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水」原本是传统之中的祥和之水,今年却变成了80年未遇的「洪水猛兽」,从六月初开始,直到现在,中国长江流域面临持续不断的强烈暴雨,官方统计,截至6月23日,已造成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等26省(区、市)共1,122万人受灾,随着暴雨范围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已有近1,000座水库急泄洪。中国官方连续发布了暴雨的黄色警戒,重灾区之一的重庆,更在22日发布了80年以来第一次的「洪水红色预警」。「长江流域发大水,三峡大坝挺得住吗?」三峡大坝的牢固性再次成为人们最忧心的话题。水利专家称,一旦三峡大坝溃堤,洪水将一路冲到上海。中国上一次「战洪水」是在1998年。
「龙舟水」未能体现「祥瑞之气」
在中国华南一带的春夏交接时,南方暖空气与北方冷空气于两广一带所形成的滞留锋面,由于这种奇特的气候现象往往发生在端午节前夕,因此民间将这期间的强降水称为「龙舟水」,一方面为端午农耕与划龙舟带来重要的用水,一方面也以清凉的降水象征夏季的正式降临。在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与雨是联系在一起的,龙飞天上,行云布雨。「龙舟水」一直被认为是「大吉水」。
但今年的「龙舟水」太激烈、太庞大,反而成为洪水猛兽。
在进入六月后,这条龙一直在降豪雨,几乎没有停下来过,首先遭殃的是广西省的阳朔县。由于连日不间断暴雨所导致的水位暴涨,各级水库纷纷紧急泄洪,但这却造成下游的漓江水位暴涨,于是在反应不及与水位过高的灾难状态下,位于漓江河畔的阳朔县城,很快地就被洪峰冲没,城内大面积没入水中。这是当地20年来从未见过的惨象。
6月20日之后,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到25日深夜,贵州、重庆至长江中下游一带降雨量达到最高峰,不仅暴雨范围扩大,更不断发生灾害,官方已承认,不排除再度发出洪水警报。
湖北省水利厅表示,截至23日8时,省内有680座水库超出防洪限制水位,为入梅以来最高。其中2座大型、12座中型、666座小型水库,主要集中在黄冈、咸宁、黄石等地。与22日相比,全省超防洪限制水位水库增加201座,其中咸宁、黄冈分别增加了70座、31座。
中共官方对外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西南部暴雨不断,截至23日,已造成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等26省(区、市)共1,122万人次受灾,其中57.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1.3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9,300余间房屋倒塌,17.1万间房屋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6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41亿人民币。长江中下游已有980座水库急泄洪,其中不乏多座大型水库。
据大陆媒体报导,近日大雨直灌长江流域,造成长江流域上游重庆、四川遭遇80年来最大洪水,而位在下游的安徽省也难逃大雨侵袭。
到23日下午4时,安徽省报告有300座水库超出防洪限制水位,包含4座大型、15座中型水库,正在加速泄洪。据报导,由于六安市遭河水倒灌,裕安区西河口乡有8村交通、通讯、电力中断,其中5个村庄严重被淹,近9,500人受灾,官方迄今尚不确定人员伤亡情况。
此外,邻近重庆的贵州省遵义及铜仁一带,近一周以来也是大雨或大暴雨不断,不只洪水爆发导致山体滑坡,水电、道路中断,街道更是变成瀑布。
据统计,截至6月22日,洪涝灾害已造成重庆市綦江、巫山、彭水等26个县(区)21万人受灾,11.1万人转移避险,近1,90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00余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7.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人民币。贵州省遵义、铜仁、黔东南3市(自治州)9个县(区)7.4万人受灾,5,5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3,200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如果三峡大坝溃堤 上海将变海上
面对社会对三峡大坝的质疑,旅居德国的中国水利专家王维洛在受访时示警,三峡大坝的防洪功能根本没用,长江中下游居民应尽早准备救生装备、拟定逃跑路线,一旦溃堤,洪水将一路冲到上海。
王维洛指出,目前大坝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都发生洪水,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也不乐观地透露可能会有更大洪水发生;大坝上游地区的重庆同样淹水,发出洪水预警,如此一来,上游的居民希望大坝放水、下游的居民企盼不要放水,大坝在施工前的论证就已知道,这样的建物想达到防洪会发生矛盾情况,对治水完全没用。
王维洛强调,比起坝体变形,更为严重的是渗漏问题,坝体船闸四周的渗漏问题相当不乐观,是施工最差、位移最大的所在。他认为,一旦溃堤,从大坝以下到上海、出海口将「全都完蛋」,呼吁长江中下游居民应有心理准备,提早规划逃生。
王维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三峡大坝的)风险永远存在,中国在世界上是溃坝率最高的地方,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一倍以上。」
他分析称,中国溃坝率高的三大原因:50%来自大坝的设计错误,比如库容设计太小、低估暴雨影响;40%来自工程质量太差,10%则是运行出错。
对于中国专家曾在2019年辟谣大坝是水泥块「弹性变形」的说法,王维洛回答时用了三个字:「骗谁呢?」
他说,中国老百姓需要有理解真相的空间,中国科学家的真心话也不该被掩盖。
近日推特上热传一条消息,疑是拥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等多个头衔的黄小坤,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示警:「宜昌以下跑,最后说一次」。
根据《科技日报》报导,黄小坤本人已否认发文。中国官媒《环球日报》22日也发文引述中国专家说法,称三峡大坝不存在溃堤风险。
尽管中国网管严控洪灾「谣言」,但中共当局对三峡的牢固程度明显缺乏信心。其说法也是一变再变,2003年时声称可防御万年一遇的水灾,2004年改口防御千年一遇的水灾,至2007、2008年时则说可防御百年来的水灾,但面对这一次80年的大水灾,管理局的处长却说「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可见连官方也不敢担保这座被称之为固若金汤的三峡大坝。
没有六四屠杀就没有三峡大坝
按照计划,前中共改革派元老李锐之女李南央主编的《三峡啊》一书应该在2020年6月4日前由美国的溪流出版社出版。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印刷厂无法及时完成。
依李南央在总序中所言,《三峡啊》一书分为两部份,上半部是1989年2月由戴晴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江、长江》的全部内容。下半部是李南央选编的反对三峡工程的代表人物无法在大陆正式发表而散落在网上、或中国大陆以外出版物上有代表性的文章。
王维洛先生为《三峡啊》一书所作序言,题为「三峡大坝,谁与李鹏一起建造了这座愚蠢的纪念碑?」
王维洛表示,李鹏写了一部三峡日记取名《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他告诉后人说,三峡大坝工程,不是李鹏一个人要建的,而是许多人一起建造的。那么到底谁和李鹏一起建造了三峡大坝工程
李南央在接受《明镜》陈小平博士采访时,引用了北大教授黄文西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要为子孙后代留一座愚蠢的纪念碑」。李南央说:「现在,这座碑无可挽回地立起来了。那上面刻着决策者、鼓噪者、追随者的名字:邓小平、王震、江泽民、李鹏、钱正英、张光斗、林一山、潘家铮、李伯宁、郭树言……」
王维洛特别提到《李鹏三峡日记》中提得最多的人物是江泽民,104次,最少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次。
六四屠城之后,江泽民正式走马上任,赵紫阳被软禁,李鹏在镇压过程中亲手搬掉了阻碍三峡工程建设的赵紫阳,并获得了新的总书记江泽民在三峡工程的大力支持。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票未按表决器的结果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
1996年4月15日江泽民通过电话告诉李鹏,李锐上书要求停建三峡工程已经被他制止。
李锐曾任中共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是国内主要的三峡工程反对派代表人物,1980年代初着有《论三峡工程》一书,并多次上书高层指出,将来三峡工程完工,库尾洪水位剧升,必然要为重庆「准备后事」。李锐曾引用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的话说,今后恐怕会在白帝城立三个铁人,分别为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前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和中国水电专家张光斗。
李锐之女李南央引述专家说,当时的水泥强度严重不过关,三峡大坝的混凝土浇筑至少需要410万吨强度,可当时中国国内能实现的最高的强度是207万吨。按理说不应立即上马,但鉴于六四后形势,还是上马了。结果至今,关于三峡工程质量的争议不断。
王维洛认为,可以说,没有1989年对民主运动的暴力镇压,就没有三峡大坝工程。
中共建政后遭受过三次特大洪水
1954年夏季,暴雨造成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不堪负重,先后溃决与人工决堤,爆发大洪水,江汉平原的洪湖地区、东荆河两岸一直到武汉市区周围湖泊一片汪洋,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高达1,888万人,但官方报导的的死亡仅3万余人。
1975年8月,中国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在台风尼娜影响下产生的特大暴雨导致包括板桥水库在内的62座水库溃坝,大洪水淹没了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导致680万余间房屋倒塌。由于中国当时处于文革期间,当局掩盖了惨案真相,据悉死亡人数数万以上,但至今没有确切数据。直到2005年,中国当局才正式透露了这场灾难,该灾难被后人称之为「人为灾难」,2005年5月,在美国《探索频道》的「The Ultimate 10」节目中,河南「75·8」水库溃坝事件被评为「世界十大技术灾难(The Ultimate 10 Technological Disasters)」的第一名,超过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98年夏天的雨季在中国的长江、松花江、嫩江等主要河流干支流发生的洪水灾害,被称之为是长江在20世纪的第二次大洪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在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地。据中共官方数据称,倒塌与损坏的房屋高达2,000万户,造成4,1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人民币。在这场大灾难中,时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为受难地区的建筑物创造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单词「豆腐渣工程」。
本文由《看新闻网》原创、编译、首发或转载。转载必须保持文本完整,声明文章出自看新闻网或原作者,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本文网址:https://vct.news/news/41cc7958-8f53-4422-9e59-e2f715bbfc7d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