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清零 七大恶果正在显现

1

外资加速撤离、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年轻人失业率高企、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财政几近崩塌……这一系列的问题如同噩梦一般,笼罩在中国的大地上。造成这一切的原因,虽然有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就是中共政府以强硬措施推行了三年的防疫政策,给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的严重打击。

而现在,中共不去总结经验教训,却在忙于改写历史,回避提及清零防疫政策的存在,甚至还称这一灾难性政策取得重大成就;面对经济、政治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危机,视而不见,还在鼓吹形势一片大好。

近日,中国财经博主老蛮撰文,总结了中共三年清零防疫的代价,并且回答了为什么中共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清零”三年之后,到2022年12月突然就在全面放弃,没有任何的过渡期这一问题。他的总结非常有意义,我们借鉴其内容,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看法,呈现给观众们,同时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三年清零的第一个代价就是政府财政赤字急剧增长,财政负担增加60%。

我们先关注一下全口径财政赤字,也就是公共预算收支赤字+政府性基金收支赤字。2019年,中国全口径财政赤字是人民币5.53万亿元,到了2022年就剧增到了8.96万亿元,三年的赤字增幅达到了62%。

分年度来看,2020年,中国全口径财政赤字是8.72万亿,2021年下降到了5.94万亿元;然而到了2022年,伴随着各地此起彼伏的封城潮,经济遭受重创,财政赤字再次暴增到8.96万亿元的历史最高值。三年下来,累计财政赤字23.62万亿。对比一下2000至2019年的财政赤字总和,也只有21.92万亿元。所以3年清零防疫造成的赤字之和,居然超过了此前20年的赤字总和。

如此庞大的财政窟窿根本无法填补,于是政府只能被迫发债,无论国债还是地方债,这三年里都在剧烈增长。先说国债,3年下来累计发行了23.32万亿元,扣除其中借新还旧的部分,国债余额从2019年底的15.83万亿,暴增到了2022年底的25.19万亿,3年增幅达到59.1%!

由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的地方债,3年累计发行21.29万亿元,扣除其中借新还旧的部分,地方债从21.31万亿增加到了35.06万亿元,增幅为64.5%!

总结起来就是:中国的年度财政赤字规模、国债余额和地方债余额,3年清零下来,全都增加了大约60%的负担。

财政负担剧增一定会引发相应的后果,即使短时间内整体上财政还能暂时维持,问题也一定会在某个局部先发作出来。而最先出问题的就是城投债。

3

三年清零的第二个代价,就是城投债市场的整体塌陷。所谓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由地方投资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其募资投向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一般由地方国资委或财政局100%控股。

中国各大城市政府的投资融资平台是城投公司,即“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起源于1991年的上海。城投公司是经营城市综合规划与建设项目的国有控股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城市综合体开发、商业地产开发、市政工程建设等。

中国城投债的规模到底有多少,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据财联社报道,城投债务的余额通常为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的两倍左右。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5.0万亿,所以推测2022年底中国城投债余额已经达到65万亿。

大家知道,地方政府的清零支出一直是个谜。无休止的全民核酸、隔离酒店、方舱的建设与维持、大范围的封控以及物资保供等等,总支出金额是谜,资金来源同样讳莫如深。老蛮认为资金来源是城投债。因为城投债由地方政府完全控制,并且不受上级部门的监管。

4

而这也导致了地方城投债的爆雷。2022年7月份,规模156亿元的贵州省遵义市城投债到期无法偿付,并且在年底耍流氓似地提出了展期20年,并且前10年只付息不付本的方案。

那些投资城投债的各路金主们在此刻突然就意识到,地方政府的债务期限已经到了。于是在遵义的后效应下,城投债很难再继续融资。整个2022年下半年,城投债的净融资规模只有194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2970亿元,降幅达到了85.1%。

再到今2月份之后,中国开始执行极端宽松的金融政策。然而即使这样,今年一季度城投债的净融资量仍然只有5052亿元,同比2022年一季度的6022亿元,降幅也达到了16.1%。

而在今年的4月12日,又是贵州政府开始公开摆烂,声称依靠其自身能力已经无法化解债务负担,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城投债已陷入绝境。这对整个城投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而对现在的地方政府来说,这只是噩梦的开始。没有了借新还旧的能力,那债应该怎么还呢?赖掉吗?要知道,绝大部分城投债乃至地方债的认购主体,都是城商行和农商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背后,其实就是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家庭资产。

这里似乎也解答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河南的城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为什么爆雷,而地方政府又置之不理。因为钱本来就是让政府拿走了。

这些钱都是这些普通小老百姓的养老金和救命钱,你地方政府还不起该怎么办呢?让千千万万的家庭集体抱团饿死吗?

其实,说到这里,已经可以清晰理解,清零三年突然结束的原因,无非就是到2022年下半年,地方政府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处于全面坍塌的状态,财政无以为计,只能随随便便、连个招呼都不打、也不提前准备任何基本的储备药品就直接退出了清零模式。

但是,据我们查到的资料来看,前期的防疫资金指出,包括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费用,大部分是出自于医保资金。只是后来也许是开支太大,挤占的医保资金太多,才由中央下命令要求改为由地方财政支出,也就是我们上面说道的城投债。但是医保资金已经被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这也导致了三年清零的第三个代价,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更加严重。

医保资金不足,当然就会从老百姓身上打主意。今年开始,中共当局开展的新一轮的医保改革。先是把原本医保个人支配账户的资金比例大幅降低,以增加统筹资金的比例。今年2月份,在武汉爆发的白发运动,就是抗议政府的这一政策。其次,还限定了病人一次住院报销金额的上限。导致病人即使身患重病,也只能报销至一定的金额,其余的必须自费。

据我们从中国医院内部了解到的消息,现在的医生看病,不仅要开处方,还必须会算账。每天拿着计算器为病人计算费用,以免超出开支。并且,为了应对这一政策,很多病人一旦费用达到上限,便马上办理出院手续。然后再接着办理入院手续。这不但给病人制造了很多就医障碍,也为医生和医院的管理部门增加了很多无谓的工作。

清零三年的第四个代价,就是政府公信力的全面沦陷。强行封锁小区和消防通道;朝令夕改,早上说不封城下午就封;破门入室消杀;天价隔离酒店;全城饥荒;黑幕重重的保供菜;腐败的核酸链条;进不去的医院和等死的急诊病人;走不出的机场和高铁站;进不去的校园和回不去的家;禁止农民下地;转运大巴的车祸……到了最后,一夜之间又毫无交代的取消清零,仿佛前面三年的荒谬绝伦根本就不存在一样。老百姓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一定会给出群体反应。于是,年轻人流行“我们是最后一代”的观念,并且普遍躺平摆烂。总结起来就是,全民反智的同时,不再相信政府或者专家的任何话语,这就是最大的“反噬”。这一后果将会接下来迅速体现在经济数据上、体现在复苏力度上、体现在经济政策的落地上。政府彻底丧失了公信力,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动员能力,无从激励民心应对接下来的经济危局,这就是最大的恶果!

清零三年的第五个代价,是生育率的崩塌。

6

朝不保夕,对政府和未来同时丧失信心,当然就不可能再维持生育率。在酷烈的封控措施之下,年轻一代喊出了属于自己的史诗级口号:“我们就是最后一代了,谢谢!”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共鸣。所以,2019年出生人口还有1468万人,2020年有1203万,2021年1062万,到2022年则只剩下了956万,并且肉眼可见,还会继续减少。

清零三年的第六个代价,就是外资企业加速撤离。

我们之前也多次报导过,不仅欧美企业撤离中国,以富士康为首的大型OEM企业,也逐步把产能转移到印度、越南及东南亚国家。而伴随着外企撤离的加速,上下游的民营企业也只能无奈关停,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员工失业。

这些失业人员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去送外卖和开滴滴,将快递行业和网约车行业内卷到了吃不饱饭的程度。他们在整体上也不再相信政府,并且满心委屈,这必将形成巨大的社会负担,也肯定会引发各种恶性社会事件,要么伤害自己,要不就伤害他人,而这,将会是整个国家的恶梦!

7

清零三年的第七个代价,则是广大老百姓对未来丧失信念后,终于决定不再借债买房,地产泡沫因此轰然破灭。

老百姓不贷款买房带来的第1个影响,就是地产商排着队债务爆雷。2022年地产前百强企业里,现金流断裂无法偿付到期债务的有近40家,至于中小型地产企业里面现金流已经事实断裂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其实已经都事实上破产,只不过因为政策管控,不许走破产流程罢了。

而地产商群体前赴后继的爆雷,带来的另一个后续影响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暴减。2022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66854亿元,较2021年的87051亿元下降22.3%。地产行业的财政贡献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值超过50%。地产行业的贡献急剧下跌,地方财政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承受的。

房地产行业对于地方财政的支撑性意义,根本没有其他行业可以替代。现在这个支柱已经坍塌,地方财政因此焦头烂额。城投债在此时又出现了崩塌的问题,净融资能力大幅下降。

如果房地产市场在2023年不能重新兴旺起来,那么接下来一定会引发进一步的连锁反应,直接击溃地方财政维持平衡的底线,这种后果根本就是不可能承受的,所以地方政府一定会想尽办法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热度。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否实现还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三年的疫情的代价还有很多,这些恶果终究会让每一个中国人为此买单。底层的民愤已经在积聚,现在的中国如同一个充满压力的高压锅一样,爆发之时,或许就是中共政权的倒台之时。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