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率低 反映政府公信力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就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接种率低,两手准备不断“谷针”。政府称这个“谷针大行动”,为“全城起动,快打疫苗”。一方面为打针者提供奖励,另一方面则为不打针者提供惩罚,以求令更多人打针。

特区政府的所谓“奖励”,即包括豁免前线公务员两周一检,为打针者提供奖品、大抽奖、机管局送机票、政府雇员包括非公务员合约者也有“每针一假”的安排等等;而所谓的“惩罚”,则恐吓如爆发第五波感染,将会罚未打针者禁入食肆、学校、戏院、地盘、宿舍等等,以至预告接种疫苗将会成为外游“必不可少”的要求云云。

特区政府一直以来的问题,就是长期死不认错,而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传媒“唱衰”,以至市民不信任,却完全不反省究竟自己做了甚么,而令市民不愿信任;由2020年1月政府反对封(大陆)关,声称封关会造成“歧视”,到如今专门针对个别国家长期封关,又完全不怕“歧视”;对来自中国以外者,就要求强制隔离21日,对来自中国大陆者,就不需要强制隔离,还要“回港易”以至“来港易”;一方面要求香港人打疫苗,一方面不要求来港旅游者打疫苗,那么为何政府一直都双重标准呢?

当政府一面恐吓没有疫苗,就很易再造成大爆发;这一切却和以前的说法相反;记得上年六月,政府开放全球海员来港换船员,结果造成第三波疫情大爆发;上年九月就声称只要“全民检疫”,疫情就很快结束,结果一个月后就变第四波疫情大爆发,持续了大半年;当初不是说只要检疫,就可以很快去旅游吗?为何如今却认为检测又不够,要全民疫苗呢?这些不断变化的政策,都令市民质疑究竟政府有何诚信,再令市民相信其说法。

而事实上,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代表绝对安全,特别是疫苗的效率不一,如灭活疫苗的有效率可低至五成左右,甚至能有足够有效率,去应付变种病毒都未知;平日政府常常叫人减少政治,要讲科学,那么为何不去追求接种高有效率的疫苗呢?那么为何又要让金融界有特权,令部份来港者免隔离呢?

更荒谬的是,市民最关心的疫苗安全问题,政府一方面坚称疫苗安全,然后就声称大手笔“包底”,会为疫苗造成的医疗问题提供赔偿云云;可是当有市民在针后出现副作用,政府却一改“包底”的态度,每次都推卸责任,例如把所有副作用推到病人的“三高”──即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以至不良生活习惯──例如吸烟。

问题来了,香港的工作环境,就是繁重以至大压力,不少市民都有“三高”或者其他健康的问题;当出问题,就推说市民应该“先谘询”医生的意见;问医生,医生也不敢包底,叫市民自己注意健康以至衡量风险;于是市民“谨慎”而决定延迟打针,则反过来又被政府责怪,为何接种率低?甚至恐吓市民,如要“避免”打针,则必须出示“医学证明”。

更可笑的是,政府一方面指“复必泰”疫苗只能保存两至三个月,然后就说九月前会到期,必须尽快打完政府这批次的疫苗;然而当初是谁在3月24日至4月4日,足足有12日停打复必泰的疫苗呢?只为了个别疫苗的包装问题,为何政府要暂停12日,造成的信心危害,令市民质疑“复必泰”的安全,如今又推到市民身上?

更何况新闻日日报道的,就是这个政府剥夺市民的选举权利,就说成是“完善选举机制”;减少人权,就说成是改善;这就有如“狼来了”,当政府的公信“日益完善”,结果就是大家都“躺平主义”了,怪谁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看传媒新闻网立场。全文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