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向《近代学术》反映,由朝华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全套120册、定价108000元的《中国近代各地小报汇刊续编(第一辑)》所收录的近代文献影本,存在着多处令人触目惊心的挖空现象。
有证据显示,这些挖空现象并非该书主编所为,而是出自出版社编辑及统、审稿人员之手。在该书校样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报有关内容旁,由红、黑色水笔多处标注着“内容低俗,须虚化处理!”“有教唆读者之嫌,建议删!请复、终审重点审阅!”“删!”等字样,在《陆小凤》一文旁则批注着“认为未成年妓女,是否保留,请复、终审…”“删!”等,而在该书正式出版时,这些内容不仅大多都被挖空,而且为了掩人耳目,在每个版面的左下角或右下角,新添了“原稿残破”一行文字,制造出因原报残损而致影印空白的假象。
这一做法,也与该书责任编辑所描述的编辑出版原则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冲突。后者撰写的《编辑手记》不仅详细交待了该书的编审出版流程、责任人等,还宣称:“我们编纂(的)历史文献,要从文献的学术价值方面考虑,对文献要有敬畏之心,要尊重文献,编辑时要谨慎,妄改是最要杜绝的问题,要尊重文献的时代背景是首要原则,尤其对于一些关于政治时局和历史人物的评述,要考虑当时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办报人的主观立场,此外,还要考虑当今的学术价值,尽量保留历史资料的原貌,每一处修改都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能确证的地方不乱改,不妄改。”
多位专家学者受《近代学术》之邀,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专业判断。长期从事新诗、影剧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杨新宇教授表示:“这种开天窗式的影印,还不算特别严重的问题。有研究佛教文学的青年学者发现,一出版社影印的近代佛教期刊里,目录上的某些政治性文章,在正文里面一概没有,相应的位置也被贴上了广告。”
目前正在成都讲学的著名文献学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则指出:“影印清末民初以来的大小报纸,目的是什么?窃以为主要是为了学界研究。那么,保持影印报纸的原貌,也即原汁原味地呈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认为内容有某种不妥(其实这样那样的所谓不妥或低俗,不正是那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反映吗?不正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吗),就加以这样那样的删节和‘虚化’处理,就十分令人惊讶了。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希望能引以为戒。”
中华文学史料学会近现代史料分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贺副教授也认为:“这些大小丛书,号称原始文献影印,其实并不原始。类似现象在古籍、近代文献影印出版、数字化过程中,颇为常见(详情请点击:杜泽逊 | 张元济先生主持商务印书馆影印古籍工作之我见)。拙著《数字人文与中国现代文学》就专门讨论过近代文献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当然,不同时期挖空、删改、虚化、涂抹程度不同,原因也不尽相同。今天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图书审查制度,但各地、各社审查尺度有紧有松,有些期刊社、出版社有权任性,神经过敏,惯于自我阉割,枪口不能抬高一寸,或是造成此类现象泛滥的直接原因。”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近代学术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bd42fafe-18ee-4207-960d-1414e94e758c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