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从滞胀到衰退 中南海决策方寸大乱

最新发布工业等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从滞胀进入衰退阶段,中南海决策层已经方寸大乱,即使政策调整也存在滞后风险。

10月2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靓丽”的经济数据显示,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87.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3%,增速较上月加快6.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其实,中国总共4110万户企业里,规模以上企业只有36.8万家,占比仅0.9%,超过99%的企业是规模以下企业。截止2020年底,中国7.5亿就业人口中,规模以上企业雇佣了7300万。而其它90%以上的就业,都由规模以下企业解决。

自由亚洲电台的报导称,观察中国经济到底如何,不该看规模以上的企业,而应看规模以下企业数据,但这方面的官方数据是缺失的。

 招商银行曾针对该行服务的规模以下企业做了一个问卷。从地域上看,除了安徽、河南、四川等少数省份的规模以下企业预期2021年营收能有正增长外,其它省份企业对营收的预期都是负。从行业上,除了制造业对2021年营收有小幅正增长预期外,其它所有行业对营收的预期都是负。

《路透社》的文章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大胆改革旨在减少经济对房地产和债务的依赖。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凸显了重重风险,并对习近平实施其计划的决心带来考验。

经济是有自身运行的周期性规律的: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周而复始。目前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出口等“三驾马车”全面放缓。

工业生产因为能源强度目标以及煤炭短缺环境下的限电措施而受到抑制,此前煤矿关闭更是加剧了煤荒。

在面临全球煤炭价格暴涨时,中国的电力公司无法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据悉,这场电力危机引发了中南海决策层的争吵。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此前撰文认为,大宗商品通胀的高点已现,中国经济将逐季放缓,现在处在经济周期的滞胀后期和衰退初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两期转换时点。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