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科技到農產品 華為居然是中國最大牛肉進口商

近日,「華為是中國最大的牛肉進口商」的消息在網絡熱傳,引發熱議。不少網友震驚發問:「究竟發生了什麼,科技大佬居然成為農產品銷售商?」還有人批評華為的介入壓低了國內牛肉價格,害慘了養牛業及上下游企業。

日前,鳳凰網發布視頻新聞《中國目前最大的牛肉進口商是華為!這是怎麼回事?》,揭開了華為涉足牛肉進口的內幕。

有網友進一步揭示,華為不僅涉足牛肉貿易,還通過其創辦的莫塞爾商城銷售葡萄酒和其他農產品。

該消息讓網絡炸開了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不解,華為為何從科技領域跨界到農產品銷售?有網友猜測,華為涉足農產品,是因為美國制裁,無法購入芯片,不得而為之。

6月8日,微博大V「互聯網見聞錄」在發帖,解釋華為成為中國最大牛肉進口商的原因。帖文指出,2022年美國加息後,許多中小國家嚴重缺乏美元外匯,無法用人民幣支付華為,只能以本國貨幣支付。為了避免匯率損失,華為選擇在這些國家購買大量農產品運回中國,其中牛肉的主要來源是阿根廷。2023年中國暫停與阿根廷的貨幣互換協議後,華為在阿根廷的收入轉為比索,為避免比索貶值,華為大量購買阿根廷牛肉,最終成為中國最大的牛肉進口商。

對此,有網友感嘆「這世界過於魔幻,充滿了未知。」還有網友爆料稱,早在七八年前,華為莫塞爾商城就已經在銷售阿根廷的牛肉和紅酒,只是主要針對內部市場。

更有網友指出,近期牛肉價格的下跌與華為的進口行為有關,認為華為此舉導致國內牛肉價格持續走低,損害了國內養牛業和相關上下游企業。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以來,中國的牛肉價格持續下跌,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牛肉平均價格從去年1月的每公斤77.88元一路下滑至4月19日的66.01元,並保持繼續下滑的趨勢。

微信公眾號「遠方青木」在文章中分析,牛肉保質期短、價格波動大,適合大量小型進口商經營,不適合華為這種大企業。文章認為華為跨界賣牛肉和其他農產品是「有點不務正業」,性價比註定低於小型進口商,可能導致虧損。

關注時事,訂閱新聞郵件
本訂閱可隨時取消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