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勤走基层 李家超没收香港市民“拦轿请愿权”

特首李家超9月5日声称,其与官员经常落区(走基层接触市民)听民意,市民有多个渠道表达意见,“毋须特别行会前收请愿信”。这意味著香港市民多年来当面向官员请愿的权利已被剥夺。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香港社会原本期待特首和官员们可重启因疫情被暂停3年多的请愿区及示威区,让市民有机会在行政会议前当面向官员请愿,但李家超5日出席行政会议前回应传媒称,他与官员们经常落区听民意,市民有多个渠道表达意见,“毋须特别行会前收请愿信”。

李家超自称其过去1个月就任内第2份《施政报告》已完成35场“公众谘询会”。报导以此为例翻查资料发现,当中仅2场为“地区谘询”,且每场与会的逾百名“公众”,均为获特首邀请的“特定人士”,并未公开让公众参与,传媒也不能入场采访。除了这2场,其馀均为会见不同的行业和政治团体,且全属亲政府和建制背景,民主派人士无人获邀参与。

在这2次的“地区谘询”中,分别有30名“被选出的市民”举手发言,其中至少有一半来自港府谘询架构,包括: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和地区三会(分区会、防火会、灭罪会);且至少有三分之一具建制政党背景,另有港区政协。

此外,在长达2小时的谘询会议中,与会者没有人批评政府施政,只是向官员“交流”经济、民生和地区问题,未触及政治,气氛相当“和谐”。新思维立法会议员狄志远日前向港媒表示,谘询会是“小圈子”,难以听取真正的民意,又指民主派及青年没有机会出席,民间无法表达不满的声音。

报导说,新选制下产生的李家超政府,主张市民利用写信、电邮、电话等向官员发表意见,而非官员直接面向市民,聆听不同的民意。以往官民互动交锋的香港电台时政节目《城市论坛》,亦被消失。

香港政府总部和特首办的请愿示威区,一直是基层市民、公民团体、工运组织、泛民和建制人士,直接面向问责官员表达诉求的珍贵渠道。

前特首林郑月娥2019年推行《逃犯修例》修订时,多次在行政会议前于示威区亲自接收“反修例”(反送中)的请愿信,接受反对派的抨击。她也曾在“反修例”浪潮高涨时,尝试举办“与社区对话”,开放公众报名参与,以电脑随机抽签,容纳不同人士出席,并容许市民畅所欲言,“唇枪舌剑”。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