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过得再不好,我就是去跑滴滴,送外卖,也不干银行了。”
“在银行网点工作一个月后,唯一愿望就是离开这里。”
“三个月了,裸辞了。”
……
在网络话题“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中,银行员工们疯狂吐槽这份工作中遇到的种种不快,还有不少人晒出自己的离职信。
“基层网点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我们已经习惯了。”上海某大行支行行长胡敏对作者无可奈何地表示。
眼下,银行业2022年校园招聘正如火如荼,一大批新鲜的95后即将走出校园迈向银行柜台。他们大部分就读于金融、经济等相关专业——这是大学里最“卷”的专业,分数线普遍要高出同校其他专业20-30分。
他们闪闪发光的简历经过层层筛选,从211到985,甚至常青藤;要在笔试中解答出开普勒定律、看懂机械齿轮、能用经济学糢型分析垄断案例,15分钟完成3篇英文阅读理解;在面试中舌战群儒,顺利通过体检,才能最终拿到录用通知。
然而,一大批已经进入银行、端上父母眼中“金饭碗”的年轻人们如今却正在排队离职。
银行围城内,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挣扎?
挤破头进来,排著队出去
“以现在的招聘标准,我肯定考不进银行。”前银行员工江涛对作者感叹。5年前,他从工作了5年的某国有大行北京某支行柜员岗位裸辞。这在当下是无数年轻人挤破头想要得到的职位,各种名校学历扎堆甚至还需要调动一点人脉关系,而当年江涛的同事中却不乏大专学历。
“从海外藤校,到清华北大,你能想到的好学校我们都有。有的柜员还要托关系找人关照。有时候实在想不通,当个银行柜员而已,都已经卷成这样了吗?”胡敏表示不解。
银行的“卷”主要在于参与竞争的人数太多。金融体系历来被视为高薪、体面,备受毕业生们青睐,财经类专业也持续火热 。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毕业的870万大学生中,100万人学的是财经。
相较于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银行以最多的就业岗位成为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们的主流选择。行业数据显示,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380万人,而证券从业人员才33万人。
这必然推高了进入银行的门槛。华南一位前银行从业者透露,一家股份行的隐形录取门槛,已经要求必须是硕士或985、211、双一流高校,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大量留学生开始考虑回国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然而,“卷”进银行后,95后们发现工作状态与想象之间差异巨大,一大批新人开始迫切“逃离”。
“我以为自己是按照未来行长接班人来培养的,没想到只是给行长看门的。”
“我一个985大学的法学硕士,现在到了理财经理岗,感觉研究生白读了,法考白过了。每天都在拉存款、卖保险、卖理财。”
在上述“逃离银行”的话题交流区,这样的声音比比皆是。
作者了解到,不少银行要求新人在一线柜台实践2年再定岗。一些名校毕业生奔著银行管培生的招聘而去,然而一线柜员琐碎的基础工作令他们失落,加上银行业整体收入缩水,不少人在临柜期间选择了逃离。
胡敏告诉作者,为了留住年轻人,银行推出节日慰问、定期家访、为异地毕业生提供宿舍等举措,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然而收效甚微。
“年轻人们排著队离职,导致我们支行网点的离职名额都不够了。”在老家华东某大行县域支行网点上班的林悦告诉作者,离职人数过多人力部门也会被问责,以至于招聘时人力会将学历背景最好的一批先筛掉,因为知道留不住他们。即便这样网点离职率依然居高不下。
《棱镜》作者整理几家国有大行近三年的员工年龄结构数据发现,30岁以下的员工人数、占比均在加速下滑。
其中,中国银行近两年30岁以下人员减少了17476人,邮储银行减少了8583人,农行和建行也分别减少了7527人和3084人。在30岁以下人员占比中,中国银行从2018年末的28.06%下降到2020年末的22.50%,同期邮储银行这一指标从27.31%下降到21.41%。
房价涨了5倍,收入下降了一半
财报数据显示,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人均薪酬在30万元到50万元之间。尽管银行财报上的利润仍在高速增长,人均薪酬领先绝大部分行业,但属于银行网点的高光时刻早已远去。银行网点为银行贡献的价值不断削弱,网点员工收入下滑严重。
林悦告诉作者,10年前,在该行工作到手的现金能达到20万元,还有各种节日福利,在当地妥妥地属于高薪工作。如今,每年到手的现金仅有10万元左右,在当地只能算中等水平。而同期县城的房价则从4000多元/平米涨到2万多元/平米,涨了5倍多。
银行网点工作有过好日子。商业银行股改后,银行员工的薪资待遇普遍得以提升。在没有馀额宝、微信支付的日子里,银行网点是广大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的唯一选择,以业务量为考核的网点员工往往收入超过一些总行员工。
此外,伴随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2008年的经济刺激政策,银行的信贷资源意味著机会和财富,银行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网点员工的收入水涨船高。
但2013年馀额宝的推出,中国居民线上理财意识开始觉醒,商业银行也不得不加速科技变革,加大自助设备、智能柜台等铺设,丰富和完善手机银行功能,柜员的功能被极大替代。
如今,银行业平均离柜率已达到90.88%。以银行业最为看重的贷款业务为例,据工商银行披露,其2020年线上发放的普惠贷款占其新增普惠贷款馀额的98%;农业银行2020年农银e贷较上年末增长122.2%,据作者计算,其线上发放贷款已占到当年新增贷款的四成。
“现在大部分业务都能在手机上自助办理了,一天下来接触不到几个客户,柜员收入自然下降。”胡敏表示。
宏观经济环境也在变化。随著2014年后中国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一些过往高负债扩张的企业难以适应,风险开始暴露。加之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直接融资等渠道的丰富,商业银行的话语权也有所削弱。罚款追责开始成为不少网点员工的噩梦。
“银行的经营和地方经济形势密不可分。”前银行员工张震对作者表示,他所在的某直辖市国有大行,由于本地出现了两起较大规糢的违约客户,该地区的授信评级被总行调降,信贷权限收缩,本地企业的贷款被审慎处理。叠加房地产贷款等业务受限,贷款很难放出去。离职前一年,他的税后收入仅在6万元左右,和刚入行的时候差不多。
林悦也介绍,前年当地一家大企业客户倒闭,本就不多的年终奖又被扣了2.5万元。还有一家企业出问题,每个人被罚了2000多元。
“今年的收入更不乐观。”她表示,疫情以来,网点的存款规糢降了不少。此外,疫情反复更是让一部分企业经营雪上加霜,不良贷款攀升。
“他们有底气不受这个委屈”
随著银行网点功能转型,多数柜员还面临著向营销转型的压力。
在一线网点,柜员们面临著繁杂的考核指标:办信用卡、拉存款、办贷款、卖保险、卖基金理财等。这些考核令他们疲于应付。
林悦告诉作者,她最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卖掉20张金钞,但她知道自己铁定完不成,就等被罚款。1g一张的金钞要卖1000元,当下金价不到400元/g。在她看来,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么高的差价买金钞,但这又是贡献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部分,考核压力不小。
2019年时,各大银行还疯抢过一阵ETC安装业务,林悦也和同事们沿路扫街,追著客户送ETC。后来,客户看到是银行的人扭头就逃,让林悦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在,为了完成普惠金融贷款任务,林悦每周还要开拓2家未办理过贷款的小微客户,这让自认为有些轻微社交恐惧的她倍感压力。但为了工作,硬著头皮也要一家家开口去问。
“现在年轻人普遍比较宅,他们不喜欢跟人打交道,但工作任务就要开口营销客户,对他们来讲实在是太痛苦了。不少人都有些轻微抑郁。”胡敏表示。
在胡敏看来,研究生普及后,年轻人对自己的就业期待普遍提高。 而到网点办业务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听力不好,有的不太会用手机,还有的很固执;或者要么是面对复杂的业务。“年轻人怎么可能会喜欢这样的工作?”她所在的网点中,有柜员因为听不太懂本地方言被客户骂哭。
江涛也表示,银行的业务制度繁多,一些规定让柜员受夹板气。有一段时期,银行推行小额自助存取款,客户很难理解,明明柜台上没多少人,为什么非要他去ATM机上办理。但如果客户坚持在柜台存取款,自己就会被罚款。
从银行裸辞后,他给自己放了近一年的假,然后降薪60%转行到现在的工作。“只后悔自己逃得太晚了。”
胡敏表示,95后的父母们赶上了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家庭条件普遍更好,大部分家长更关心他们工作开心与否、累不累。当得知银行工作和他们预想的落差较大时,也更支持孩子换工作。“他们有底气不受这个委屈。”
“我要回去继承家业。”一位离职的95后柜员在她的辞职信上写道。
考公务员、读研成离职后首选
某城商行行长对作者表示,年轻人对于新鲜、有挑战、有成长性的工作需求,和柜台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合规性的属性天然有冲突。
2018年以来,“严监管”成为银行业的关键词,银行一线柜员要学习的规章制度也成倍增加。
林悦向作者介绍了银行网点工作的典型一天:早上7:20左右到单位,做开门前的准备工作;中午如果业务不多可以休息1小时,忙起来就没有;下午5点银行关门后,网点柜员们开始开始清点现金、轧账;送走运钞车后,在6点到8点间,往往还有各种业务培训、学习。
“完全不输996,经常工作超过12个小时,而且但凡是加班、培训,都是额外的时间,没有加班费。”林悦说。
银行柜员的一举一动都在摄像头的包围下。林悦告诉作者,她入行那年,行里换成了高清摄像头,就有同事提醒在网点用手机或聊天时务必注意,因为放大后,微信聊天的内容看的一清二楚。
层级分明,磨掉棱角,谨言慎行——这是多位银行柜员与作者交流时的感受,这让他们觉得压抑。更多的年轻人将原本的个性层层包裹起来,自从进了银行,他们便很少发朋友圈,偶尔发一两条,也是应要求转发的贵金属或贷款产品海报。
“没有成长性的工作越来越不受年轻人待见。”江涛也对作者表示,银行网点以服务为主导,专业和工作内容完全不对称,根本无法发挥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学到的知识。在银行工作几年后,专业不可避免退化,导致再就业困难。
有员工离职时曾对胡敏坦言,“这份工作早晚要被替代,我必须早点转型,不能等著时代把我淘汰了”。
在晋升讲究论资排辈的银行,留给年轻人们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继续留在网点,我顶多做个业务主管,我已经能看得到自己40岁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位从银行辞职的柜员对作者表示。
作为基层网点管理人员,胡敏表示越来越能理解年轻人们逃离银行的选择,房价涨起来了,工作收入降了,晋升的职位已经被占了。一万出头的工资,在上海生活的确要辛苦得多。
“和当下的年轻人比,我不觉得自己的能力比他们强多少。唯一幸运的是,我比他们早出生了几年,赶上了经济快速发展和银行业务创新的时代红利。”胡敏有些庆幸。
逃离银行的年轻柜员们,大多选择考公务员或继续读研。但胡敏介绍,不乏有人读了研究生又回到银行网点。她猜测可能是竞争激烈没能进入券商等机构,也可能转了一圈后发现还是银行工作稳定。毕竟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员工以校园招聘为主,校招生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忠诚度也更高。但同时,从校园直接进入职场,新人也正处于思维动荡、不成熟的时期。
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教育部统计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糢达到909万人,预计2022年毕业生数量将达到1076万人。
“银行招聘”的话题下,求职交流热度依旧不减。“我愿意再单身十年,换一个邮储柜员。”有网友写道。
(全文转自棱镜)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2e9d7ce4-4f0a-47ed-8a6c-82d03115cf6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