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法院续审修法 万名民众接力示威

台湾立法院会21日处理立法院职权行使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历经14.5小时的表决大战,二读表决通过共21条条文,及1个章名“调查权之行使”,相关法案的内容以及通过方式引发极大争议,21晚3万台湾民众包围立法院抗议国民党和民众党“黑箱”操作。5月24日,立法会续审国会职权修正相关法案。截至看传媒记者发稿时止,已有近万名民众在立法院外示威。

超过50个民团21日上午号召民众在立法院外青岛东路与济南路集结,要求将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与中华民国刑法藐视国会罪等修法草案退回委员会重审。

截至中午12时,主办单位喊出已1万人到场,主舞台所在的青岛东路人潮已延伸到中山南路,民众高喊“没有讨论,不是民主”与“我藐视现在的国会”等口号,也有许多人手持百合花声援。

期间有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从主舞台上方天桥经过,民众热情高喊“台湾加油”,民进党籍立委也都停下来向民众致意“谢谢你们”。

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李明哲表示,很多人10年前在这里参与太阳花学生运动,他3天前看到现场有12岁孩子,“我对不起他,代表这10年我们这代人努力不够”,要让孩子站出来帮台湾、争民主,他是为自己过去10年补过。

他说,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称不要用少数霸凌多数,仿佛多数就可决定一切,但如果多数就是民主,全世界最民主的是中国与北韩,在没人敢反对情况下,投票率与支持度都100%。

李明哲表示,如果多数就是民主,“我们的民主与独裁国家没两样”,不讨论、只有多数是独裁国家式民主,国民党多数就是要大家接受这种价值。

他说,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傅崐萁去要侵略台湾的中国、在国会以多数逼大家接受完全不民主的法案,就像把中国独裁价值带到台湾,逼大家接受。大家一定要继续努力,告诉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我们不接受从中国带过来的、对权威者妥协的价值”,选择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生活方式,“你们不代表民意”。

二读条文争议为何?

1、总统国情报告即问即答

总统国情报告部分17日经举手表决二读通过,国民党与民众党提出的再修正动议条文明定,总统于每年2月1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国情报告书,并于3月1日前赴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新任总统就职2周内向立法院送交国情报告书,并于1个月内赴立法院进行国情报告,且立委进行口头提问时,总统应依序即时回答。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主张,蓝白共提的“国会扩权法案”修法过程“程序不正义”;总召柯建铭22日表示,民进党将提出释宪。柯建铭23日补充说,总统赖清德曾说会“在合法合宪下会来立法院”,至于未来是否会到立法院国情报告,“他自有他的判断和抉择”。

2、反质询及藐视国会

国民党团与民众党团共提的再修正动议,经举手表决二读通过规定,质询的答复不得超过质询范围,并不得反质询。

被质询人有不得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等或有其他藐视国会行为的义务,违者处新台币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

3、人事同意权

人事同意权现行规定是以无记名投票表决,21日举手表决二读通过的条文规定,立法院行使人事同意权时,审查后提送院会以记名投票表决,审查期间不得少于1个月,审查过程应举行公听会。被提名人的学经历、财产、税务、刑案纪录表等资料,应由提名机关于提名后7日内送交立法院参考。

二读条文也包括罚则,被提名人面对立委审查时,答复不实、隐匿资料或提供虚伪资料,经院会决议者,得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锾。

至于民进党团所提版本在司法法制委员会排审时,在蓝白挟人数优势下,表决通过散会动议,最终无法送出委员会,未进入二读。

4、行使调查权

关于调查权行使部分,二读通过条文规定,立法院得设调查委员会或调查专案小组,对相关议案或与立委职权相关的事项行使调查权及调阅权,并得要求有关机关就特定议案涉及事项提供参考资料,并得举行听证,要求有关人员出席提供证言及资料、物件。

立法院行使调查权不得逾越调查目的、事项与范围,并应尊重其他国家机关受宪法保障独立行使的职权,及行政首长就特定机密决定不予公开的行政特权;这部分依照民进党团所提再修正动议无异议通过。

国民党团与民众党团所提的配套罚责也二读通过,政府机关或公务人员若于立法院调阅资料时拒绝、拖延或隐匿,得经立法院会的决议,移送监察院提出纠正、纠举或弹劾;法人、团体或社会上有关系人员则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锾,并得按次处罚至改正为止。

5、听证会、刑法藐视国会罪待审

目前待审的条文还有立委行使听证权、刑法增订藐视国会罪等条文,于24日院会处理。

国民党团与民众党团所提行使听证权的再修正动议,内容包含涉及外交、国防或其他依法令应秘密事项者,以秘密会议进行,除此之外应公开举行。若没有正当理由缺席、拒绝证言,得经立法院会决议,处1万以上10万元以下罚锾,并得按次处罚;而出席听证会的社会上有关系人员证言若有虚伪陈述,可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锾。

至于国民党团提案修改刑法,增订藐视国会罪,规定公务员于立法院听证或受质询时,就其所知的重要关系事项为虚伪陈述者,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万元以下罚金。

对新上台的赖政府有何影响?

日经亚洲表示,赖清德虽赢得1月的总统大选,但民进党在立委选举失去绝对多数。如今赖政府上任后仅几天内的政局发展,只会更凸显国会分裂可能令台湾施政困难重重的疑虑。

政治大学政治学学者纳赫曼(Lev Nachman)指出,目前立法院的纷争显示未来预期会出现的情况,至少短期内如此。“立法院不仅将让赖(清德)的任何政策计画无法推动,也可能让(前总统)蔡(英文)过去8年达成的政策倒退。”

纳赫曼还说,若这些争议法案完成立法,“我们有相当可能性见到有人试图迫害让国民党苦恼的民进党官员”,“国民党和民众党可能会有权力讯问他们想讯问的任何人”。

这如何影响台湾抵御中国威胁的努力?

立法院的分裂,可能对台湾自我防御来对抗中国介入与胁迫的努力受到重大影响。

国民党籍前总统马英九今年4月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回台后他的办公室便呼吁应蓝白合作速修“反渗透法”。这份法律是为了限制中国对台湾政治和选举的试图干预而设计。

资讯安全专家、民进党立委沈伯洋表示:“从(立法院)会期一开始直到现在,国民党确实一直示意要推动松绑台湾的国安法规。”他寻求针对立委受到中国势力影响订定更严格的法规,但遭到在野党立委阻挠。

沈伯洋说,由于民进党在立法院缺乏足够票数,因此“我们能做的,是尝试让民众了解为何国民党和民众党的行动对台湾有害”。

朝野对决可能会有哪些结果?

若蓝白强势通过法案,可能引发旷日持久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战。总统则无否决法案的权力。

中研院法律学研究员黄丞仪告诉日经亚洲,若法案通过可能会有2种情况,一是行政院以法案窒碍难行为由退回立法院请求覆议,但立院最终仍可以简单多数通过法案覆议;二是民进党立委向宪法法庭声请释宪,寻求让法条因违宪失效。

无论哪种结果,一些批评家指出,台湾人民都要付出代价。东华大学访问学者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表示:“在野党强力试图扩权,牺牲了原本可用来解决生计、能源和国防改革的精力,而这些改革是台湾亟需的。”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