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亟欲摆脱晶片等基础科技受制于人的劣势,许多地方政府盲目“响应”,反而成为冤大头。这些地方政府投入百亿计的资金,得到的只是重复的产能建设,至今计画烂尾,园区也荒废。
新华社旗下周刊“瞭望”9月30日报导,因为部分地方政府的轻率及无知,在过去1年多,江苏、四川、湖北、贵州及陕西各有6个人民币百亿级别的半导体计画,后继无力,先后停摆。
瞭望实地走访部份停摆的半导体企业,包括位于南京的“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在围篱内,厂房现在依旧是未完成的毛胚状态。
2015年底成立的德科码,规划生产电源管理晶片、微机电系统晶片等,曾被比喻为“南京台积电”。但一期拟投资25亿美元,实际到帐仅1/10,法人代表李睿更长期以“寻觅投资人”为由不知所踪,法院多次传召无果。
德科码最终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虽然当地政府正寻找新的投资方,但迟迟没有进展。
在四川成都设厂的“格芯(成都)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由美国晶片代工企业与成都市政府合作建立,规划投资达90.53亿美元。目前,占地近800亩的厂区只剩门口保全。
贵州贵安新区的明星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是贵州省政府2016年与美国晶片巨头高通(Qualcomm)合作建立的,计划生产对产业生态要求极高的处理器(CPU)。
华芯通去年宣布关闭,仍在破产清算。
湖北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有规划总投资高达人民币1280亿元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濒临破产。2019年12月,该公司为首台高阶光刻机进厂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如今,这台全新尚未启用的光刻机已被抵押给银行。
报导说,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提供优惠方案与空地,帮助兴建厂房,但往往产业方出资极少,或以收取巨额技术授权费等名目收回出资,“零投资”却成为大股东,地方政府成为冤大头。
中国晶片相关企业的数量在今年上半年成长迅速。截至7月20日,中国共有晶片相关企业4.53万家,仅今年第2季就新注册企业0.46万家,年增达207%,季增130%。
仅今年上半年,各种中国半导体投资计画就有逾人民币600亿元。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指出,但这些计画有8成落在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没有半导体产业基础与建设经验,这些计画的可持续性令业界担忧。
不过,前方的百亿级的教训似乎没有让地方政府官员冷静一点。一名地方招商项目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对此表示:“我所接触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都很自信,总体上比以前小心一些了,但依旧不能称专业理性。”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9da7dbdb-dc9f-48b3-8243-07fd04485c29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