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要破除民众“天下大乱”的心理包袱

在习近平访美期间,在美国的反习反共人士云集三藩市抗议,几组民运人士同时发起“国是会议”宣导,计画明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探讨结束暴政,创建民主中国的方案”。

海外民运搞了30多年的反共事业,被很多人讥为一事无成,而目前确实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中国经济所遭遇的严重困难,虽然并不一定会让反共大业成,但显然比经济好的时候更让人心思变。故对有志于促进中国民主变革的人士,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之窗,集合各方智慧和力量,探讨如何反习反共。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心理认知

目前发起的“国是会议”,按主办者之一、中国民主党主席王军涛的说法,将提出“三步走方案”,首先是召开新闻会发布“国是会议”的宣言,向全中国人民和世界提出相关话题;第二步是让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都参与讨论,让“官产学三界的精英都知道,如果中国没有宪政民主制度,谁都没有安全。不管你获得多大的成就,一夜之间会毁于一旦”;第三步是通过传播机制和政治行动,以专业讨论引领公众讨论民主建国,建立一个全民参与国是会议的社区。

我赞同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不过对“国是会议”的名称,有不同看法。一般理解的“国是会议”,是执政党和反对党等朝野各方力量,在一个共同规则下,对国家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未来走向特别是政治制度的构建,商讨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显然,目前召开“国是会议”,缺了中国国内这一块,没有内地政治力量的参与,就不能构成“国是”。另外,在美国要做到让所有的力量都来参与,估计也很困难。如此看来,它的代表性很有限。另一方面,对反对者来说,目前远未到把主要精力用来探讨构建中国未来政制的时候——这个事情可以交给对此有兴趣而且也有理论能力的少数人去做,而是如何动员各方力量,包括中共党内力量,去推翻习近平和中共,这才是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因此,我建议取一个更恰当的名字,如海外反共联合会议,而不是“国是会议”。

我理解“国是会议”可能是要造声势,不过,要把反习反共的声势造起来,关键在于把普通民众鼓动起来,让他们认识到这个制度已经不行,无法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打破他们对中共的幻想。其中,尤其要让他们放下造反会“天下大乱”的想法,这是共产党数十年来不遗馀力灌输给大众的,已经成了中国民众的一个心理包袱和中国民主化的一道认知障碍。

经历三年清零和经济复苏乏力的中国民众,对习的不满在大幅增多,社会情绪到了某种临界点,虽然人们基于各种考量,还不敢公开走向街头表达不满,但也知这种情况不可能维持太久。可如果无人去鼓动,中共是不会自己倒下的,民主化不会自动到来。而影响民众不敢上街反抗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就是社会普遍的造反会导致天下大乱的担忧。这种“求稳怕乱”心理,一方面来自于历史经验,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打仗的时候多,和平的时候少,形成了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心理认知;另一方面,来自于当局对民主革命的妖魔化宣传洗脑,特别是对世界范围内少数国家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战乱和暴力现象,把它歪曲为民主化的普遍现象,以此恐吓大众。

民主化不等于动乱、暴力、战争

一些国家在民主化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内乱和暴力,但这是有自身的特定因素,并不表示所有的国家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比如,苏联的解体就是以一种相当和平的态势进行,作为一个靠武力起家并严重依赖暴力镇压功能的帝国,它的解体过程没有出现流血,此后社会也未陷入内乱。东欧国家的民主化也没有出现内乱。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主转型亦有很多是平和的。因此,把民主化和动乱、暴力、战争等挂起钩来,认为是国家民主转型的必然现象或者普遍规律,是错误的,是中共多年来为维护一党专制统治而编造吓唬人的。

中国和苏联一样,都有著很长的专制历史,又都在共产党的暴力统治下,既然苏联的转型是和平的,就不必成天担忧中国的民主转型一定会如此。当然,有人会反驳,苏联的民主化其代价就是一个强大帝国的解体,怎么能保证中国在民主化中不会分裂?理论上和概率上当然不能保证,甚至也不能保证中国就一定不会出现动乱,但需要向民众强调,有了人类历史上众多国家的民主化经验,中国的民主转型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和平,因此,是值得去试一试的,好比不能因为怕出车祸就不去开车。如果这样,恰恰中了共产党的圈套,它就希望人民谨小慎微,好永久统治。

政权更替免不了是有代价的,但话也说过来,当一个政权气数已尽,不会因为人们怕乱它就不会崩溃。所以,对大众来说,如果想反共,让自己从此不再生活在恐惧中,就不该被它的宣传所惑,而参与到反习反共的事业中来;对海外民运来说,则要让人们相信,民主化不会伤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会使他们在可承受的代价内。总之,必须打破公众“天下大乱”的心理包袱,让他们认识到这种认知是不对的。这应该成为“国是会议”的当务之急。

文章来源:上报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