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黑龙江佳木斯一位退休老师,打官司讨薪的话题上了热搜。
新闻里说,这位姚老师1997年开始请病假,一请就是25年,临到退休才发现自己的教师编制没了。
斯基以前听说过,有那种一上班就哪儿哪儿不舒服的病,好像叫什么“懒癌”:
没想到这种病,还能通过请二十多年病假来治疗。
在这位姚老师请病假的第5年,学校停发了她的薪水,两年后当地教育局取消了她的编制。
相当于她享受了5年的带薪休假,还多占了2年编制的“坑位”。
但如今这位姚老师认为,学校等部门没明确告知她解除合同、取消编制的事,要承担责任。
解决方案就是,要给她恢复教师身份,按在岗公办教师办退休,再把工资也补发一遍。
大概要倒赔25年没上班的她,90万元。
这件事目前还没有法院最终的裁定,斯基去查了下相关条例,对长期脱岗行为视为自动离职,是有据可依的。
但争议的地方可能在于,她工作的学校有没有提醒及时返岗;有没有把解雇和取消编制的通知,明确告知个人或公示。
往大了说,这件事是个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冲突。
但斯基觉得,这个诉讼非常有意义,它让“编制”的内涵,重新被放在聚光灯下讨论。
要是换成有些企业,都不用走到诉讼这步。别说请病假25年,你试试请假25天呢?
如果姚老师最终赢得了官司,25年不在单位工作,还能照常补发工资,那当然恭喜。
这类积极的案例要多宣传,鼓励更多的年轻人,铁了心去考编。
要是姚老师最终输了官司,那更有意思了。
25年在家养病,自己都不过问一句编制的事,是该夸她心真大呢?还是说:
她对编制的“铁饭碗”,有一种毫无保留的信赖?
有人评论这位姚老师是教育系统内典型的“吃空饷”,但斯基觉得这只是个“薅羊毛”薅失败的案例。
教育系统内的“吃空饷”,有更典型的“吃法”。
前几年,沈阳法库县通报过县里的职业中专吃空饷的问题:
因为部分在编老师不在岗,学校居然还得再花一份钱去外聘老师来上课。
有位在编教师,长达75个月没去上过班,但期间法库县财政,仍然往他的工资卡里前后打了20多万的工资。
去年陕西延安的富县职业中学查出的“吃空饷”案件,不仅有校长帮着打掩护做隐瞒,县教育局领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斯基查了下,法库县是沈阳四个财政困难县区之一,需要市里给兜底保障。富县也自称是“农业大县,财政穷县”。
只能说,从来没有毫无来由的困难。
除了这类躺平“硬吃”的案例,还有曲线“软吃”的。
前两年,河南南阳的唐河县通报了5名在编老师“吃空饷”,他们中脱岗时间短则数月,最长的有1200多天。
有意思的是,其中4位“吃空饷”的老师自己出资,找他人顶岗代课。
过去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的事,没真的让你做工程师。
更不是让你真学建筑队,去找外包打灰搬砖。
还有一类要不是“吃空饷”这个污点,能称得上是劳模和典范。
前几年的时候,河南南阳的新野县通报过一个“编制内卷王”。
这位小学教师刘某,先是被借调到县里小学教书,人事工资关系留在镇里小学。
小学放暑假,这个刘某又被借调到县里政法口工作,结果没多久,他又瞒着借调单位,跑到县实验中学去代课上班领报酬。
这期间,这位小学老师跑前跑后,一个人打了三份工,领借调单位的补助不说,教育部门的工资也一分不少拿。
属于是吃起来没够,卷起来没完。
你说你都“上岸”了,怎么还这么卷。
前几年有部叫《驴得水》的电影,也讲了个“吃空饷”的问题。
说是一群知识分子到偏远乡村办学,把每天挑水的驴,变成了一个叫“吕德水”的英语教师。
从教育局那边额外申请补贴经费,改善学校的生活教育条件。
直到教育局的特使点名要来听吕老师的课,一场围绕“吃空饷”的闹剧就此展开。
按剧方的说法,《驴得水》的故事原型,是甘肃一所民办学校的真实事件。
他们学校因为缺水,需要养一头驴去挑水,但驴钱不知道从哪里出。
正好有一个民办老师走了,他们就虚报了一个民办老师“驴得水”。
在影片中,每个人都在强调“教育”,全片却从未出现过一个学生。
这样的设定也让影片的讽刺艺术效果,直接拉满。
斯基记得,电影《驴得水》里有句台词,说的是影片那个时代的情况,说:
最缺乏教育的,或许不是农民。
但艺术毕竟是艺术,和现实比起来还是有差距。
前几年,对教育系统内“吃空饷”的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做过一次系统的画像。
有伪造病历,长期请假的;有人情借调,两边缺岗的;有低薪雇人,顶岗上课的;有校外经商,欲壑难填的。
有大权独揽“明着吃”的;有以权谋私“躺着吃”的;有退居二线“隐身吃”的;有借口百出“偷着吃”的;还有不明不白“长期吃”的。
你要说这些“吃空饷”的对教育事业有多大研究,可能一时半会难说得清。
但你要问他们“吃有多少种姿势?”他们立马翻身表演起来。
在很多教育系统“吃空饷”的调查通报里,都会深刻分析背后的原因,经常提的是:
部分财政供养人员私心严重;一些财政供养人员心存侥幸……
也就是说,问题一部分出在“部分人员”身上,另一部分是“财政供养”。
说了这么多“吃空饷”,斯基专门去查了查什么是“饷”。
据说,这个字的本义是: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后来慢慢才演变成了粮食、薪资的意思。
如果按照古意来看,田间劳作的人仍然在。
但“饷”的意思,好像是反过来了?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老斯基财经)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83cc4997-7862-4e76-80aa-1106e41cf8c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