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再遭炮轰 背后是长短视频的版权和利益之争

短视频在中国越来越受到追捧,关于它的争议也逐渐浮出水面。 近日,中国六大影视公司分别在各自官方微博再次发声,公开表达反对短视频侵权盗版的态度。早在今年4月, 众多影视公司联合行业协会以及数百位艺人,已经两次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规范短视频行业。6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实施。6月3日,成都网络视听大会上,相关话题再次受到热议。

6月5日,中国六大影视公司(慈文传媒、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新丽传媒、耀客传媒、正午阳光影业)分别在各自官方微博转发了4月23日由多家单位联名的《倡议书》。

华策影视的贴文写道:“视频无论长短,都以内容为王,创新是内容行业的不竭生命之源,保护版权即是保护创新的活力。”

正午阳光影业的贴文说:“视频没有长短之争,只需在做好版权保护的基础上有长短之争鸣,正如我们在创作题材、技术上的多元化一般。”

它们六家转发的这则《倡议书》由17家行业协会、50多家影视公司、以及5家视频平台联合500多位业内人士共同发布,再次呼吁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清理未经授权的内容。而在此之前的4月9日,73家影视机构发表《联合声明》抵制短视频侵权。当时《联合声明》发出后,央视《朝闻天下》《新闻1+1》等节目也作了报道,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短视频侵权引热议

这次六大影视公司再发声反短视频侵权的消息也在网络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通过短视频才能挖掘好剧,这也是变相帮忙打响知名度,原创不应该反思质量和宣传吗?还有人称,几分钟的短视频给观众带来了太多便利,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等到短视频扎堆的时刻,有多少人会在了解剧情后去刷剧?更多的是剪辑者拿到了流量,作品没有拿到授权,最终导致原创剧难回本,更难产出好作品,如何平衡是问题。

微博大V 叨哥胡侃说:“ 6月初,优爱腾联合6家影视公司反对短视频侵权。看来,他们是彻底急了,短视频确实兴起得快,优爱腾持续亏损10多年,一直用爱发电,但是现在投资人需要变现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先后涨价,优酷虽然没吭声,但是也是有苦说不出,B站的市值3000亿港元,比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的总和还要高,快手的市值接近9000亿港元,视频的老大早就换人了。现在的年轻人节奏快,看三段1-2分钟的视频,就能看完一部电影,一集电视剧,还省了开会员,长视频就知道涨会员价,模式上太单一了,短视频从模式上就冲击了长视频,现在内容也足够丰富,虽然部分作者确实有侵权行为,也需要规范。”

界面新闻也点评道:“这几天短视频口仗风波不断,前有六大影视公司再发维权声明集体炮轰短视频侵权,后有人民日报批“短视频沉迷”社会现象,呼吁行业提高”数字素养”。可见,短视频侵权泛滥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境地,这也恰恰说明了人们对于版权保护意识的觉醒,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版权保护是大势所趋,短视频平台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大审核力度,自觉抵制短视频侵权,还大众一片内容净土,还创作者一个公道,还影视行业一个春天。” 

长短视频背后的版权和利益之争 

据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已于2021 年6月1 日生效。与旧版《著作权法》相比,新《著作权法》一方面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赔偿上限提升10倍;另一方面完善了作品的定义和类型。网络游戏、赛事直播画面、短视频等类型也被涵盖其中,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

近些年,短视频侵权的行为屡见不鲜。据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2020年10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针对10万多名原创短视频作者的1000多万件短视频样本进行了网络版权监测,累计监测疑似侵权链接1602.69万条。监测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类型4894件作品中,共监测到短视频疑似侵权链接1406.82万条。

6月3日,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披露,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而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此外,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73亿,截至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日均使用时长达到120分钟,截至今年3月达到了125分钟。

该报告还提到了短视频侵权的问题,不过调查中发现,超六成用户因短视频而观看网络视频节目。调查还显示,28.2%的用户不按原速看网络视频节目。有超过一半的用户认为,剧情拖沓、不感兴趣是倍速看剧的原因。

在本次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某高管因为在公开场合批评短视频平台给用户喂“猪食”,再次点燃了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战火。台湾中央社引述南方都市报的观点认为,起因在于短影音二次创作后的内容抢走大部分用户,让每年须支付大额版权费用、依赖内容付费的长影音平台利益受损。

中央社还提到,爱奇艺、腾讯、优酷等中国影音平台巨头,参加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时,轮流上台大吐苦水、呼吁打击盗版短视频。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