为这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影响是很负面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信心。”
另外,今年以来A股还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退市潮。4月26日到5月13日,有43家主板上市公司,发布了退市或是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量。
截至今年4月30日,2022年年报季正式收官。共有234家A股上市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意见”,即财务报表存在影响重大的错报、造假,或者对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等。
2020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退市新规,让上市公司退市更加容易和快速。这也使得之前很多已经丧失经营能力、资产质量较差的“钉子户”不能继续赖在A股。Wind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A股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7家和42家。而两年退市公司数量,占到了30多年来A股全部已退市公司总量的40%。今年A股退市的数量,肯定会创下新的记录。
6月6日,曾有“四川地产一哥”之称的“蓝光发展”在上海交易所摘牌,成为近期首只在A股退市的房企股。目前,A股尚有多家房企面临“1元退市”风险,这将导致受创的中国房企失去重要的融资渠道。依照中国交易所的规定,若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就会触发“面值退市”的条件。一旦发生,将没有退市整理期,直接终止上市。
若触发强制退市,信用、融资以及存货去化压力将倍增,可能演变成倒闭危机。据彭博社报导,中银国际证券地产分析师夏亦丰表示,截至6月1日,有10家中国开发商的股票在最近几个交易日中收盘价低于1元。
2023年2月17日,中共证监会还发布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标志著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式迈入全面注册制新时期。实行注册制之后,强制退市将变得更加普遍。据其宣传,注册制将使主板上市条件变得更加多元化,为创新型企业,以及一些长期亏损但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企业,比如晶元、生物医药等企业,打开了上市的大门。
其实,中共实行注册制的目的并不单纯。其真正目的是让一些所谓的“僵尸企业”退市之后,再让中共大力扶植的行业,比如晶元、半导体、新能源等,通过资本市场来圈钱;或者是让国有企业依靠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寻找土地财政之外新的收入来源。
但是,对广大中国股民来说,A股市场就是一个抽血机。据媒体报导,在2022年,A股股民人均亏损达到7.9万元。如今,A股退市潮的掀起,百万中小股东又将“逃生无门”、“血本无归”。而随著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一茬又一茬的股民都无法摆脱被“割韭菜”的命运。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40e49adf-9d6c-4bf6-b0f3-d67c0d7af65a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