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人小孩都开心的日子,浇一盆冷水,好像有点不合时宜。但是真的,“六一“越来越变味,变得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我们在这一天努力制造儿童快乐的氛围,然后在这一天之外的时间大肆扼杀儿童的快乐——从而实现对儿童世界“快乐”的精准控制。孩子们用一天的快乐,来交换一年的不快乐,实在太讽刺了。
好像只要这一天儿童集体按要求快乐了,大家都以为儿童快乐了,因此大家都快乐了。而事实是,儿童节早已变成“儿童劫”,当代孩子的快乐,早就被献祭了。
不要忘记,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也不要忘记,小时候的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大人。
01
变味的“六一”
“六一”越来越变味,变得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节日年年没落下,落下的是儿童的生死疲劳和成长幻影,是孩子们心中的快乐和眼中的神光,在一年年一天天一点点地耗尽。
讽刺不在于是否快乐本身。而是儿童节,它一开始的确不是用来庆祝的,它是用来铭记的。
就像“三八节”不是为追捧什么“女神”而设立,而是为了提醒女性权利的缺位和被长久践踏;“五一节”不是为了表彰什么劳模,而是提醒曾经贱如蝼蚁的劳工用鲜血抗争换来的生存权利。
儿童节,是为了提醒人们铭记二战中被无情抹杀的近百位幼小生命,铭记人类的耻辱,保障儿童权利。提醒人们,强者对弱者制造的灾难有多么可怕,将随时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
所以这些节日,它的源头不是快乐,而是悲伤。
但每年的这一天,你不难发现,中、小学、幼儿园,大家都在编排节目、载歌载舞,于这一个沉重的日子,让孩子们去快乐!
可怕的是,我不相信那些占领制高点的教育产业链完全不知道,我不相信号称鸡娃世界无敌的家长们完全不知道。
儿童节,它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又无比重要。它带给你两种完全冲突的体验:
微不足道的是对儿童节源头的忽视,无比重要的是对儿童世界“快乐”的精准控制——大家在这一天努力制造儿童快乐的氛围到底为了什么,如同在这一天之外的时间大肆扼杀儿童的快乐一样,都让人费解。
这不值得深思吗?这一天,我们对待儿童节的态度,与整个社会与教育与儿童的关系,到底有多少诚意?
这代儿童自上学始,接到的不可违抗的指令,全是不计后果、不计伤亡、不管代价的冲锋:“学海无涯苦作舟”、“决战起跑线”、“头悬梁锥刺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孩子们化身为一个个祭品,为了那些虚无缥缈、不切实际、毫无意义的目标,献祭一切,不惜一切。快乐,早就献祭出去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关键还来一个,一切痛苦都是值得的,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幼小的心灵不断被催眠、被自我暗示。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孩子们最终被催眠成功了,累了伤了病了麻木了,再也快乐不起了。成人赢了,然而快乐的、不容置疑的儿童节到了。
这不是对儿童节的讽刺,也不是对儿童的讽刺,而是对成人世界的讽刺。
02
用一天的快乐
来交换一年的不快乐
“我都做一整天题了,出去玩会行吗?”
“少找理由,继续做,今天又不是儿童节……”
“我想趁假期去找我的朋友,作业都做完了,我只有一个好朋友,三年没见面了……”
“不去,作业做完了就预习新课!今天又不是儿童节!”
“我好累,想休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死不了,就给我往死里做!今天又不是儿童节!”
……
这些台词是不是似曾相识?背后是一种强悍的逻辑在支撑,强悍到毫无道理可讲。
儿童偶尔不快乐是个小问题,儿童长期不快乐是个相当严重的大问题,这是不用置疑的。原本快乐的童年是每个孩子理应拥有的基本权利,但多少人在事后回忆起来却只有无尽的痛苦。
不快乐的童年会让孩子从此生活在压抑中而无法释放天性,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隐匿起来,性格大变。
同时,成年后为了弥补小时候所丧失的美好,在一些在意的事情上,会变得偏激和疯狂,因此三观也会跟着变动和错位。
“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说,儿童长期不快乐会养成悲观性格。因此,他认为,童年和少年的不快乐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是一剂“毒药”。它造成的心理创伤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外化成生理创伤。对千百个成人和儿童做了仔细的跟踪研究,他得到的结论是,在以下三方面,悲观者的表现更差:
1.他们更容易抑郁。
2.他们在学校、工作、运动场上取得的成绩都低于他们的自身潜力。
3.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如乐观者。
而且,孩子的悲观可能成为他终身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
中国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被抑郁症阴影笼罩的现象,可以溯源了吧?
有人立即会站出来反驳,哪用担心,不是每年有个儿童节吗?这一天,我把一年亏欠的都给补上,孩子一定会很快乐!
其实能不能真正补上已不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养成悲观性格,就会认为痛苦是永久性的,而快乐是暂时的、是父母(权力)赏赐给自己的。
孩子们总有一天会明白什么是代价,有多昂贵。在“六一”这天快乐了,之后的一年就与快乐无缘,一年苦难就是儿童节的代价。账是有点算不过来,虽然弱者在强者面前,没有选择。
但孩子们永远无法明白的是支撑父母和老师的那个逻辑:好像只要这一天儿童集体按要求快乐了,大家都以为儿童快乐了,因此大家都快乐了。
那叫“政治正确”的快乐。
若是儿童节后想要再接着快乐,一直快乐,每天快乐,就没有了“正确”性,就“失控”了,大家都不快乐。
孩子永远无法明白的是,自己的未来可以不是自己的未来,但必须是很多人的未来。
其实道理也简单:过一个“快乐”的节显然很容易做到,显然很多方面也需要;但让儿童天天快乐显然不容易做到,而且显然也有很多人不需要。
父母和老师,是儿童成长之路最关键的引路人和启蒙者,可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及格线以下,他们习惯了“短平快”,这就是当下文化的特征,也是当下教育的本质,也是让儿童节变味的核心驱动力。
03
消失的儿童本位
最近有个很火的视频。视频中,爸爸去接初三的女儿,孩子一直大哭。
爸爸问怎么了?女儿边哭边说,“我感觉每天都过得很急,晚上一回来,吃完东西洗完澡、洗完衣服就写作业,作业写完要背书,晚上11点多才睡觉,早上5点多就起床,我那时候真的太想睡了。但是老师要求6点半到学校,我上早自习的时候都直打瞌睡……”
下面5万多条评论,有几条高赞的评论是这样说的:
“孩子太累了,教育怎么变成这样了?”
“(这是)所有孩子的哭泣……”
“现在的教育对孩子是一种摧残!”
……
早上6点上课,晚上10点下课,再算上写作业的时间,每天的强度超过17小时。全中国有哪个工种、哪个职业可以做到?像小女孩一样的孩子,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大家的目标是“清北”,但搞不好前往目标的中途就变成精神病医院。最近十年全国抑郁症的大爆发和低龄化,就能说明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说,对孩子而言,当下即未来,没有当下健康身心,就没有未来。教育应该明白对于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健康和当下。
如果幼儿园是为小学准备的,小学是为初中准备的,初中是为高中准备的,高中是为大学准备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牺牲的话,那整个儿童的生命和生活,完全就被损害了。
所以,儿童节如果是“用一年为一天准备”,就不奇怪了。
黑格尔说,这个世界上有部分人生活在奴隶意识里面,永远是卑微的,站不起来,永远伏倒在权力面前,而丢掉主人意识,不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黑格尔指的,其实就是那种从幼儿园到大学近20年,攀爬在一条拥挤踩踏的路上,不敢有一厘米一毫米的差错,最终把自己活活累死的孩子们。
李玫瑾说,人的问题,都是出在早年,现在为什么这么多病人,为什么这么多人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很多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与过去的60年代的穷和70年代的乱相比,现在更可怕。真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早年,早年的成长环境被破坏,到后面再去教育再去弥补是没用的。
《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说,滥用教育和错误的学习,还不如虚度光阴。像一个个螺丝钉一样,伏在流水线上,没有人有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是件可悲的事情。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你去适应社会的病态,不是让你去安于被现实奴役,教育的目的是让你摆脱现实的奴役。
这代孩子的悲摧,天可怜见。学校和家庭两口“高压锅”,一把焦虑的大火,天地间熊熊燃烧。小小身躯架于其上,整天周旋其间,拧过来再翻过去,真的快熟了。
那些本该被童真填满的地方,再也难以看到儿童的身影。比如说:春游、秋游、池塘边、秋千上、田野里、山坡下、周末、寒暑假……所以常常让人产生错觉:儿童不见了,要见儿童,只能在儿童节。
上个月教育部发布了“禁令十二条”,指向学校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师德师风失范等三方面问题,详细列出12项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包括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侵占课间休息时间、提前开学、推迟放假并利用寒暑补课等。教育部给各地的时间并不多:5月底启动实施,9月底学校自查,12月底总结反馈。
有媒体形容,“禁令十二条”在“重视程度”和“惩治力度”方面的强化,达到“空前”规格。
不见得“禁令”就是奔着“六一”来的,不见得“禁令”就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但从今年儿童节起,有一个新的开始,总归是好的。
只是,“禁令”只能针对学校,而家庭的“禁令”,谁来出?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半夏的自留地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cb112610-a388-43a8-86a3-3266ea2b8267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