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學生身上看到過去20年

前幾天參加一個活動,見到不少學生。有大陸的,也有台灣的。 台灣學生說,明天就回去啦。「是寒假嗎?」「是回去投票啦。」 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的區別非常明顯。口音是一方面,整體狀態是另一方面。 他們更鬆弛,也更開心,更愛笑,不怎麼談深奧話題。 旁…

科興新冠疫苗停產只能說明一件事

最近新冠又開始流行了。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住院病人有增加。 一位醫生朋友勸我找個地方打疫苗,免費的。我有一點動心,又有點忐忑。 因為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打過一次疫苗。 成都在努力提升接種率的時候,社區也給我打過電話,讓我去打疫苗。我說:是…

是哪個牲口乾的?社會必須聽到邢台小店主最後的吼聲

河北邢台,一個開小店的裁縫,被城管反覆過來刁難。他反覆重申,店裡面的事城管管不了,城管還是不依不撓,先後幾次來要求他整改,還說是領導要求。小店主說,「是哪個牲口要求的?」 這個視頻傳播到一定程度就被下架了。我認為,這不應該下架,現在不都在說…

為被刺死的外賣員感到心痛

青島被刺死外賣員的故事被三聯生活周刊寫了出來,讀了很是心痛。 這位叫李越凱的外賣員30歲出頭,吉林延邊人。父親在酒店打工,母親做保姆,夫妻兩人每個月收入7000元左右。 一輩子的積蓄,加上從親戚朋友那裡借錢,把李越凱送到澳大利亞留學,學的是…

成都商報和成都的30年

創始總編輯何華章在2022年夏天重獲自由,他在2024年元旦節看到成都商報30年報慶,會有何感想? 1 他很大概率會沉默,因為報慶敘事不會提到他。但是,回顧他的30年依然是有意義的。 他早年在北師大歷史系畢業後,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做編輯。這是…

送別高耀潔:在曼哈頓看到「更好的中國」

紐約芬克利夫墓園,距離曼哈頓有幾十公里。乘坐公共交通轉車,要花上2個多小時,但是在風雨中依然有兩三百人趕到這裡,送高醫生最後一程。 禮堂坐不下,儀式結束後外面很多人排隊,等着進去送花、鞠躬,對高醫生表達感謝。 這個墓園是不少中國名人最後的靈…

悼念高耀潔醫生:一個河南人必須感謝您

紐約今日暴雨,曼哈頓天色陰沉。看新聞得到消息,高耀潔醫生在曼哈頓的寓所去世,享年96歲。 前段時間拜託此地朋友,下一次去看望高醫生的時候要帶上我。我想以一個河南人的家鄉人身份向她表示感謝,沒想到竟然沒有來得及。 1996年,已經從河南省中醫…

離開媒體,才懂了新聞

看到一個「夜班媒體人」救助貼,說是救助了幾十個夜班編輯。我點開一看,真的有我以前工作單位的,一個美編,那時還是一個很帥氣的小伙子。 我2005到2016都在做夜班編輯。最初決定加入的時候,心中想的是,上班到凌晨一兩點,白天還有時間看書,真是…

對新的紀念的觀察

不少人在轉發報紙頭版,想從中讀出點什麼,他們只會感到失望。 一方面,報紙已經沒人看,也很少有編輯會想在這樣的時刻表達什麼。另一方面,這一次來自「官方」的紀念,幾乎是缺席的。 和這種缺席相對的,是民間的熱情。合肥和鄭州都有人們自發去鮮花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