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夜到,朋友郁闷兄发来一段微信:
鲁迅在文章中写道,“这么晚了,转去吧”。语文课上,老师问为什么用转去吧而不是回家吧?是因为转去吧更能显示思想意识的转变和进步,回家吧却没有这个意思!鲁迅一边听一边骂道,册那,我讲的是上海话。
我醒转来一看到,立刻兴奋莫名,当即起床披衣,用手指头回复道:
讲起“册那”,多年来俺有些心得,一直呒没找到知音倾诉、探讨。且容俺慢慢道来。
俺以为当年倭寇称中国为“支那”应源于英文“China”。chi加na用拼音读可作“支那”。可以想象倭寇读此单词的心境,既不可能高山仰止,也不至于鄙视唾弃,仅仅作为一个地名符号,因为当初的日本不过是个蕞尔小国,其文化据载都是从支那拷贝过去的。
近代以降,通过明治维新崛起的东洋,看到依旧萎靡不振的昔日老大哥,禁不住暗自窃喜。甲午一役更令其得意忘形,睥睨天下。说起那个国度,忍不住从鼻子里哼出:哦,那个chi na!鄙夷之气可想而知。
及至日本木屐踏进上海滩,“支那,支那”声音不绝于耳,上海那帮洋泾浜小瘪三都有点语言天才,弄堂口马路廊整天嘎“chi na”,“chi na”的切口,年长日久,渐渐衍变成一句口头禅,一句带有侮辱人的口头禅,一句已经远离其本意的口头禅。
终于,蛰居十里洋场很多年的革命文化旗手鲁迅同志,也忍不住哼出“册那”这句经典的上海“市骂”—不过,两个字的意思恐怕已经变成“触倷”了。
作兴得鲁迅先生从来呒没搞懂过“册那”的意思,更呒没哼出声过,完全是郁闷兄的杜撰之笔,独家创造?不过就算是后者,想想还是蛮有米道滴。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efea495d-f8ac-4af5-a09f-d4cdc2e1deaa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