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在后头

近日 ,上市公司华讯方舟的一纸公告,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事情的起因,要从华讯方舟之前的财务造假风波谈起。

据报道,2016年至2018年,华讯方舟通过虚构购销交易的方式,虚增企业的经营利润,总额达1.75亿。

连续三年造假,行径可谓恶劣,然而,华讯方舟公司只被罚了60万。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

华讯方舟的最新公告,再次披露了一个让人哑然失笑的消息。

华讯方舟因为之前虚构购销交易,导致多交了税,如今,这些多交的税又被税务部门退回来了。

没错,全都退回来了,下面是我在天眼查APP上查到的信息,退税的总额高达1500多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换言之,造假“惯犯”华讯方舟,不仅没有付出应有代价,反而赚大了。 

其实,类似上市公司“吹牛不用上税”的荒诞剧,鱼叔我早就不只一次看到。

2019年,上市公司宁波圣莱达电器同样因为虚增利润1000万,被罚60万。事后,税务部门也退回了圣莱达多交的250万元税款。 

显而易见,某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敢前赴后继,玩财务造假,敢吹牛皮误导市场,忽悠股民,原因就在于里面的收益很大,违法成本却很小。 

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把股价炒高,割股民韭菜,可以避免连续亏损导致的退市,这里面的违法收益可以以亿计。但是,所付出的成本,也就是顶格处罚60万而已。 

当然,新证券法修改后,把信息披露造假的处罚的上限提高到1000万,看似对造假更有威慑性了。

但要记住,这是“上限”。

正常的话,也就罚个几百万而已。比如今年3月13日,新证券法生效后,首单财务造假案例出炉,上市公司广东榕泰因造假被罚300万。 

相比造假带来的巨额收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罚款,也算不上高。很难说,就能把造假企业和高管罚到肉痛,让他们真正长记性。

至于税务部门给造假企业退税,更是一个大bug。和偷税行为不同,虚增收入和利润多交税的行为,看似没有影响到国家税收,把因此多收的税退回去,国家也没有损失。

但实质上,这是利用税收的公信力,为企业造假行为背书。换而言之,国家税收制度事实上沦为了造假者的工具。它不仅损害了税收法制的统一和公平,也背弃了诚实守信的商业原则,冲击到正常市场秩序。

法治社会,“任何人不能从其自身的过错中受益”,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企业恶意造假,偷逃税费应当处罚,同样,企业通过造假,刻意多交税,同样不该为法律所容忍。

道理很简单,如果造假者总是能从其造假中获益的话,那无异于变相纵容造假。

从国外成熟证券市场的经验看,上市公司及高管任何造假行为,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动辄罚款几个亿,十几个亿,此外还面临股民的天价索赔,严重的甚至还有牢狱之灾。

相比起来,我们的上市公司真是太幸福了!

(全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鱼眼观察)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