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农:失业:中国的秘密和真相

中国经济正在下滑,今年4月,工业、服务业、消费都明显下降。各级官员十万人奉命参加中央的稳经济大会,表明中南海挽救经济之心何其迫切。与此同时,中国城镇的真实失业率正向20%挺进,而官方的失业率数据始终在掩盖真相。大规模失业将成为中国未来的长期经济和社会问题,90后的几代人会面临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

一、中国经济大滑坡,北京开十万干部视频大会稳经济

5月25日下午3点,中国召开了一次“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这个会议算得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会议,《经济观察报》报道,参加人数高达十万人,包括地级市、区一级以及乡镇一级的主要官员。以地级市为例,市长、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政府与经济有关各部门负责人,市里金融机构负责人等。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台中央新的稳经济政策,而是为了敦促各地落实本地的稳经济政策。一句话,要全国各省市上下一起出力,挽救下滑的经济。

这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财政部长刘峰、总理李克强先后讲话,披露了一系列经济数据。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滑坡的现况确实十分严重。仅举几例:今年4月工业生产下降2.9%,全社会用电量减少1.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跌落11.1%,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这样的经济形势,当然谈不上经济增长,而是经济严重萎缩。经济萎缩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清零”政策的推行,但此前中国经济由盛转衰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清零”政策只不过是雪上加霜而已。

李克强还提到了两个事关经济未来走势的资讯。其一,由于4月全国的财政收入扣除退税后减少5.9%,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非常吃紧,有几个省已经向国务院打报告,想从中央财政借钱度日。但李克强表示,中央财政的钱要负担军费、国防开支、义务教育,只剩下一笔用于应对特大灾害的总理预备费算是机动资金。他的意思很明确,地方政府没钱,只能自己想办法,而且不许加税;至于向中央财政借钱,各地就死了这条心吧。地方政府没钱了,要落实稳住经济的政策也就成了“无米之炊”。

其二,中国70%的制造业要靠进口零部件来维持生产,而4月的进出口是零增长。这意味着,企业没打算为今后扩大生产而增加零部件进口,这样,疫情之后制造业企业不会很快复苏。另一方面,去年底全国的企业是1.5亿家,但今年4月底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减少了近13%,因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注销了在工商局的企业登记。企业减少将近一成半,就会有相当于两成的在岗员工加入失业大军。

二、现在中国多少人失业?

为什么一成半的企业关闭,会有约两成就业员工失业?因为,关闭的企业会全数裁员,但尚未关闭的企业也会裁员自救,因此,失业员工占原来的就业员工的比例,会多于关闭企业的比例。

按照官方统计,中国的城镇就业人数大约是4.4亿,如果今年被裁员的员工占两成,相当于被裁员工达到8千8百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新增失业人口。如果加上城镇人口中原来已经失业的,以及今年新毕业的1千万难以就业的大学生,总的城镇失业人口可能超过1亿。

如何据此来估计城镇失业率呢?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因为老人和小孩不属于可就业人口。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城镇的常住人口是9亿,而全国16岁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3%。也就是说,9亿城镇人口当中,劳动年龄人口约为5.7亿,其中1亿人失业,则城镇失业率大约是17.5%。这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真实的失业率可能更高。

但5月25日的这次会议上披露的相关数据是,全国平均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6.1%,在31个大城市为6.7%,而16到24岁的青年人的待业率是18.2%。其中只有青年人的失业率接近笔者估计的17.5%的城镇失业率。官方的调查失业率是什么含义,为什么似乎偏低?这就涉及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背后的隐情了。

三、官方如何掩盖失业真相?

中国政府会夸大经济成长方面的数据,但同时也想尽办法压低负面经济数据,失业率就是一个它一直在掩盖真相的统计指标。

中国的国家统计局长期以来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官方认可的失业数据,而那是个完全不可靠的统计。所谓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户口的人为了得到失业补助金去社部门登记的人数。但批准给予少量失业补助的政府规定极为苛刻,要有城镇户口,失业者的原雇主必须连续几年为其购买过政府的失业保险,失业后要取得原就业机构给予的解雇证明,不能有任何小生意等等。很多中小企业为降低成本,不给员工购买失业保险,许多中小企业员工失业后无法领取微薄的失业救济,因此他们不会去登记失业。

失业者只要不去政府部门登记,政府便视若无睹。这样,官方的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曾经变成一个常数,恒久不变,总是3%上下,经济好或者不好,都是这个数据。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多年来都故意不公布真实失业率,只公布就业人数。

随着5年前中国失业现象日益恶化,为了掩人耳目,从2018年开始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首先,这个统计概念排除了农村人口当中的失业现象,假定农村户口的人家里有几亩承包的土地,不算失业,所以官方只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尽管很多农村户口的年青一代或进城短期工作,或进入中等专科学校或大专院校念书,只要未能在城市谋得相对稳定的职位,往往因入不敷出而回乡居住,但国家统计局一律视其为农村已就业人口。事实上,相当大数量的农村出身的青年既无务农技能,亦无务农意愿,在农村家中无所事事混日子,却从未被计入失业人口。

其次,这个城镇调查失业率不能反映真实失业率,因为国家统计局用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的失业率,其调查范围很小,尽量少覆盖从农村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而在城市失业人口调查时,又用“自由职业者”这个概念,把许多事实上失业、但在网上卖一点东西的人口从失业范围中排除掉。

再次,中国地方大,按道理,调查城镇失业率应该尽量扩大样本才有更全面的代表性。但国家统计局只抽样8.5万城镇住户,仅占城镇就业人数的万分之三,抽样率不到美国失业调查的一半。而且,官方对样本覆盖地区保密,不让研究者了解,究竟这个样本的代表性有多大。

用了这些手法以后,中国从2018年以来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是5%略高;疫情后经济恶化,这个失业率也只不过上升半个百分点而已。与其说官方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为了公布失业状况,不如说,它是为了掩盖真实失业状况。

四、毕业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公”门

毕业大学生就业难,就是中国城镇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必然结果。2021年全国有1,02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212万人考公务员、462万人考研究生、900万人考教师资格证,加起来是1,574万人次。也就是说,其中有人同时在考两种以上与求职相关的资格考试。今年又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依然如此。

考研究生的人是为了提升就业资历,那剩下的人为什么都挤到公务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里面去,为什么没多少人去企业求职?原因很简单,企业都在裁员,而聘用新人的机会少之又少。

那毕业大学生能在政府部门或各种学校里找到工作吗?看一下中国现有的白领工作岗位数量就知道了。过去几年来,中国的白领职位一直是5千多万个,其中公务员占三分之一,教师占三分之一,剩下的是IT行业、金融业等等企业。毕业大学生想挤到政府部门或学校去教书,可能找到工作机会吗?这5千多万白领职位,平均每年只有150万人退休,而且不一定有钱招收新人,所以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当中,最多有十分之一可能找到白领职位,剩下的如果不愿意去做蓝领,就会失业。

应届大学毕业生一年内找不到工作,就可能变成长期失业,因为下一年又有1千万新出炉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求职,会把前两年毕业的人挤下去。也就是说,中国城市的真实失业率仅仅因为失业大学生,会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

现在中国出生于经济繁荣年代的90后、00后青年人从未想象过,他们的人生前途会如此暗淡。中国的文革时期,因为经济停滞,政府无法安排中学毕业生在城市就业,就实行了中学生大部分“上山下乡”的政策,把他们统统强制赶到乡村去当农民。前两年,中国政府又重新提出了大学生“上山下乡”这个口号,虽然做不到,也可以看出当局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无奈。

五、大规模失业的潜在威胁

分析中国经济的表现或中国的失业规模,都需要区分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欲振乏力、失业长期化的趋势;其二是疫情导致部分城市经济停摆的短期影响。显然,失业问题既有趋势性恶化这一面,也有经济短期停摆造成突发性失业潮这个近期因素。疫情以来,大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倒闭,大量商业服务业小企业破产,虽然是疫情的短期冲击造成的,但这些新失业的几千万员工可能会转变成长期失业。

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不仅代表着经济恶化,也意味着受过教育的青年人对社会和当局的不满上升。民国时期,之所以有大批青年人投奔共产党,除了马克思主义在召唤反叛青年之外,当时的中学生缺乏就业机会也是一个原因。如今,中国青年人对未来的期待正在从向往美好变成恐慌,从恐慌再走向绝望,这会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在开始。中共用强化社会监控来防范社会不满,但监控只能暂时压住表面上的社会不满,却无法改变青年人的绝望。那是一个“高压锅”,大规模失业就是锅子地下的火,青年人的不满则是锅子里的水,早晚可能沸腾。

(全文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