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成全球最大经济体?彭博:或许永不可能

对想知道长期利润将从何而来的主管、权衡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投资人或对地缘政治热点进行战略规划的军方将领而言,“中国何时可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等问题至关重要。 

彭博报导,在刚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北京,中国领导人正卯足全力,欲展现中国将取代美国的进程势不可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就表示:“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危机爆发初期,中国勉强控制住疫情并保持经济成长,美国死亡病例却多达数以十万计,并陷入经济衰退之际,许多人都倾向这样相信;但近期美国经济出人意料地快速复苏,在在彰显了全球龙头易主的时间点依旧充满不确定性,甚至连到底会不会易主都是问题。 

若习近平刺激成长的改革得以实施,美国总统拜登却没能推动基础设施重建以及扩大劳动力的计划,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预计,最快2031年,中国就会拿下美国盘踞100多年的龙头地位。 

但若考量到中国改革议程已然缓慢,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打乱进入全球市场和取得先进技术的管道,抗疫纾困措施又将债务提高到空前程度等因素,这结果绝非理所当然。 

对习近平而言,梦魇般的情况就是走上日本老路。日本也曾被誉为美国潜在的挑战者,却在30年前一蹶不振。若改革失败、国际孤立、金融危机等因素结合爆发,中国可能没还没攻破山头,就得被迫止步。

还有一种很对怀疑论者胃口的可能性:如果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毛额(GDP)数据夸大,全球第1和第2大经济体的差距可能比表面看起来更大,缩小的步伐也会更慢。 

长期来看,3个因素决定了经济成长速度,其一是劳动力规模,其二是资本存量,最后是生产力,或者也可以从前两者结合的效率来观察。 

而在这3个领域,中国都面临著不确定的未来。 

中国能否在劳工更智慧、技术更先进的情况下,兑现促进经济成长的承诺,而非只靠增加工人数量和永无止境的投资来达成?很不幸,对北京而言,决定未来成长的因素,并非都能像精心编排的建党100周年庆典一样,尽在掌控之中。 

全球关系也开始出现紧张。皮尤(Pew)最近调查发现,76%的美国人对中国没有好感,比例创下历史新高;此外,疫情溯源、新疆人权和香港国安法问题,都会让全球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变得悲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极端情境下,如果中国和美国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势力范围,中国2030年的GDP可能受到8%的冲击。 

如果再加上国内改革停滞和被国际社会孤立,可能会带来另一种极端情况:金融危机。 

香港中文大学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经济学家研究指出,2010年至2016年中国“真实”的GDP成长比官方数据低1.8个百分点左右。如果中国实际上已走在成长放缓的道路上,超越美国就会更加困难。 

而当拜登被问到中国夺占全球龙头地位的野心时,他回了一句:“有我在,就不会发生。” 

“因为美国会持续成长”,拜登说。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