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指出:中国的体育体制生根于苏联模式,为了最大限度地拿金牌,政府把重点放在那些在西方资金不足的不太知名的项目,或那些有多枚奥运金牌可赢的项目上。女子举重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为比赛项目后,一直是北京奥运金牌战略的理想目标。
对大多数体育大国的运动员来说,女子举重这项运动是小众事业,这意味着西方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争取资金上有困难。而且举重比赛有多个体重级别,有拿下四枚金牌的可能性。因此双臂展开长度令人赞叹的农村女孩被指挥去练举重。
对女子举重运动员来说,中国的体育制度要她们付出的代价尤其高。虽然跳水和体操运动员必须与国家分享代言协议的收益,但他们至少可以在退役后充分利用自己的名声。而广告商们往往对女子举重运动员不感兴趣。
一个例子是,一位曾经的国家举重冠军退役后穷困潦倒,靠一份公共澡堂的工作谋生。她还长了胡子,她说那是她年轻时被迫服激素的结果。
2017年,在对旧样品进行重新检测后,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四枚女子举重金牌中的三枚被取消,因为检测发现了违禁物质。
举重运动中兴奋剂泛滥,中国并不是唯一被发现违规的国家。但是,个人决定使用兴奋剂与国家指导儿童使用兴奋剂不是一码事。
对中国的体育机器制造出来的运动员来说,多年的艰苦努力仍可能在奥运会的激烈竞争时刻付诸东流。周一在东京参加55公斤级举重比赛的选手廖秋云是以世界冠军的身份参赛的。廖秋云周一走上赛台时,脸上的表情在决心与无奈之间。一名菲律宾选手在比赛的最后时刻超过了廖秋云,拿下了金牌。
比赛结束后,26岁的廖秋云站在那里哭了起来,有点喘不过气来。眼睛红红的廖秋云回答了中国记者的提问。一名记者说,获得银牌也是一个伟大成就。廖秋云低头看着地板。多年来抗拒不饶人的重量和引力造成的创伤,沉重地压在廖秋云的身上。“很多年了,一直都有,”她提到自己的伤时说。“反反复复一直都有。”
中国政府的重点一直是那些可以通过机械动作来完善的项目,而不是那些需要多个运动员不可预测的互动项目。除女子排球外,中国从未获得过大型集体项目的奥运金牌。
中国自1984年以来赢得的奥运金牌总数的近75%集中在六个项目上:乒乓球、射击、跳水、羽毛球、体操和举重,这并非巧合。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金牌由女子冠军获得,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代表团中近70%是女性。
摘自纽约时报:“不惜一切代价:奥运金牌背后的中国体育举国体制”
本文由看新闻网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看新闻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8bfc646b-3f7d-4df1-94a3-c7c86eb0a54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