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于25日在报导中将中国不找对象、不结婚、不买房、不要孩子的青年称为“四不青年”, 认为这些年轻人的失望情绪正在不断地累积,综其原因是他们“看不到未来与希望”。
据美国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记者采访去年赴美的一位年轻的中国人,他的名字是令狐昌冰,年仅23岁。在采访中令狐昌冰回忆在COVID-19疫情爆发前中国的生活状况。他称,在那个时候,他并没有不想找对象、买房、结婚、生子,而是根本没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
令狐昌冰介绍,当时他根本没有时间交女友,因工时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甚至到深夜11或12时,每个月的假期少,薪水更少,由于消费困难基本没有社交,买房那就更别想了。他说,四不青年的现象多集中在城市,因为那里的竞争更加激烈。
报导称,“四不青年”并非是那些生活困苦、学业无成的年轻人的选择,其中不乏学业有成的海归派。很多名校学生归国后并未在自己专长的领域一展宏图,而是向现实妥协。类似“麻省理工硕士进发改委”、“ 哈佛博士后去街道办”之类的报导经常在各大媒体中出现。
报导引述因参加白纸运动而遭迫害的中国青年黄意诚指出,不少从美国常春藤名校毕业的同侪回国,成了宅在家的四不青年,纵使教育背景再出色,但当前中国经济下滑又失业率高,他们也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他说:“现在中国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这种统治下,中国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这些重要的位置都是50后(1950年代出生者)所占据的,即使是60后都没什么空间,更何况是70后、80后、90后”
除了“四不青年”之外,其他反映中国青年不同生存状态的词汇还有内卷、躺平、润学、献忠等等。
内卷,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竭尽所能,以此取得少量竞争优势,挤占其他竞争者生存空间,造成精神的内耗和浪费。
躺平,指的是放弃心态,什么都不做。
润学,指的是逃离中国。英文跑“run”音同润,为了避免网络审查,网友用润代替逃离中国。
献忠,借用的是“张献忠屠杀蜀人”的典故,指无差别袭击他人,以宣泄心中怨恨的行为。
报导称,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有机会和令狐昌冰一样离开中国跑到美国,因为看不到希望,不得不留在中国的年轻人或卷或躺,四不青年的选择,正反映躺平的状态。这也是他们对中国当局无声而又绝望的反抗。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或首发,并保留版权。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7ea3d317-ce26-4237-9ee9-0ef82460464e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