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中国人又抢购免疫球蛋白 大量患者面临断药

COVID-19疫情下,中国民众不断爆发抢药潮,从退烧药、止泻药,最近更疯抢免疫球蛋白,导致此药缺货。然而对于每月都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患者来说,他们正在面临断药危机。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称丙种球蛋白或简称免疫球蛋白,原本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大类疾病,多用于儿童和血液疾病。在COVID-19治疗中,主要用于患者因染疫或者激素类药物压制带来自身免疫力下降,临床多应用于重症阶段。

综合财新网和澎湃新闻报导,最近因遭抢购以及重症患者需求增加,医药市场上的免疫球蛋白面临缺货,同时,也有“黄牛”将免疫球蛋白炒至高价售卖。如果短缺状况持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将陷入困境,因为这是他们的续命药。

一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说,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为16-24天,越往后拖,其体内的免疫球蛋白量越少,“到后面就算是在病毒和细菌里面裸奔了”。

这名患者注意到,大约在去年12月26日已经开始传出免疫球蛋白不足、价格上涨的消息,当时价格涨到了每支人民币800元,“到年底的时候已经感觉是全国性的了,元旦过后就突然爆发”。元旦后价格飙升至2000元以上,现在问到的最高价甚至有5000元一支。

另一名郑州市民同样是在去年12月下旬发现问遍当地三甲医院都无法取得免疫球蛋白。一家医院表示,现在医院的免疫球蛋白只给生命垂危的人用,“我说我们孩子才是免疫球蛋白的第一适应症”,这位母亲今年1月尝试在黄牛手里以每支1800元的价格买了6支免疫球蛋白,但她依然担心下个月该怎么办。

报导说,目前,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原发性免疫缺陷类患者都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免疫球蛋白。由于运输条件的要求,病友之间跨省互助难度也很大。

浙江一家三级医院血液科医生说,“丙球本身属于高价自费,医院不会储备很多”。山东一名COVID-19重症患者家属说,她在1月4日被医生告知需要对家属注射免疫球蛋白,但“医院说他们自己也没有,让我们自己找渠道”。

免疫球蛋白要立刻增产也有困难。报导指出,中国具备血液制品生产资格的企业有限。再加上近来多地血站库存不足,这意味著生产免疫球蛋白的血液原料供应紧张。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