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蒋公真君子

十馀年前,我首次去台湾。历史博物馆的老馆长何浩天,介绍我去采访“干城画廊”的东主蒋干城先生。

蒋干城乃是蒋介石亲信蒋伯诚的族孙,长期在国民党的情报机构工作,退休后闲居在家,正巧张大千刚回台湾定居,于是他打算开家画廊,推销张大千的画作。但那时张大千的声誉如日中天,蒋干城无法与之接洽,于是他找到了张大千的学生孙云生,托他引见,但说了几次,没有结果,原来孙云生生性儒弱,在张家没有地位,张大千与客人谈话,他不敢坐,更不敢插嘴,只能站在一旁倒水递茶。最后他托了老友蔡孟坚,才见到张大千,一经接洽,十分融洽,张大千当场给他题了“干成画廊”的店招。

干成画廊
张大千作品干成画廊。(作者提供)

可惜“干城画廊”开张不久就歇业了,其原因据蒋干城太太说,原来在争当经纪人的过程中,和另一个香港经纪人徐伯郊产生了扞格。蒋干城处了下风,一怒之下,他将徐伯郊告上情治部门,说他是“匪谍”。业内人都知道,徐伯郊是中共上海文管会及上海博物馆馆长徐森玉的儿子,由郑振铎派往香港,替大陆收集流落在海外的文物,负有特殊使命。那时台湾尚未解禁,通匪是重罪,吓得徐伯郊跪在张大千面前求救:“八哥啊,他们陷害我,你要帮我说话呀!”

蒋太太是上海人,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但胭脂花粉,打扮十分得体,一副阔太太的相貌。她用沪语跟我交谈,说她家以前住在上海跑马厅附近,共军进城那年撤退来台湾。她有两个儿子,因走得仓促,只带了大儿子,老二是民国三十九年(一九五一年),经老总统“特批”,由地下渠道带来台湾的……那时我才知道,在国民党败输的困境下,老总统还关心部属遗留在大陆的子女,有“特批”一事。

听到老蒋有“特批”,不免联想老毛的“特供”,“批”、“供”一字之差,天壤云泥,不由令人喟叹。

昨天看了《阳光卫视》——“戴笠孙女戴眉曼讲述往事”的节目:

一九四九年初,戴笠故乡浙江江山临近解放,毛人凤通知戴笠的独子戴藏宜,带领全家去上海,转道撤往台湾,戴藏宜生性自负,没有看清局势的严重性,留在江山没走,直到五月份,解放军进城时逃往福建蒲城避难,四个月后又潜囘江山,即被当地政府捕获。幸亏他妻子机灵,带领两个儿子逃往上海(唯一的女儿戴眉曼留在大陆,寄养在保姆家,至于她在大陆受的苦难,本文不作赘述),一九五一年戴藏宜被枪决。蒋介石得知后,于一九五三年派人从秘密渠道,将戴藏宜在上海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接往台湾。抵台后,蒋介石亲自接见,合影留念,并给予全家烈士遗孤待遇,孩子教育,全数免费,逢年过节常有礼品慰问……

戴笠
戴笠全家照(中)作者提供

 

戴藏宜
蒋公与戴藏宜家属在台合影。(作者提供)

刚要杀青此文时,有朋友传来微信,说:“抗日英雄王铭章将军,其夫人叶亚华,镇反时被扣上“五大罪状”,被判枪毙,结果她贿赂官员,死里逃生,携儿子王道刚亡命澳门,跪地乞讨,身边竖一纸牌,上书:“我是抗日名将王铭章上将遗孀……”蒋公闻讯,命人接至台湾,入空军学校做教员……”

王铭章将军是成都近郊的新都人,川军高级将领。在“徐州会战”中,为包围滕县而壮烈牺牲,他死后受到国民政府的高度褒奖,蒋介石和李宗仁均有褒奖令,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延安方面的朱德、彭德怀、周恩来也送有挽联 。王铭章生前曾留下遗属,说一旦牺牲,其抚恤金用来家乡办学。所以深得乡民爱戴。一九三八年八月三十日,其遗骸运回新都安葬时,万人哭泣,乡民在成都少城公园为他竖立骑马铜像。像这样一个被国共两党肯定,为国而战,为民而死的英雄,中共建政后竟不容忍其家属,实在使人心寒齿冷。

以上讲的,只是蒋公在患难不忘体恤下属的琐屑,以下还有一段类似韩信“吃食漂母”,受人滴水之恩,掘以涌泉相报的故事:

却说蒋介石的尊翁蒋肇聪,有三任太太,原配徐氏病故后,娶了孙氏,几年后孙氏也病故了,才娶了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孙氏虽然早逝,但蒋家和孙家来往依旧很密切。尤其孙氏的兄弟孙琴凤,蒋介石喊他舅舅。蒋肇聪去世后,孙琴凤一直将王采玉当亲姐姐对待,对蒋介石也十分疼爱。

蒋介石和毛福梅结婚时,因聘礼不够,蒋母去向孙琴凤告贷,孙琴凤听罢,满口应允,所缺之数,由他资助。不久蒋介石考进日本士官学校,却无川资去日本报到,无奈之下,拿了毛福梅的首饰箱去孙琴凤处抵押。孙琴凤拒收首饰箱,立即给了他一百银元,催促赶紧上路。

孙琴凤的夫人蒋妙缘,按辈分既是蒋介石的姑族,又是舅母。

一九一三年,第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悬赏三千大洋,要通缉蒋介石,惊慌之下,蒋介石躲到孙琴凤家里,蒋妙缘将他藏在阁楼里,躲过了官兵的追查。风头过后,孙琴凤夫妇又变卖了十几亩良田,给蒋介石作路费,让他逃亡日本……孙琴凤的屡次慷慨帮助,使蒋介石终身难忘。

蒋介石发迹后,牢记舅舅舅母的恩惠。他把孙琴凤夫妇接回丰镐房掌管家产,还安排孙琴凤的养子孙经骧去农民银行当发行主任。他每次回乡,不忘去舅舅家吃饭叙旧,并关照蒋经国,每次回乡必须去拜见两位老人。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离开家乡时,要带孙琴凤夫妇一起走,但两位老人均已年高,行动不便,再则他们自信与共产党没有恩怨,便谢绝了蒋介石的好意。

蒋介石到台湾后,不忘旧情,时常和儿孙提起两位老人对他的恩惠,后来他知道孙琴凤过世,蒋妙缘的生活异常艰难,常叹息无法将舅母接来台湾奉孝为憾。

却说蒋介石到了台湾后,国共高层留有一条秘密渠道,大陆一方的联系人是汪日章。

汪日章何许人也?

汪日章的母亲,是孙琴凤的堂妹,他也喊孙琴凤为舅舅。他的姐姐又是嫁给蒋介石妹夫竺芝珊的胞兄,所以他和蒋介石是亲上加亲。

汪日章在法国留学时认识周恩来,回来后在蒋介石的侍从室做主任秘书,掌管印信文件,深得重用。抗战期间,周恩来驻重庆,每次和蒋介石谈完国事,均由汪日章护送回八路军办事处,两人有私交。

国民党撤退时,蒋介石托蒋经国传话,要汪日章一起去台湾。不知为何原因,汪日章以一封:“母病危,速归”的电报,回绝蒋介石,从广州回到家乡奉化。临别时,蒋介石关照他多关心孙琴凤和蒋妙缘两位长辈。

    六十年代初,汪日章去探望蒋妙缘,那时孙琴凤已经逝世多年,女儿远嫁他乡,老人孤苦一人,生活十分艰难。

蒋介石知道蒋妙缘的困境后,要他不失颜面地向周恩来通融。

一九六五年,汪日章写信给周恩来,叙述了蒋介石和蒋妙缘的关系,以及对老人的思念,要求周恩来恩准,让蒋妙缘去台湾养老。

周恩来接到信后,十分重视,特地派人去奉化,安排她女儿和女婿把蒋妙缘接到上海,再通过地下渠道,由女婿陪同(女儿没有去,怕比翼双飞,不复归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英明伟大,不得不叹服),派船送往香港。那边厢蒋介石派人去香港码头迎接。当蒋妙缘安全到达台北官邸时,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到门口搀扶。

蒋妙缘到台湾后,得到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悉心照顾,活到近百岁,蒋公为她养老送终,极尽荣哀。

关于“蒋妙缘秘密赴台”的这段事,长期来为两岸所保密。八九十年代以后,台湾媒体虽有所透露,但语焉不详,大陆边肯定是严密封锁的。老夫查阅台湾出版的《传记文学》,不少文章是大陆作者所写,其中也有汪日章的文字,但明眼人一看就懂,均是经过官方增删,不足凭信。

老夫收集上述几则轶事,只是想抹净多年来宵小们涂在蒋公脸上的污秽,还其本来面目而已。

再说蒋介石到台湾不久,念念不忘为中华民国牺牲的英烈,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建造了气势恢宏,形似故宫的“忠烈祠”,将四十馀万英烈的灵位供奉其中,每日上香献花。忠烈祠今日已成大陆同胞赴台旅游的必去之处。其实蒋介石在决定对日本抗战之前,即有建造忠烈祠的计划。 他还设想在南京建立“首都忠烈祠”,但因国共内战骤起,未能建成。关于“忠烈祠”,原本在大陆就有六百多处(大都以关帝庙、武侯祠等改建而成),易帜后悉数被新政权拆毁。此事说来话长,容当老夫另文道来。

若把蒋公仁义待人,关怀下属,和中共对待自己的下属相比,实是云泥之差,光拿间谍金无怠案来说法:金无怠在美被抓后,其妻周瑾予上北京向邓小平求救,希望北京承认金无怠是中共间谍,要求用战俘交换,中共竟不予同意,导致金无怠绝望,自杀狱中;另据文革时批判刘少奇的材料透露:五十年代初,上海公安局抓获一名反革命,判处死刑前交待,当年曾救过刘少奇的命,要求减刑,公安方面向刘少奇核实,刘竟然矢口否认,此人最后被枪决……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嗟夫,一个中国有两种人:一种是讲仁义廉耻的君子,一种是行坑蒙拐骗的小人;一种是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大德,一种是搞叛经离道卸磨杀驴的盗贼……

孰是君子,孰是小人,人心早有评判,等待的只是历史的审判!

辛丑元宵于食薇斋北窗下

关注时事,订阅新闻邮件
本订阅可随时取消

评论被关闭。