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军大扫荡 开枪驱散示威者 至少逮5名记者

缅甸反军事政变示威于2月14日进入第9天,全国仍有数十万人上街抗议。缅甸北部的安全部队14日向电厂外的一群示威者开枪,至少有5名记者被捕。同一天还有多个城市在入夜后出现装甲车,而缅甸新的军事政权还对数名提倡全国反政变示威的社运人士发布逮捕令,警告民众不要窝藏政治活跃分子。

装甲车行驶于仰光等大城 传15日凌晨断网断电

综合媒体报导,缅甸军政府最近加强力道,试图平息迅速发展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这些运动的支持者要求当局释放前实质领导人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密支那、西部若开邦(Rakhine)首府实兑(Sittwe)等大城市,14日入夜后有装甲车穿街过巷,是军方2月1日政变以来出现最多军车的一次;还传出军政府会在15日凌晨再度封锁全国网路,气氛紧张。

缅甸北部克钦邦(Kachin)的一座发电厂发生警民冲突,安全部队14日开枪驱散了发电厂外的示威者。有示威者怀疑军方想截断电力供应。

脸书上的画面显示,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市(Myitkyina)的一座发电厂的示威者,遭到安全部队射发催泪弹后再开枪驱散,不清楚是用橡胶子弹或实弹。当地传媒报导,有五名在现场报导的记者被捕。

缅甸各界盛传15日凌晨1时至9时网路将被切断,缅甸民众14日晚间不断在社群媒体上传载满军人的军车、坦克车和水炮车在第一大城仰光街头行驶的画面。

缅军追捕反政变社运者 估400人入狱

缅甸新的军事政权14日对数名提倡全国反政变示威的社运人士发布逮捕令,警告民众不要窝藏政治活跃分子。缅甸警方正在追捕7名声援示威的社运人士,其中有些是知名民主运动者,包括曾领导1988年反极权示威的敏哥奈(Min Ko Naing)。敏哥奈当时还是大学生,因协助对抗那时的极权体制而坐牢超过10年。

根据“缅甸援助政治犯协会”(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估算,包括昂山素季许多政治盟友在内,已有近400人身陷囹圄。

缅甸反军事政变示威
仰光民众2月14日为一名在内比都(Naypyitaw)抗议活动中被枪击的Mya Thwe Thwe Khaing祈祷。(Hkun Lat/Getty Images)

联合国:缅军若镇压等同向人民宣战

美国、加拿大、英国及欧盟12成员国的驻缅甸大使馆发表联合声明,谴责当局在军事政变后拘捕政治领袖、骚扰记者、干扰通讯,呼吁缅甸军方避免伤害平民。声明说:“我们支持缅甸人民追求民主自由与和平繁荣,世界在看。”

联合国官员们也警告缅甸。联合国缅甸事务特别报告员安德鲁斯(Tom Andrews)警告,缅甸的公民抗命活动若遭镇压,等同缅军将领向人民宣战,将被追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则敦促缅甸当局确保和平集会权利受到尊重,示威者不被秋后算帐;他还要求缅军立即允许瑞士外交官布尔格纳(Christine Burgener)到访缅甸“亲自评估情况”。

美使馆警告或有“军事活动”

美国驻缅甸大使馆14日晚间发出公告指,有迹象显示仰光会有军事行动,警告15日凌晨1时至9时有可能电讯中断,呼吁美国侨民到安全地方躲避。有居民表示,凌晨1时起四大电讯商的网路皆无法登入。总部在英国伦敦的网路追踪组织NetBlocks表示,缅甸凌晨处于“近乎完全断网”状态,网路连接能力只达到正常水平的14%。

此前几天,缅甸军方为阻民众抗议,就曾封锁全国互联网。

媒体忧军方大规模扫荡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公务员加入抗议行列,还有许多医护人员罢工响应抗议,军政府迄今逮捕了约400名社运人士。

缅甸14日的示威活动,全国有数十万人参加,他们无视军方禁止集会令再度上街。许多人高举标语,呼吁当局“不要在夜间绑架人民”。政府公务员也响应公民抗命呼吁罢工,火车服务局部暂停,仰光有数百名铁路工人加入示威行列,警员到他们的宿舍催促他们上班,被愤怒民众包围,最终“败走”。

缅甸公民抗命运动
缅甸2月14日仍有数十万人上街抗议军方夺权。图为当天在仰光的公民抗命活动。(Hkun Lat/Getty Images)

在缅甸工作的一名媒体工作者向中央社表示,15日凌晨将是缅甸政变以来最关键的一晚,除了断网外,还可能会断电。他研判军政府的目标除了逮捕主要的抗议领袖外,还要逼医护人员回到工作岗位上,以及军方可能会有大规模的扫荡行为,目标在控制整个城市,也要断了抗议人士之间的沟通网路。

国际危机组织缅甸事务顾问霍西(Richard Horsey)表示,许多政府部门运作已经瘫痪。

缅甸军政府持续搜捕抗争者,2月13日晚间宣布“小区及乡村管理法”复辟,要求民众若留客在家过夜须向当局呈报,违者将被罚款甚至入狱,相信这是为了杜绝民众收留被通缉的抗争者。仰光居民则于13日晚间自组巡逻队,防范当局晚间突袭拉人。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