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澳洲粤语文化节——保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相对于仅仅数百年历史的大清官话发展成的华语普通话,源自古代汉语、流传数千年的粤语,更好地保存与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创校十三年、新州教育部注册不牟利独立教育机构——中华文化学校,正筹办举行第一届澳洲粤语文化节,目的希望在澳洲保育、推广、传承粤语及粤语文化,团结粤语文化圈。
第一届澳洲粤语文化节,计划一方面鼓励澳洲本地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通过比赛,展示及传承粤语文化。另一方面邀请嘉宾展示、推广、传承粤语文化,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
文化节从今年二月开始初选,四月举行总决赛及文艺汇演,内容包括粤语诗歌朗诵、粤语歌曲演唱,以至其他粤语演艺展示,可谓粤语文化综合文艺汇聚,旨在团结澳洲本地的粤语文化圈子,欢迎全澳各州有兴趣者参加。
粤语历史超普通话
澳洲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教育方面包括支持开办教授粤语的中文学校。曾经于1998年至2003年担任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高级顾问的练乙铮,早前也提出“我们不仅不反对广东话,反而十分珍而重之,因为它始终是香港话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人尤其是广州人,近年关注保育粤语,而香港人更觉衍生的港语具有独特性,呼吁保育港语。英文的“Cantonese”一词,事实上中文包括了“广东话”、“粤语”、“广州话”、“广府话”,以至包含广东和广西地区的“白话”,当代更衍生出“港语”或“香港话”。
中文出现各式各样的用词去形容这类语言,一方面因为发音上基本雷同,但另一方面却明显在不同地区,衍生出不同的词汇、运用、习惯,以至出现一些文字或用词的差异等等。
定居澳洲的前香港立法局议员黄震遐医生,提到粤语可以追溯至中古年代的唐、宋,其后因蒙古入侵中原,带来北方语言的影响,才逐渐出现大清的北方官话、中华民国的国语、中国大陆现时的普通话。
粤语传承唐宋诗词
粤语或广东话是泛称,但由于广东各地存在不少方言,所以狭义指广州话。朗诵唐宋诗词,就会发现粤语部份保留了唐、宋年代的中古汉语,唐宋诗词的用词更与粤语用词有关。以粤语去朗诵,更能表现出唐宋诗词的韵律。这些情况,都是大清北方官话、华语普通话无法取代的。
请让我们看看,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的《诗经》:“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广东话至今仍然保存“行”字,形容“行路”。北方普通话却用“走”形容走路。
李白(公元701-762年)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望”字,同样保存于广东话中,北方普通话却用“看”去形容“看月亮”。李白诗:“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樽”字,见诸广东话“一樽酒”、“一樽豉油”,而北方普通话说“一瓶酒”。
杜甫(公元712-770年)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广东话至今保存使用“冻死”,北方普通话说“冷死”。苏轼(公元1037-1101年)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中的“食”、“无”、“肥”,至今保留在广东话中。北方普通话说“胖”、“没肉吃”。
粤港澳母语是粤语
粤语一词,源于秦人赵陀于古代岭南地域所独立而建的第一个国家——南越国,简称南越或南粤。古代的“粤”,和“越”互通。“粤”从古以来为岭南地区的统称,是岭南文化的最早发扬地。两广别称两粤,即广东、广西、包括海南。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后,“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简称。
粤语以广州话作为代表,香港、澳门坊间称为广东话,而广西的南宁、桂平、梧州等地则称粤语为白话。两粤及港澳,母语就是粤语。清末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迁移澳洲、美洲的海外华人多数为粤语使用者,不同族群使用广州话以方便沟通。
至于现在使用华语普通话的一些人,不少视粤语为“方言”,甚至以为是“南蛮”的方言,歧视粤语,殊不知华语普通话更加像“方言”,而且历史不及粤语。华语普通话的历史,其实落后于粤语,只能够追溯至元、明、清,这些皇朝定都北京,以北方音调为基础才逐渐形成“北方官话”,当时仍未成为全国普遍使用的语言。
1902年大清国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向他建议大清国统一语言,提到“普通话”。1904年秋瑾留学日本时组织“演说联络会”,内容提到普通话。因此“普通话”这词,是否也与日本有关?
累积十三年多经验
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大清政府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把当时通用的官话定为“国语”,以北京官话作为汉语正音。192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以北方官话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标准化汉语,称中华民国国语。
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明定“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相对北方“普通话”来说,粤语或广东话更好地保存了中华历史传统文化,而且在元、明、清之前,更广泛流行于汉人人口中。黄震遐医生也提到,粤语等中古汉语,并没有“排他性”,是自然形成。相反,“普通话”却明显具有“排他性”。
中华文化学校累积十三年多的经验,每年参加不同的公开校际比赛、国际比赛,以及各级议员与市政府的文艺汇演等等,并且多次应邀担任有关国会议员文艺汇演主持。从创办初期,平均每四至五名学生,可以在公开比赛中取得一项冠亚季军大奖。到巅峰时期,能够做到平均每两名学生,就可以取得一项冠亚季军大奖。2019年,参加16项公开比赛,夺得13项冠亚季军大奖。中华文化学校师生,不断学习累积各式各样上台经验。
为了筹办第一届澳洲粤语文化节,中华文化学校特别提供粤语演艺训练课程,欢迎全澳各地青少年报名参加。
(欢迎读者意见回馈,作者电邮:[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cf961c30-9223-4033-b508-7437db5b5c53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