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名上海地產界人士現身復興中路,指着馬路兩邊空蕩蕩的樓房說:「以前這裡全是外國人,一條路滿滿的,全是外國人。現在沒一個外國人,全是中國人。外國人都走光了。」
緊接着他提到上海的房租。他說,以前,明園世紀城、嘉麗苑、匯景苑、梧桐花園,房租每月都是一兩萬、兩三萬的、四五萬每月,租這些房子的全是外國人。「世界五百強的跨國公司,因為他們都是公司出錢,財大氣粗啊。現在走了呀,這些房子都空出來了。」
「這麼多房子空出來了,但是需求沒有出來,沒有新的客戶出來,因為你這空白填補不了的,財大氣粗的世界500強啊,你怎麼填補呢?沒辦法填補啊,所以現在上海的房租他肯定跌的。」
該男子在視頻中還介紹說,他的一個朋友是做二房東的,前幾年賺的盆滿缽滿,但現在虧的一塌糊塗,房子沒有人租。
「沒辦法了,現在經濟不好,外國人又走了……肯定房租要跌的呀。」他示警說:「沒辦法,房租幾年之內都不會漲的,可能還會跌。」
上述視頻在一天內有一千五百萬次瀏覽,發布者6月6日稱,「所以這個視頻影響太大了,我們擔心對公眾產生不好的影響」,全部下架了。目前這則視頻在推特網熱傳。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經歷3年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快速下滑,房地產也瀕臨崩潰,房企倒閉,房價、房租大幅下跌。上海作為樓市的風向標城市,近期,豪宅價格和成交量進一步下跌。上海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外資企業將總部撤離上海,許多外國人離去。如今上海市內外國人居住的區域幾乎十室九空,商業寫字樓也出現同樣情況,市場蕭條超出預期。
當地房地產業內人士稱,今年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開始明顯出現下滑,從3月高峰期2.4萬套,減少到5月的1.53萬套。從議價空間來看,據當地的房產經紀人稱,對比今年2月份,一些區域比較好的次新小區,降幅在5%至10%左右,一些房齡偏大的樓盤,降幅在10%至20%。在目前市場上,一套總價300萬左右的房子,掛牌價和成交價之間價差在10-20萬左右,比如掛牌300萬,最後賣出的價格可能在280萬。
網易公眾號「韓叔聊投資」發視頻稱,現在上海的寫字樓空置率奇高:「現在空置率奇高,聽我一朋友說,他們公司附近一棟寫字樓裡面就租出去了一家公司。幾周前,我逛了黃浦區一棟相對老的寫字樓,位置很好,就在南京西路邊上,高樓層還能俯瞰外灘,價格也實惠,但發現樓內都是空的,有的一層也看不到幾家公司,一片蕭條。」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共二十大後,中國許多富豪對未來不再存有幻想,急於賤價拋售資產,上海有豪宅暴跌40%求售,也有台商開始變賣餐廳、酒店等資產套現。
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房租下降,空置率不斷走高。網易3月份報導,今年一季度342個城市房租下滑。
網易引述房地產中介人士稱,這幾個月真的是非常難熬,手頭不缺房源,但是就缺租客,不僅是單個小區出現了問題,而是整個片區都出現了房子租不出去的情況。這個情況,周圍不少朋友也都遇到,最多的降價 20% ,還沒租出去。
報導指出,這一波全國性的房租暴跌,並不是季節性的,也不是偶然的。造成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年輕人賺錢難度變大,面對裁員、降薪信心不足,只能考慮縮減開支。房租作為剛性支出,首當其衝。
讓我們來看看房地產市場最近的趨勢,2020年至2022年間,多個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兩位數的價格下滑,許多地方政府開始宣布「限跌令」,希望能用行政命令去阻止中國房地產泡沫破碎。此外,中國人口結構在發生變化,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85萬人,61年來首次負增長,這也意味着房地產市場進入不可逆的下行周期。
5月8日,大陸財經網報導,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29日到5月3日,五一假期全國代表城市的樓市成交規模,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成交量降幅超過兩成。
以北京為例,五一期間,新房成交面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二、三、四線城市表現更加冷淡。
英國《金融時報》5月5日報導,目前中國大量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出現大幅下跌,特別是在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許多城市二手房均價較2019年的高點下滑20%至30%,部分城市下跌超過30%,最高跌幅甚至超過50%。
報導說:「過去3年間民眾幾十萬億的財富蒸發了。」這種損失對許多居民而言肯定是切膚之痛,可能直接影響其消費行為,從而影響中國經濟、消費復甦。
《工商時報》報導說,整體而言,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尤其是金融體系功能失調,已經將房地產開發過剩變得瘋狂失控。
而中國的房地產生意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共政權及其官員和親信。
報導說,中國政治經濟的幾乎每個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房地產行業受到中共專制且嚴密的政治化控制,既無視市場機制,也扭曲了市場機制。
隨着鈔票的大量濫印,中共在各地創造並維持了空前規模巨大的經濟泡沫,其中房地產泡沫就在其中。
中國各地方政府頻繁祭出「限跌令」後,房地產市場遲遲不見官方期待的軟着陸跡象。近期,全面放開限購的傳聞甚囂塵上,限購令,這個原為抑制住房投機需求以控制房價的階段性行政手段,動態影響了中國樓市超過12年。
6月6日,中央級別媒體《中國經濟時報》發文稱,房地產限購應適時調整直至退出。房地產業界預計,6月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望加快推進「穩樓市」政策出台,以修復市場信心。不過,外界質疑靠行政命令支撐的房地產市場還能扛多久?
另外,中國樓市近期亂象紛呈,一度銷聲匿跡的零首付、負首付廣告開始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深圳、佛山、惠州、長春、重慶多個城市開始流行負首付。媒體走訪發現,背後的操作模式種類繁多:延期支付、首付貸、高評高貸等等擦邊或違規操作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零首付」不同,此前在一手市場「零首付」更多只是營銷噱頭,實際操作過程中房地產開發商會通過分期支付、延期支付等方式短期降低購房者首付門檻。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房地產的本質就是欠債,居民掏空所有的積蓄付首付,向未來借了三十年的債,促成了前幾年的繁榮。但是欠債還錢,有點基本生活常識的人就知道,借錢消費又多爽,節衣縮食還錢就有多痛苦。」
這次出現在深圳的負首付事件,有媒體報導,是羅湖區的關山瑞苑,小區類似戶型和面積的房源掛牌價是642萬,銀行評估價是570萬。業主房子太多,打算以520萬低價賣出,但購房者可以按照評估價向銀行貸款570萬元。這樣購房者不僅無需付首付,還能倒拿50萬元作為「裝修款」。所以,這實際上是:房東割肉100多萬的一次資產出逃。
根據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台的數據,今年4月份,深圳二手住宅商品房成交3192套,5月份就迅速降溫,只成交了2788套。而實際情況可能比官方數據更糟糕。有業內人士表示,從5月份開始,深圳中下檔次的新盤,營銷中心基本沒人了。二手房也成交很少,按現在的即時簽單量估算,6月份可能只有2000套左右。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房地產的本質就是欠債,居民掏空所有的積蓄付首付,向未來借了三十年的債,促成了前幾年的繁榮。但是欠債還錢,有點基本生活常識的人就知道,借錢消費又多爽,節衣縮食還錢就有多痛苦。」
中國經濟在「清零」防疫政策放鬆之後的復甦已經呈現頹勢,內需疲軟,失業率激增。
習近平在中國經濟面臨困境之下,儘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過去多年裡無數次誓言要「避免和減少房地產泡沫/投機」。5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第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再度發出安全警告,並發出最高指示,強調國家安全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有網友留言表示,經濟死路一條,主要就是把自己的活路都給走死了。比如第一,就應該和美國修好,但是偏偏要反美,美國正愁缺一個假想敵,自己送上門。再比如第二,要給和平的預期,習近平如果宣布有生之年不打台灣,外資好感度立馬上升。兩岸都可以進入一個一心搞經濟的美好時代。先不說惠及民眾,提高福利的事,你天天強調大局觀,卻把經濟排除在大局之外,現在的大局已經變成了個人野心,且舉國上下無可制衡,那還有什麼出路。
台灣資深分析師謝晨彥說,「習近平堅持防疫清零的結果,當然一定會造成,整個內需消費下滑,或者是整個經濟成長停滯,在房地產去槓桿的過程中,房地產市場發展,肯定會持續萎縮。」
美國《巴隆周刊》6月7日報導,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拉赫曼(Desmond Lachman)示警中國經濟榮景恐到此為止,並陷入「失落十年」,除了中國結束重創經濟的新冠病毒政策,未帶來明顯復甦外,很大程度也與房地產及信貸市場泡沫的破裂危機有關。
拉赫曼說,不相信中國經濟破滅的人,只需回想去年恆大與其他20家房地產開發商爆發的債務違約,另一個事實是,過去1年中國房價逐月下滑,因為土地標售驟停,導致部分地方政府難以償債。此外,中國青年失業率已飆升至20.4%創下新高,更令人擔憂。
在觀察家看來,中共長時間維護房地產泡沫是極其愚蠢和危險的。全國性的從超大城市到縣城的房地產盲目擴展,可以讓整個經濟興奮起來,但卻會破壞經濟的正常運轉,造成整個經濟被房地產泡沫掏空。高房價再引起的高生產成本使製造業倒閉,大量失業人員成為國家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引發社會動盪,最後不可避免地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但另一方面,中國房地產已經形巨大的泡沫一旦刺破將成為爆炸力太強的政治炸彈,有可能引爆中共政權危機。
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退休教授文貫中曾指出,中國房地產泡沫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何時爆炸不知道,但隨時都有可能。
本文由看新聞網原創、編譯或首發,並保留版權。轉載必須保持文本完整,聲明文章出自看新聞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本文網址:https://vct.news/zh-hant/news/9f20b5f9-87d0-4429-b907-31cbc9753e81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