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帥哥比顏值引發的國家變革

人有高顏值,走哪都歡迎。世界上俊男靚女多到不勝枚舉,但既長得好看又能心懷天下、修身自省,才更為難能可貴。兩千多年前就有一位德貌雙全的帥哥在跟別人比美後,悟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治國之道,進而改變了整個國家。

這位帥哥名叫鄒忌,戰國時齊國人,善鼓琴,有辯才。至於他的相貌,《戰國策》中稱他「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通俗點說就是長得又高又俊。當時齊國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2.12厘米,所以鄒忌的身高大約是一米七六,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不算矮。

帥哥嘛,有點小自戀是很正常的。某天鄒忌穿好衣冠後照鏡子,或許越看越得意,同時也起了攀比心,便問身旁的妻子:「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長得更帥呢?」他提及的徐公在當時也是齊國的美男子。

鄒忌的妻子是怎樣回答的呢?果然情人眼裡出西施,她趕忙稱讚道:「老公你太帥啦,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鄒忌聽後覺得不可信,於是又問他的妾,結果妾也回答「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不過,鄒忌心中依然半信半疑。

既然自家人的評價不客觀,那就問問外人吧。第二天恰巧有客人來拜訪,鄒忌便問客人:「我和徐公相比,誰更帥呀?」結果客人的評價與鄒忌妻妾的說法幾乎一模一樣。

然而更巧的是,又過一天後,徐公本人來拜訪了!鄒忌這回終於逮到機會,仔細端詳,發覺原來自己不如徐公長得帥啊!再跑回房間照鏡子,更覺得自己遠遠比不上徐公。

換作一般人,此時要麼心生妒忌,要麼不當回事。而鄒忌的反應是,夜裡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從這件事悟出了一個道理:「我的妻子之所以認為我比徐公更帥,是因為她愛我;我的妾覺得我帥,是因為她怕我;客人覺得我帥,是因為他有求於我。」鄒忌畢竟是個政治家,他緊接著便聯想到聽諂言易,聽忠言難,自己家中尚且如此,更何況萬人之上的國君。

於是鄒忌入朝見齊威王時奏道:「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齊威王聽後,馬上也意識到身邊人阿諛奉承的危害以及虛心納諫的重要性,當即讚賞鄒忌,隨後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意思是,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們,你們聽好啦,誰能夠當面批評寡人的過錯,可得到上等的獎賞;誰能夠上書進諫,可以得到中等的獎賞;誰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或議論寡人的過失,雖然不是當面直言,但若能傳到寡人耳中,則可得到下等的獎賞。

1
齊國國都臨淄復原模型(圖:Rolfmueller)

那麼,齊威王的這一道政令究竟是擺設還是起到實效了呢?據《戰國策》記載,「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政令剛下時,大臣們成群結隊地進諫,朝廷就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後,有時偶爾有人進諫。一年過後,由於該提的建議差不多都提了,該改正的地方基本上也改正了,所以即使想提建議或批評指漏,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燕、趙、韓、魏四國聽聞齊國這一變革後,皆對齊國敬而生畏,齊威王可謂不戰而勝。

一道由帥哥比美產生的政令,短短一年便促進了齊國國富民強的步伐,同時大幅提升了齊國的國際地位。雖然這麼說是誇張了一些,畢竟齊威王還有其他效果顯著的政策以及國內外的大環境共同起著作用,絕非單一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家庭小事能夠上升至治國層面,且能夠實現廣開言路,改革弊政,齊威王和鄒忌君臣的個人品格和政治素養缺一不可。鄒忌善於自省,心繫國政,敢於直言;威王虛懷若谷,知進取,明是非,恰是這樣一種配合,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假如「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發生在今天的中國,會怎樣呢?

鄒某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非常焦急地對威王說:「哎呀,現在方圓千里都仰仗您啊,倘若言論稍有不慎,這當官的就丟了烏紗帽啦,普通老百姓也會被抓啦!即使是輕一點的懲罰,也起碼得抄幾十遍『威王語錄』吧!由此看來,大家都不敢說真話,王之蔽甚矣!」

威王聽後立即回應:「好!你說的真是太好了!」轉頭下令:「將鄒某革職查辦,秋後算賬。」「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鋃鐺入獄;上書諫寡人者,停職停薪;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大則判刑,小則批鬥。」「若隱瞞不住,則甩鍋地方,轉嫁西方,平息民怨,轉移視線。」雖欲言,無可進者,無敢妄議中央。

欸欸欸,想哪去了? 這叫過度聯想!好好讀歷史,人家齊威王沒這麼專制嘛。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