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执政疲态,以及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不具憾动力的现势下,这次总统大选原本再次政党轮替的机会确实不小,加以国民党、民众党总统得票数(率)相加,明显胜过赖清德,照理应是来到“反绿选民”扳倒民进党的一刻。如今,赖清德以未过半选票当选,自然代表他接手执政将充满挑战,但蓝、白的未来,同样是满布荆棘。
回到年初蓝白两党开始为本次大选备战,很明显,无论国民党欲重返执政,或民众党要终结蓝绿,主要核心战略,都不脱“仇恨动员”、“仇恨政治”(国民党应是更早就从2020年大选开始),他们用以召唤支持的手段,无非反复重述对手施政留有的民怨,并欲图升高营造民众对民进党的道德反感,再把执政和在野划分成把持特权的少数,和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多数的代言。进入选举中后期,则是以“战争与和平”为诉求,至于制造恐惧,向来就是许多国家仇恨动员的典型作风。
“仇恨动员”、“仇恨政治”主导的互动主要是辱骂性的,过去以来,证明了在选举上有其特效,仇恨的力量如此强大,以至政客很难抗拒借由它去激励支持者的诱惑,它的成效,绝大多数正是建立在长期栽植酝酿出的结晶──讨厌对方政党。在台湾,“讨厌民进党”于先前多次选举中,更是效果显著,也正因为如此,再又鼓舞了蓝白两党主事者于本次大选中如法炮制。
不过,以美国为鉴,当地“仇恨政治”愈趋普遍,它的后遗症也许有很大机会亦会出现在台湾政坛。包括仇恨政治带来的政治极端对立。根据美国民调机构FiveThirtyEight的调查统计,40年前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选民,看待对方政党,曾维持一定的好感度,此后在对立、仇视不断升级下,厌恶带动的不信任循环,已造成如今两党选民几乎陷入水火不容,于是再又出现政治学家最不想见到的“消极党派之争”,也就是政党竞争纯粹剩下攻击,一旦出现极端的党派仇恨,民主崩溃的前奏就响起了。
这是“仇恨政治”最不利一地民主的一面,另一方面,它对发动“仇恨政治”的党,同样具有潜在且不小的破坏性,也就是那将促使一个党愈往“单极”发展。如FiveThirtyEight报告所说,40年前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选民对对方政党仍维持一定好感度时,在这背景下,无论共和党、民主党,内部皆容或同时存在温和派、自由派和保守派,这让单一政党有了不同价值、路线的辩证空间,但当一个党长期经由全国性选举反复操作“仇恨政治”,在与他党高度对立的同时,也代表自己将愈加容不下同党异音。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多有评论提到,共和党已被“民粹主义”把持,而民主党已然“左派化”的原因。无论前者、后者,都代表了一个党的路线走向窄化。
继续“仇恨动员”、“仇恨政治”下去,国民党、民众党会变得如何,这次选举其实已见端倪。再者,何以国民党、民众党都以“讨厌民进党”为出发,却无法共同组成团队,因为仇恨政治的特色在制造分歧,只有分歧才能借由仇恨的反馈创造政党利益。“制造分歧”正是蓝白政党当下的行事特色,无形中,自然无以创造任何和他党可能合作模式的经验,且终究会因为缺乏信任而无法走在一起。“仇恨动员”、“仇恨政治”的过患,在对外竞争极化,对内路线窄化,在彼此路线窄化下,蓝白两党可能有的“共识”又会更小,更不可能合作。而事实证明,蓝白矛盾还又胜过“下架民进党”这一总统选举中的空洞想望。终究,蓝白合作既不可能,弃保也没有法发生。这是两党长期“仇恨动员”、“仇恨政治”的反噬。
选票开出,有国民党支持者仍在媒体上念念不忘“当初侯友宜被柯文哲糟蹋成这样”,柯文哲支持者不喜国民党,也早表露无疑,双边政治嫌隙,或许之后也将不下他们和民进党。从一个角度看,赖清德虽赢,确实一点也不轻松,可见“仇恨政治”的确相当程度成功消耗了他的政治动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蓝白若继续沉溺“仇恨政治”的情绪快感,未来的政党经营,恐怕会再次面临卡关。
(※作者为《上报》主笔。全文转自上报)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ab30b49b-5ab1-4ebe-9b8e-fdffa11dea49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