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李强访澳激起的风雷或风波

李强抵达澳洲首都堪培拉,引来两组立场对立的群体分别从澳洲的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个政治大集。  

一方是抗议队伍,由中共贬义认定的“五毒”组成。中共的政治反对派,人数不会多;高举雪山狮子旗的藏人;身着黄色练功服的大法修炼者;情感共鸣新疆集中营受尽中共监禁迫害的维吾尔人;被习近平国安法毁弃的东方明珠香港的共情者。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另一方,在中方明火执仗的运作下,澳同乡会的侨领大力动员全澳各地华人,组织自己的欢迎队伍来到堪培拉。组织者大力通告:“为期三天两夜,迎接总理!我们将提供食物、住宿和交通。我们要表达我们的爱国主义!” 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就这点出息,大批广场舞大妈大婶大爷们,就为了获得了免费食物、住宿和交通,前往堪培拉。一欢迎中共国总理,给李强足够的面子,符合中国的传统面子文化;二也可奋力表现,以人数优势势压李强抗议者,讨中领馆欢心,以后返回中国更有好处和便宜可得。 

 此次李强访澳,阵仗不小,独自出访,习近平够不着,以大国领袖之尊获得澳洲工党政府给与的礼遇,也一扫自我放软身段处处受气的憋屈而有所扬眉吐气。但有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件引起媒体不小的关注,对澳中两国政府的颜面都有损伤。  

澳洲警察执法用力过度,居然对抗议人群施以过度执法,使得在场一位记者出身的许姓女子遭受肢体伤害。此女子曾经在澳洲主流媒体节目上力辩同为节目嘉宾的中国大使馆官员,使那位官员当时洋相尽出,成为整场的笑柄,好不丢脸。窃以为中方事先势压澳方,澳方委曲求全答应中方要求。此类事笔者有亲身体会,2003年10月李肇星曾向澳洲施压,澳方隐忍,变通调整,满足了胡锦涛,也保全了大额经贸协定的签署。这是食髓知味,故伎重演。

  成为中澳外交博弈焦点多年的成蕾此番也低调出场,但还是引起中方的极度不自然和不自信,使领馆人员竟然数度特意选择站位,用来遮挡现场拍摄将成蕾摄入其中。殊不知却是掩耳盗铃欲盖弥彰,又成为一件外交笑柄。

  澳洲的不聪明之处则是对北京的不适当过度予取予求给与默许,姑息养奸构成中共外交上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尤其是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共方面的战狼外交固然是习个人风格所力主,但也与澳洲和西方的目光短浅造成的姑息养奸开门揖盗有莫大的关联。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本来成蕾只是在中国工作,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哪知道大祸从天而降,一夜之间突然成了北京眼中的间谍了,岂不滑天下大稽?经过数年两届政府的不断交涉,成蕾总算命好,得以重获自由,返回澳洲。此次低调出场,中共方面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想必成女士不见得有强烈意愿因为中共给她多年失去自由的痛苦而定要报一箭之仇,这一下可好,不是敌手也是敌手了。愚蠢之极,把鱼向喜于遨游的渊中驱赶,把雀往自然生活的丛林里驱赶。 

 澳中关系缓和以及贸易恢复常态,表面上澳中双方都需要,实际上中方的需要远大于澳方。只是双方关系有童叟有欺的意味,中方强势,澳方弱势。强的原因是北京敢于作为,唱空城计恐吓对手;弱的原因是堪培拉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清。看似澳洲社会对北京的不信任,其实更是澳洲政治、商业、学术和媒体精英对北京的观感,不应该是普罗大众。对中国军事威胁的忧虑来自于不知己也不知彼。实际上中国的军事强势也如同中国普遍的豆腐渣工程,银样蜡烛枪,真刀真枪试用一下就可现原形。澳洲政治领袖内心惧怕了,它就真的强了,可成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的军事威胁对台湾一样,台湾政治领导人勇敢无畏地面对中共军事威胁,中共的军事威胁立马就成了泄气的皮球。一句话,澳洲领导人对中国军事力量产生惧怕心理,中国军力就强大了。反之,北京就不敢轻举妄动。   

 AUKUS显然针对北京,北京对此耿耿于怀。AUKUS的出现,应是美中对峙中中共强势,咄咄逼人所促发。而美国政治领导人昏聩,美国国内政治混乱,这就更加促成了美中对峙。美国内部问题能够解决了,中共就立刻消停了。这也是西方自信心严重缺乏,才拉一个群来对付北京。澳洲单挑北京诚然以卵击石,但是美英各自展现政治勇气就足以抵御北京的凶悍。泼皮牛二逼得青面兽杨志一时兴起,一刀就结果了牛二。根本就无需劳师动众的这么大的动作。如果年前没有AUKUS,工党绝对不会主动发起建群抵御北京。现在AUKUS既然建立了,时代也变迁了,工党也不好意思再退出群,不温不火地维持现状是现在堪培拉的选择。

 本世纪初印太战略初始,澳洲加入了,但是陆克文2007年一上台就退了出去。原因应该从澳洲这两个政党的意识形态中去找。工党本来就倾向北京,他们之间有soul mate的意味。   

 不论是AUKUS和印太战略,澳洲的加入,其原因还是要在澳洲两个政府两个不同政党的意识形态中查找。工党是北京政权的天然倾慕者,而上一届的联盟党政府对共产主义病毒有天然的免疫力。但是澳洲社会应该对这个问题不能算是敏感,确切地说澳洲普通民众在这个问题上不敏感。

台湾记者问笔者澳洲在这个议题上对台湾有何影响。笔者回答台湾问题的看法可能在下一次的联邦大选的结果上有所表现,但这不会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十多年前笔者主持过一个盛大的活动,邀请了澳洲工党前总理霍克和现总理艾博年出席做主讲嘉宾。有亲中领馆的人士给笔者捎话,警告不要让台湾代表人物出现。笔者没有理会,我行我素,就是安排台湾代表人士与前总理霍克同席交流互动。前联盟党政府总理和他的阁员数次到访台湾,艾博年也曾带领工党团队拜会过台湾总统府。当然当他们成为国家领袖时候,还是会先看一下北京的脸色行事的。

  平心客观而论,这次李强走访澳洲,借澳洲首都堪培拉为大舞台,所出场的各个方方面面如:澳洲政府、李强、中方外交机构、欢迎队伍、抗议队伍等,各有所得,各取所需,都完成了自己一方的使命。

  而笔者对中共的未来,则看到了狂澜既倒,大厦将倾,应该不会遥远。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