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链女事件发酵 民众罕见关注《妇女权益保障法》

江苏省徐州铁链女事件的发酵让“妇女权益”备受关注,以致于正在修法过程中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近期,中国人大针对“妇女权益保障法” 修正草案公开征集意见,罕见收到42万条意见。有学者认为,这项草案对违法者的惩戒偏轻,并不能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

据大陆媒体报导,2021年12月20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提请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初审,并在人大网上公开征求网友们的意见。

可能是受到铁链女的影响,该项法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罕见接到42万条法律意见。与同期征求意见的其他法律草案只收到寥寥数条意见相比,可谓天差地别。

对于《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不同网友有不同的见解。长期致力于女性权益研究的西南政法大学人权法学教授赵树坤表示,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许多条款是宣示性的。而法律能否发挥效果,关乎法律责任及处置机制是否明确。

赵树坤认为,这次草案中关于违法的惩戒及追责内容较轻。草案虽然订明相关单位保障妇女权益的义务,但违反法律的责任多为 “责令改正”,这样令违法者不需要付出太多代价。她认为,应该适当增加对违法行为的处置措施。

北京市千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吕孝权则认为,法院基本不使用“妇女权益保障法”判案,因为这部法律太过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

吕孝权认为,解救拐卖妇女的过程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监督问责机制不到位,建议在草案规定法律责任举措,将如何防止拐卖妇女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吕孝权建议,草案应该考虑加入“有关职能部门发现被拐卖妇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他说:“涉案所在地的村委会作为最基层的群众组织,对每户的情况都应摸排了解。比如丰县的案子(徐州八孩案),董集村村委会怎么可能不了解情况?他们发现有拐卖的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履行强制报告职责。”

其实在中国,与江苏省徐州铁链女案相似的案件很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草案时,委员李锐曾坦言,目前中国现实情况是,妇女被拐卖、性侵、家庭暴力等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对于中国民众将希望寄托于法律一事,时事评论人吴建民在其节目《建民论推墙》中称,其实民众不知道,中国的法律从来都不是“惩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它保护的从来都不是普通民众。强奸,绑架,非法拘禁,这三条罪名任何一条都是重罪,但是3条都犯了,就变成了轻罪——拐卖罪。因为拐卖妇女百分之百会有强奸,百分之百会有绑架,百分之百会有非法拘禁。只犯一条罪的只是小流氓,但是全都犯了就变成了“拐卖妇女”。在中国“拐卖妇女”的处罚是非常非常轻的。大学生掏个鸟窝判10年,但是拐卖罪,最高只判3年。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法律就是一个鼓励流氓的法律,能同时犯下那么多罪的人肯定是黑老大或暴力集团!这是当局保护的对象。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