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使“阻赖” 进入“次要任务”

赖清德副总统下周出访巴拉圭,过境美国将东进(纽约)西出(旧金山),就地点言,代表维持了既有台美默契,也吻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对“台湾副总统过境美国形式常态化”的说明。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曾扬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阻止赖清德访问美国”,如今形同“首要任务”失败,那么之后中国“阻赖”的“次要任务”又是什么?

中国为阻却民进党政府和美方交流,历来皆有所谓“首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后续任务”等反制。以去年8月美国众议院(前)议长裴洛西访台为例,中国驻美大使馆也曾强调“中国坚决反对美台之间一切形式的官方接触”,紧接著,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再升高措辞,直接要求“美方不得安排裴洛西访台”,并威胁“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采取坚定有力措施”,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绝不会坐视不管”。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再称“至于是什么(有力)措施,如果她敢去,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连习近平也亲自上阵,发表了“民意不可违,玩火必自焚”谈话。

但中国阻止裴洛西访台的“首要任务”并没有成功。很快地中国便进入“次要任务”,也就是首次在环绕台湾的六个海域、空域进行“实弹军事演训行动”。而通常,“次要任务”对“首要任务”已无实质回复作用,因此目的多是为发挥“后续任务”。

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于裴洛西离台一个月后,对台湾民众所做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裴洛西访台造成解放军大规模演习,确实台湾危机感升高,隔年一月,“布鲁金斯学会”继续追踪,大多数受访者仍认为裴洛西的访问让台湾变得不那么安全。

上述调查代表中共“后续任务”,就是借由“次要任务”(军演)的威摄,去强化“美国不可信(靠)”的舆论。以当时看,中共阻止裴洛西访台“首要任务”失败,“次要任务”跟进,“后续任务”则达到一定的效果,并且回头补偿了“首要任务”失败所造成的中方(颜面)损失,尤其让台湾人(主要为蓝营支持者)加深对美国的怀疑(并有助宣传“美国弃子论”),甚而反向让美国人自我检讨美国支持台湾民主的方式,是否在当地原来并不受到欢迎。

直到今年四月,传出蔡英文将利用过境美国机会,和新上任的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中国同样又一次发动阻止蔡英文和麦卡锡会面的“首要任务”,包括由中国大使馆对美国议员寄出“警告信”,要他们取消陪同麦卡锡会见蔡英文,信中再次提及“中方不会坐视”,和将采取“必要行动”等字眼。

只是这一次“首要任务”又失败。蔡英文不只在雷根图书馆和麦卡锡会谈,双方还发表公开声明。不过,中国所谓“不会坐视”和将采取“必要行动”的“次要任务”,实际上已比裴洛西访台后续动作平淡许多。尽管中国亦有14架战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有两艘中国航母被发现出现在距离台湾东海岸200海浬处,但已远不及去年的围岛军演。

一来,蔡英文和麦卡锡在美国本土会面,虽仍具象征意义,但毕竟不同于裴洛西直接出现在台湾总统府,中方“次要任务”降级,并不意外,二来,国际时局(乌俄战争、欧中关系、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间接抑制了中国当时军演的规模。既然降级,其“后续任务”(疑美论)的效果自然也跟著被稀释。

在阻止台美交流上,中国一连串“首要任务”、“次要任务”、“后续任务”几乎从未停歇。这次赖清德过境美国,因为他既是副总统又是民进党总统参选人,因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才会如此高调把阻止赖清德访美当成“首要任务”。不过,比起裴洛西访台、蔡英文会见麦卡锡,赖清德此行的敏感性并不属于同一等级,谢锋纵然“首要任务”已告失败,次要任务,则最多是尽可能干预美国政界人士和赖清德接触,尤其必然又再一次动员中国侨民到赖清德下榻饭店外喧嚣闹场。

而以过去蔡英文过境美国,中方执行“次要任务”的结果,多是反噬到台湾亲中派身上,值此选举敏感时刻,谢锋明知针对赖清德必然的“次要任务”很可能是反效果(选情面),却也是位居其位不得不为,一定要做的事。

(※作者为《上报》主笔。全文转自上报)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