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明志〈龙的传人〉说起

黄明志推出贺岁歌〈龙的传人〉,与歌手“小熊为你”对唱,两天YouTube点击已破200万,歌词极度“乳滑”(辱华),MV更充斥“一语双关、意有所指”字眼,如“华伪宝剑”、“抖音真茎”、“光复诊所”、“反送终拳”等,甚至还见到一张“通缉令”(见附图),难怪没什么港媒够胆报导这首热播歌了。

黄明志为什么把歌名改为“龙的传人”呢?除了为龙年贺岁,自然也是向上世纪经典红歌〈龙的传人〉致敬。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或忘记了,这首歌其实是台湾人侯德健作曲填词的,背景是1978年12月16日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

那时侯德健是台湾政大学生,美、台断交当日,大学校园弥漫一片悲情,很多学生认为美国背信弃义,侯德健却不以为然。多年后他对中国记者披露创作动机,说他觉得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受外国牵制,“他愤怒于这种懦弱的悲情,写下了〈龙的传人〉。”他跟《南方周末》记者说:

“它当然是一首爱国歌曲,宣扬的是民族主义,只不过,我的爱国与民族主义与许多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和当时的台湾当局更是大相径庭。”

〈龙的传人〉被李建复、张明敏等港、台歌手翻唱后,在两岸大受欢迎。中华民国政府想借此歌做政治宣传,要求侯德健修改歌词,侯不甘心做政治工具,后来得香港新华社协助,绕道英国到了北京,被中华民国政府视为“叛逃”。

今日中国大陆人动辄自称“龙的传人”,究其原因,其实也是受侯德建的红歌影响。1988年适值龙年,侯德健获邀上中共春晚献唱〈龙的传人〉,主持人问他:“你说中国人为什么对龙这么情有独钟?”侯德健回答说:“十二生肖里,其他十一种动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只有龙是中国人自己想像创造的。”我认为这答案错了。

到底龙是什么呢?据《说文》,龙是这样的一种生物:“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如此奇怪的东西,不知有多少人见过?

然而《左传》却言之凿凿说,上古有人养龙,故有“豢龙氏”、“御龙氏”这类官。后来龙越来越罕见,在中国人想像中就成了跟凤凰、麒麟同类的瑞兽,相传只有圣人做皇帝时才出现。例如三国时代,魏都附近出现“黄龙”,曹植就写了一篇〈龙见贺表〉:

“臣闻鳯凰复见于邺南,黄龙双出于清泉。圣徳至理,以致嘉瑞。将栖鳯于林囿,豢龙于陂池,为百姓旦夕之所观。”

“圣徳至理,以致嘉瑞”就是说,皇帝的圣德令天下太平,所以祥瑞都出现了。由此可见,龙就是“天子圣明”的隐喻,所以后来也代表皇帝。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细心想想,歌词既不合逻辑,也不符中国文化传统。龙顶多只代表皇帝,“龙的传人”即人人都是皇帝的子孙?就算传说中的黄帝,也只是“骑龙升天”(即瓜老衬的唯美讲法),并没有化为龙。所以,“炎黄子孙”也不能称作“龙的传人”。

说到底,中国人崇拜龙,只是出于一种“崇拜皇帝情意结”,并非自觉“龙”是中国人的“想像创造”——中国人可没有那么重视原创性。(本文转载自作者脸书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