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晓明:囤粮不如囤个瓜

这个题目本来想写《囤粮不如囤屎》,但我不敢写,所以改为囤瓜。不过这也是比喻,我意思其实是囤个脑袋瓜吧,那也并不是因为脑袋圆圆容易搬家,而是说,人身各个部位,这俩是用来盛物的;肚子里要装饭,脑袋里要精神食粮,脑袋瓜里想啥,决定了你是啥。

这些天看了不少囤粮贴,连军粮罐头的品牌我也知道了,这难道不是国家秘密吗?但秘密白送我也不要。军粮干啥的,打仗啊,难道你要大家都去战场厮杀吗?一战打了超过四年,二战打了六年,中国抗战从 1937 年算起是八年,从 1931年算起是十四年。你囤多少粮管够?查网上资料,一战军民伤亡超过三千五百万,二战军人死亡一千八百多万。不光是饥荒死人,疾病、寒冷、征募劳工都要死人。那么,就算你能囤粮,还要囤被服和其他物质吧。对,你说连太阳能发动机都囤上了,那依然还不够。我就问你:人缘囤了多少?敢说亲戚朋友断粮你不相助,敢说你家炊烟静好,遇不上他人铤而走险?更还有生活循环系统的断裂,缺医少药,垃圾成山,传染病横行。乱世凶险,你还要囤酒精炉、煤油灯、打火石、多功能小刀、防水布、救生毯、帐篷、大塑料袋、冲锋衣、急救包。水水水……万一停水,可是,你存多少水够饮用、清洁?你这时会想了,靠国家啊,国家难道不救灾的?说得对,要靠。现在国家的人上门:疾控中心通知羊了,快走!你又要说家里老人要透析、太太心脏病,孩子离不开,万一给弄到那个大工地上隔离,隔着电脑屏幕都能被烟尘呛到,更不必说百人一个公厕的污秽。任要谁去那种地方隔离,顿时生活就塌方了。

所以我认为,各种囤粮贴都把希望寄托在个体自救一途,方向有点带偏了。人是有社会力量的,人是需要连接的,人们连接起来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系统要来提供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要通过良好的制度来运作。抗灾要有想象力,想象力的出发点在于我们是人,我们有人类的历史和文明。文明决定了专家的作用,他们又影响我们的生存质量,决定了救灾能力。

就先来说人,如果你把人设想成动物,那是一种思路。正如今天我在上海短视频中听到一位居委会的阿姨喊得声嘶力竭:你们不要出来买水果了,橘子苹果不是生活必需品!你们这样子,小区永远都不能解封。我脑补出了她的焦虑崩溃(家里孩子很多天没管了,老人也没有菜、没有药了;居委会的办公室里我睡了三个星期了,求你们了各位放过我,你们再出来聚集,我心梗脑梗全部都要发作了)……

是的,水果不是必须,难道厕所就必须吗?为什么方舱里的几百人不能共用一个厕所呢?更还有,牙膏、热水、维生素、湿纸巾……很多物品都不是必须啊。我还听到一位孕期三十七周的女性异常冷静地跟魏建伟的服务电话讲道理,整整讲了五遍:你让我打 12345,它让我打你;你给我红马,我要生了,哪个医院接收我?你让我生在医院大门口吗?按照不必须的逻辑,一样可以说对的,大门口为什么不能生呢?你要隐私吗?那就在家里生好啦啊。古时候人们都在洞穴里生孩子,人类还不是延续到今天了?

就是,人连个猫子都不如。大街上的猫已经学会吃老鼠了,那比上海柯基更聪明。人家就不去追隔离车,而是努力自救,老子在天之灵早就教过这个本事。我曾想过很多天:如果我去隔离,两个猫小孩怎么办?今天茅塞顿开:去去去,滚出去捉老鼠。捉到了,回来给我报恩。我还不信人吃老鼠吃不过你:烧着吃,烤着吃,蘸着调料我吃一只腌一只。

这样就有人说到饥荒宝典了,王小波写过啃铅笔,莫言记得吃煤。吃煤的好处还在后面呢,小孩拉的屎拍打拍打就是煤饼,直接扔炉子里可以烧开水。对了,屎的好处刚刚被杨潇教授写过,她设想有个岛正在下沉,上面,对,就是上面,上面是人是鬼不要问我,反正上面叫大家吃自己排泄物;这样人可以身轻如燕,就能带着小岛向上浮起来。如果大家吃饭,这岛就沉得更快了。上面的想法贯彻到居委会那里,与老阿姨的逻辑差不多:你们吃什么橘子苹果啊,不是生活必需品啊!我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拿面条米饭当主食的;可我的确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吃碳水化合物。对他们来说,米饭面条可以不要,橘子苹果不能少。假如你们看现在的育婴指南也会知道,就是吃奶的婴儿,也需要新鲜水果来作辅食的。

人类是多么可恶的物种啊,假如他们是猪是鸡就要好得多。这些东西都可以圈养,长肥了再送去餐桌给上面吃。如果你坚持自己依然是人类而处于下面,那个下面的底线是可以无穷低的。不是张爱玲写谈恋爱的那种甜蜜的卑微,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而是去吃屎。我知道大饥荒里的一个故事就是囚犯把手伸进了粪桶,他想到狗吃屎都能活下来,人为什么不可以。他还想回到自己的家,家里还有妻子孩子……可是尽管低到了如此程度,死亡依然不期而至。

所以当我看到那个告诉人们如何科学防止饿死的帖子时,真的感到惊骇了。难道我们到了这个程度吗?对于饥饿我体验很少,也访谈过不少亲历者。饿死的肌理没什么复杂,关键在于避免。但这个帖子教大家最大限度减少食物消耗,降低自己的基础代谢,此外还要果断终止浪费能量的体育运动,减少任何不必要的体力活动……这种科学,有的居委会也学到了,据说什么人正在教大家轻断食呢。如此说来,饥饿是可以通过饥饿来克服的;但这种养生难道不是饱足时代的科学吗?饥饿要死不了人,写《墓碑》的杨继绳老师就是个大骗子了。

要说科学地防止饿死,我宁愿相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他认为,饥荒并不是源于粮食供应不足(或者快递小哥不够,我添瓶醋),而是在于人们免于饥饿的权利被剥夺。他认为: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只有建立起平等、富有政治责任感的社会氛围,饥荒才能得到避免。

换言之,你存一个月的粮食也好,整四个大冰箱排一面墙也好,购置水培种菜机也好,把自己锻炼成耐饿天才也好……终不过是在谋取个人的原子化生存之路。这完全不能解决社会性危机,也不能改变一个饥荒时代的本质。

事实上,很多人到不了肉体饿死的那一步,他们对于生命有自己的解释。对于小提琴家陈先生,生存也许意味着成为海菲兹、帕格尼尼、梅纽因,或者是享受巴赫、勃拉姆斯……,总之,沉浸于音乐的优雅无垠。对于傅雷夫妇,生命有尊严,士可杀不可辱。这些人不能接受将生命压缩为粪饼,不管你给出多少人条饿而不死的主意。既然如此,你怎么能对一位即将在上海出世的小生命说:来吧,欢迎来到美丽新世界!看那边一片黄色的雨布波澜起伏,那就是迎接你的诺亚方舱。

也许看官要问:我们囤上粮,至少活过封控的三个月。你要我们等民主,就像等待戈多。戈多永远不来,难道我们要等到死吗?对此,我哪有确定答案。只是看着大上海每天为我们承受着抗疫实验,一天比一天更令人心惊。上海不太平,我们都会重蹈覆辙。

既然我不相信囤粮,那还相信什么呢?我觉得专家要比上面靠谱,如果允许上海的专家上场,如果广开言路,让上海的知识分子、专业人才……包括基层社区的管理者们有效地发挥作用,应该比国宝教授困在家里讨馒头要强。那每天的经济损失一百亿,也可以用来干点别的。

写到这里,看到一个新的创意,据说什么专业团队正在跟 WHO 交涉,你们赶紧宣布大瘟疫结束了,或者把奥密克戎及其变种改称上呼吸道炎症。这样战上海就可以宣布胜利,五一劳动节就可以庆祝有机会劳动啊。总而言之,我们生存的方向可以扭转,不至于一天到晚琢磨吃屎什么的了。不仅如此,谁又愿意看到上海的缪院长对着 14 亿人割腕谢罪?是的,我不想支持囤粮抗灾的思考,而期待那些有脑袋的人以专业智慧来解决问题。文明进展到今天,回到刀耕火种的洞穴时代,我做不到,也想不出有几个人能做到。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文章现已被删除)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